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购买系统一定要用发烧片吗? [复制链接]

查看: 5463|回复: 28
1#
我都喜欢带点一般录音的,如果放的传神,都会让我很认同哦,大家说呢?发烧片很多时候都会欺骗我们的耳朵,因为本来都是比较夸张的HIFI效果哦,呵呵
分享 转发
TOP
2#

听摔玻璃大有文章(转帖)

作者:  阿康[13066639] 2002-04-01 12:33:30
                        不知何时音响界有种怪论:“听摔玻璃是发烧初哥的事”,更有甚者引伸到器材评价上:“你的XX只配听摔玻璃”。就连许多“资深”的人士也是避而不听,生怕失了自己的身份。于是乎,听摔玻璃也就成

                        了无知和低水平的象征。但是你知道吗?这摔玻璃是大有听头的,录的有水平,听的有学问不信的话看完我这篇文章,赶紧找到这片CD,对照下文听一下你就会领悟了。


                        摔玻璃有许多版本,其中我个人以为最好的是BELL的版本(ACD-1043)。这段历时47秒的录音,共摔了八次玻璃。从瓶子爆裂时发出的空鸣声,你可清晰的分辨出第1,2,5次是大一点的瓶子;第3,4,6次是小一点的瓶子;第7,8次是摔的碎片。如果你的设备连这些也分辨不出的话,干脆拿去填海算了。


                        摔玻璃人站在左后方,摔破的碎片向右前方散落,落点方位清晰可辩,碰落在墙壁上,石质地面上,木质物体上,家具上的音响质感非常强烈。弧型碎片在与石质地面的晃动摩擦声更是传神。而这些听感在不同档次的设备上,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在高档设备上重放的真实感,临场感,准确的定位感,令人拍案叫绝。


                        扫玻璃时,第一声清扫,是自左向右前方。玻璃碎片很多,相互之间的摩擦碰击声录制电平很高,声音很响[有关人士讲这是为考验器材而特意提升的]。在瞬态特性不良,谐波失真较大的设备上重放时,则是一片尖锐刺耳和莫名其妙的噪声。而在特性优良的设备上重放时则是清晰的玻璃碎片相互碰撞摩擦声,尖刺噪声荡然无存。[发烧友在自己的设备上找不到这种感觉时千万不要泄气,因为笔者是在十几万元的器材上听到的这种感觉]。接下来清扫人自右而左由后向前清扫碎片,最后一下是从右前方的碎片堆上向左后方扫回去。如果你的设备定位准确,相位良好的话,清扫人扫帚的移动方向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这些指标不是很好的话,效果就打折扣了。


                        这段不到一分钟的精彩录音,对设备的瞬态失真,互调失真,谐波失真,相位失真,有着非常灵敏的反应能力,对设备的动态,定位也是一个考验。发烧友如果熟练掌握了这个片段在高档器材上的表现后,再对中下档次的器材试听时,你会发现“摔玻璃”有着比那些所谓“天碟”“试音碟”“示范碟”等有着更直接,更准确,更灵敏的反应能力。这时你会发觉原来这“摔玻璃”大有文章。相反,那些攀龙附凤,人云亦云,听见摔玻璃就不肖一顾的人道是真正的无知了!
TOP
3#

有人喜欢味精拌饭吃.
TOP
4#

而且“效果夸张“和“悦耳”是不一样的,前者到任何器材上都一样,后者才是选择的标准。
TOP
5#

同意楼主,发烧碟和普通碟片(老歌、轻音乐)都应该带一些。

转贴我写的一点东西:

......谈到HI-FI和悦耳的关系,看了您贴的文章,我觉得HI-FI讲究的是本质,而悦耳讲究的是声音的表达技巧。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初入门者应着重培养HI-FI的素质,追求严肃而苛刻的重播效果。而有耳之后,应该寻觅逼真又有目的地适当修饰的声音。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知道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声音风格。打个比方,HI-FI好比是到市场上买鱼,要懂得挑选新鲜的肉质好的鱼。追求悦耳好比把精挑细选的鱼拿回家烹饪,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作料,既保持鱼本身的鲜味,又适当添加油盐。
TOP
6#

好的器材反映出来的声音应该是真实的而不是悦耳的。要真实很不容易,要悦耳就简单多了,把音频向中频压缩一下,再加一大把味精上去就肯定悦耳动听,张柏芝也变成蔡琴了。发烧音乐碟就是在真实上比一般碟做得要好。
TOP
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8#

Skinia 在 2003-6-4 17:37:36 发表的内容
leslie 在 2003-6-4 16:18:18 发表的内容
就怕放XRCD版觉得好听,放普通版不能听啊,呵呵


就这张碟来说,不可能。

怎么个“不能听“法?太平淡了倒有可能

“不能听“就象大哥说的高频刺,低频混,或者太平淡了。
TOP
9#

“平时谁会听这种噪音啊“

好的录音就是天籁,为什么发烧友追求发烧片?就是因为它带给人的愉悦是普通唱片不能有的,如果你的系统放XRCD不好听而听普通唱片悦耳的话就应该好好想想哪里出问题了!

我所的仅限于音乐唱片。如果楼主指的发烧唱片是“音效碟“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TOP
10#

对于贵价器材,系统“平衡“是最基本的东西,你大把的银子其实是花在了两端的延伸上。
此时你能容忍用一张“普通“唱片得出“平衡“的结论就付钱提货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