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三重协奏曲》
贝多芬的《c大调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协奏曲》创作于1803-1804年间,这段日子正是贝多芬创作丰收的时期,一系列辉煌杰作奔涌而出,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歌剧《费黛利奥》、《暴风雨奏鸣曲》等等。
早在18世纪,不少作曲家,如巴赫、就已经创作过几种独奏乐器(组成协奏组)的协奏曲,由协奏组和乐队轮流演奏主题。到了18世纪后期,单一乐器的协奏曲开始产生并相当盛行,因此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在当时看起来就像一首复古作品,但它比亨德尔时代的作品更波澜壮阔。三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各有气象,互相交锋,火光迸射,汇成无比壮观的竞赛场面,可称为同类作品中的杰作。
在这首精彩绝伦的作品中,既有辉煌灿烂的皇者之风,又有触及灵魂的深情对话,还有极富哲理性的苍劲感,大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气概和风骨,令人拍案叫绝。三种独奏乐器在技术和深度上都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大提琴尤其出色。贝多芬把大提琴这种长期被忽视的乐器提高到了同钢琴、小提琴平起平坐,平分秋色的地位,它不再是个配角,而是与士卒共安危的将帅!这无疑是贝多芬的独创和功劳。在指挥的带领下,管弦乐队绝佳地丰富和推动着独奏部分的发展,配合着独奏乐器将音乐中的英雄气概和壮士豪情三倍地扩大,交响乐在此显现出一种罕见的、震人心魄的力量
推荐版本:德国dg公司 dg415276-2柏林爱乐 卡拉扬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等 穆特小提琴、马友友大提琴、泽尔舍尔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