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复制链接]

查看: 9230|回复: 40
1#
   发烧友其实是个抽象的词,它源自对音响极度痴迷者,到了后来,极度狂热的音乐爱好者
也被归入了此行列。不过如有机会共处一桌,两者总发现共同语言少得可怜。个中原因要分
析起来实在繁琐。简而言之,是出发点不同、目的也不同。硬件发烧友们大致上把唱片当成
工具,以测试其音响系统,真正的目的在玩机器上。而软件发烧友们大致上把音响系统当作
工具,真正的目的在玩唱片。而在我看来,无论硬件、软件其实都是工具,真正的目的在于
聆听音乐,相对于在音乐厅听现场演奏,能在家中或独自、或三五知己通过一套不错的音响
系听统去听演奏俱佳的唱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此,我无意贬低音乐厅以外的听客。其
实,在家中通过音响系统去聆听音乐,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法国哲学家萨特就认为众人
一起听音乐是荒谬的,音乐就是应该独自聆听......
    

     那么,你是否拥有一套较好的音响系统和一堆演录惧佳的唱片便是关键了。作为一位乐迷
,我从来都认为音响是及其重要的,它最大的作用,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常听见许多玩唱片的发烧友在一套全然不精准的音响系统上大谈音色和声部关系,不免有
些滑稽。而又听见那类玩硬件的发烧友们完全离开音乐本体去谈什么高频低频,厚薄肥瘦,
则更是可笑。家中好几十万的发烧音响,说起音乐来一窍不通。哪怕硬件知识再多,能把物
理声学、电声学说得头头是道,但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历史发展、对交响乐、室内
乐的曲式结构、对声乐、器乐的音色变化和审美等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你又如何去鉴别一张
唱片录得好不好?于是,信广告吧。然而,有见识的人都知道,相当一部分的广告都是夸大
其辞,就算是名符其实,也往往凸其一点而不及其余。于是我们又常见到这样的滑稽现象:
几乎八十分钟的碟子,他只听一段甚至只听某个细节,根据那似是而非的听感印象去大谈音
响系统的优劣。真的用以检验自己的系统的整体或局部的重播能力也罢了,但许多惯于此道
的发烧友却似乎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音响系统换了无数,试音(碟还是那几张,最熟
悉的乐段,还是那两声三角铁,而碰到这样的朋友,我总觉得他们不必购买音乐唱片,而只
是听铁碎玻璃和滴水声这类的就可以了。一个人如果对音乐没有兴趣,那么音乐对于他即是
一种浪费。但弃音乐于不顾,我也不相信你能发烧到哪里去,最终倒是把脑子烧坏了。反过
来,我也常常规劝那些烧唱片的朋友,想办法弄一套较好的音响,好,并不一定要贵。能搭
配得当,即能获得较好的音乐享受。对于那些对音乐了解较深的朋友,一套好的音响真是如
虎添翼。

     准确于平衡,是我对音响系统于唱片录制的最低也是最高要求。音乐家、演绎者已经很有
个性了,连音响系统都带着个性,初学者就更摸不着边际了。当然,我们还不能忽略唱片本
身的录制,一张录制得好的唱片对聆听者是至关重要的。也许有人会问,现时的录音工业如
此发达,怎么就会录得不好呢?其实真要录得好,除必要的技术条件外,真正起主导作用的
依然是人,一个对艺术、对音乐有一定修养的录制人员,会知道如何才能反映出作者本身和
演绎者的意图,也能让聆听者最大限度地获得感官和精神上的享受......


                                                                                              (参考自某音响杂志)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高人啊高人;P
TOP
3#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非常好的帖子。。。。法国哲学家萨特说的也可能只代表其个人认识,音乐的美还应该是在分享的过程中更显价值,当几个音乐迷共同为一段音乐惊叹时,这种享受就比一个人陶醉更充分。。。我是这样认为的。
TOP
4#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高人…… ;P
最愛奚秀蘭並因奚秀蘭而發燒
我發表的以奚秀蘭爲主題的重要帖子的鏈結:http://post.baidu.com/f?kw=%DE%C9%D0%E3%C0%BC
TOP
5#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发烧友也
TOP
6#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非常同意
TOP
7#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有做总结这时间,去弄块萝卜啃啃好不好?
TOP
8#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TOP
9#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唱片---->器材---->听音者
TOP
10#

回复:从发烧碟看发烧友

兄台,人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要以高烧的姿态去笑如我等初烧不入门者。谁是一开始就懂得评价系统的声音好坏的呢?谁又能够一开始就懂得音乐的来龙去脉,历史未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喜欢了音乐才会要求有更好的声音表现,再进一步了解音乐所描述包涵的本意和外延,以及相关的作曲家,指挥,演奏者的信息,你才能够对音乐了解的更深,对声音有更正确和完美的要求。然后有点及面的,量变到质变,才能够有比较高如兄台要求的欣赏水平。与其批评不如多鼓励和引导,多写一些对音乐的理解和历史介绍的帖子,以及你相应的认为声音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更合乎作曲,指挥,演奏,录音师的本意,这个对于我等初烧方才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最后编辑哈奇奇 最后编辑于 2007-10-31 23:10: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