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根据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构建起来的,同样,巴赫的《赋格的艺术》这部作品也是一部既受规则制约而又向往自由和随心所欲的作品,作品追求一种自由奔放的变奏效果。
巴赫的《赋格的艺术》是巴赫生平的最后一部作品,也就是他的音乐遗嘱。当时,巴赫的身体已经非常糟糕,眼睛将要完全失明,他是用他的本能写作了这部作品,但是没能全部完成……
对于这部《赋格的艺术》,巴赫生前没有规定采用何种演奏形式。今天,《赋格的艺术》主要有三种演奏形式。一是键盘乐版本的,二是罗伊.哈里斯改编的弦乐四重奏版,三是格拉萨改编的乐队版。这三种演奏形式,今天都非常流行。而第三种乐队版尤其富于神秘色彩。因为指挥家卡尔.斯特劳贝1927年第一次以管弦乐的方式演奏,编曲的就是格拉萨,格拉萨是个音乐天才,他18岁就将《赋格的艺术》改编成乐队版,22岁就自杀身亡,留给后人无比的遗憾……天才不是短命的,就是有所缺陷的……
《赋格的艺术》是复调音乐的集大成者,一般被看作是纯写作技术的作品。但后人的理解,更多是认为这是巴赫晚年倾注了感情的一部感人的作品。巴赫很多音乐作品,都曾经被看作是纯音乐技术作品,象平均律钢琴曲集,大无,小无等等。但今天我们一般理解这些作品,都认为是包含了巴赫情感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是形式和情感的高度统一,音乐这种艺术现象本质上属于情感活动。平均律钢琴曲集虽然是关于律制的,但她表现了一种巴赫所特有的抒情方式,这部作品具有很多冥想性,很多激动不安,也有很多静谧的留白空间,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平均律其实是一部抒情曲集,只不过这种抒情方式是巴赫式的。另外,象大无和小无,虽然是由一些当时的舞曲构成,但这些舞曲是各有性格特点的。象大无,实质上表现了一种气象万千的雄伟而又瑰丽的世界,小无的《恰空》在意境上与之类似。
对《赋格的艺术》的理解,我更倾向于将这部作品理解为带有情感色彩的一部对位法高级教科书。就我对我听过的一些不同版本的分析,都是具有一定抒情倾向的。不管是柯奇什,马里纳,还是尼古拉耶娃,他们的演绎都倾注了自己的理解和赋予了巴赫这部作品以一定情感。但《赋格的艺术》这部作品首先是技术性的,其实,对于这部作品,技术性和抒情性同样重要,相辅相成。
巴赫的这部《赋格的艺术》,我感觉巴赫就象在一幕幕地叙述和回忆着往事,这让我想起那部著名的圣哥隆布的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圣哥隆布独自隐居于一间小木屋,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演奏一会古大提琴,都是在回忆他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人生往事。其实,我们这些音乐聆听者,又何尝不是呢?在听音乐的时候,随着音乐一起回忆,流浪和漂泊…..生命是什么?人生又是怎样的?在音乐里我们可以找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