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三亿人民智慧的结晶 [复制链接]

查看: 18379|回复: 108
1#
今天公布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搞得煞有介事,结果令我大失所望,那个会徽真是丑极,是个大红色的“京”字。照我看来,我们的某些设计者总爱在重要场合大胆的使用中国的民族色————红色,导致那个DD带了点小家碧玉的乡土味,估计和北京久治不愈的沙尘暴有关,土吹得多了,哈哈。
分享 转发
TOP
2#

补充:她没有鹤立鸡群的优势,因为她们是同类。
TOP
3#

HDCD 在 2003-8-6 15:05:39 发表的内容
阿泰 在 2003-8-6 10:55:26 发表的内容

一。一个自卑的人才会想到缺钙,继而想到卑躬屈膝,真正的耻辱啊!


在中国有很多人缺钙,可能包括你本人。具体数字我不记得是百分之几十了,总之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一个自卑的人,无病也会呻吟啊!与缺什么一点关系也没有!
TOP
4#

阿泰 在 2003-8-6 10:55:26 发表的内容

一。一个自卑的人才会想到缺钙,继而想到卑躬屈膝,真正的耻辱啊!


在中国有很多人缺钙,可能包括你本人。具体数字我不记得是百分之几十了,总之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TOP
5#

阿泰 在 2003-8-6 14:34:20 发表的内容
zhgq 在 2003-8-6 14:16:19 发表的内容
印章艺术的颠峰时期在秦汉期间,就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样 ,是后世难以超越的。            
这是古代的肖形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8614133575745.jpg[/upload]

会徽的印章,我觉得称为印章图案更合适,因为她缺少印章的金石今天味,更没能体现篆刻艺术的神髓。其如果作为篆刻作品来欣赏,她还不能入流,是很普通的作品。

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文化产物就不会相同。(举例:现在还能创作出五、六十年代那样的革命歌曲吗?)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才是智者之道!


今天我从电视上看到了竞选会徽前十名的作品,我觉得印章作品的整体效果是其中最高的,尽管她没让我一见钟情。
TOP
6#

HDCD 在 2003-8-6 15:05:39 发表的内容
[quote]阿泰 在 2003-8-6 10:55:26 发表的内容

一。一个自卑的人才会想到缺钙,继而想到卑躬屈膝,真正的耻辱啊!

HDCD----
在中国有很多人缺钙,可能包括你本人。具体数字我不记得是百分之几十了,总之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我刚做了半年一次的体检不久,医生说我营养良好。呵呵!自觉骨头硬着呢^_^
TOP
7#

zhgq 在 2003-8-6 14:16:19 发表的内容
印章艺术的颠峰时期在秦汉期间,就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样 ,是后世难以超越的。            
这是古代的肖形章: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8614133575745.jpg[/upload]

会徽的印章,我觉得称为印章图案更合适,因为她缺少印章的金石味,更没能体现篆刻艺术的神髓。其如果作为篆刻作品来欣赏,她还不能入流,是很普通的作品。

每个时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文化产物就不会相同。(举例:现在还能创作出五、六十年代那样的革命歌曲吗?)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才是智者之道!
TOP
8#

HDCD 在 2003-8-6 15:25:49 发表的内容
阿泰 在 2003-8-6 15:15:21 发表的内容

我刚做了半年一次的体检不久,医生说我营养良好。呵呵!自觉骨头硬着呢^_^


现在在国内能像你一样半年做一次体检的人可能不到两亿人,五分之一的人数,除去学生所占的比例,这个数字更加惊人。你不觉自己说出来的话很片面吗?而且对其它人会是一个侮辱。



我从头到尾再三看了几遍自己这个发言,有那一点是你所说的“你不觉自己说出来的话很片面吗?而且对其它人会是一个侮辱”呢?

是你自己侮辱自己了吧?^_^
TOP
9#

11fyf 在 2003-8-6 14:06:08 发表的内容
[quote]
另建议阿泰,小心邓亚萍找你收会徽使用费。呵呵。

哈哈!她是我的“偶像”,我正想要她的签名呢!
TOP
10#

    会徽的印章图案,在官方网站已有解析,社会上对印章图案的许多看法都被归纳到了想象的一隅。某若干名篆刻家则认同为肖形章,已和官方达成共识。所谓肖形章在中国几千年前就被广泛应用,是模拟某形体加上想象而创作的图形印章,没有文字的特征,好的肖形章能让人产生联想。有某大学教授认为会徽的印章图案其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几千年前的印章都是出土文物,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传统的东西大多如此。会徽的印章图案类似古代的封泥,因带着泥所以土,但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延续。会徽好丑之争,智者见智,但已既成定局。也许她不能让你一见钟情,但说不定日子久了你的看法还会有变数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