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NAIM用家专栏(二)
又听Naim,年初三晚上和朋友从7点听到凌晨1点,重点考察Naim播放交响等大作品的能力,听了贝9,肖11,马4(没敢听马8),白老头,红衫仔,1812…… 夜深人静还在打炮,爽!
我的评价:在大能量的表现上,Naim像刘翔。 长时间密集输出不行,好比长跑不行。 短时积聚爆发还是可以的,好比跑百米,但最多进决赛,进不了前5。 带节奏的积聚爆发是强项,摆上一排栏,边跑边有节奏的跳,那就数一数二了!
以下转贴朋友做的评述,比较客观中肯!
【转贴起始】
昨晚听得过瘾,主要还是看看NAIM这个等级的器材播放大规模的作品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顺便也听了一些小作品作为比较。
当NAIM遇到小作品:
NAIM的节奏感在JAZZ类作品上,体现无疑,德国音展一张JAZZ现场,很轻易的就能让你的身体想跟着摆动。而且层次表现的相当好,爵士惯用的牛筋大提琴很清晰的处于最后排的位置,能量没有被强化,但是确能很明确的感受到,比例也相当好。
当遇到室内乐时,则体现了优秀的旋律性,感觉旋律特别的华丽和荡漾,抒情指数很高。
期间还听过一张TACET的7把名琴,每把琴的特征表现的很鲜明。
当NAIM遇到大作品:
首先NAIM在表现大型交响作品时,采用了比较技巧的处理方式,感觉就像将听音位置拉的靠后不少,保持了NAIM绅士型的性格,没有暴力的成份。
而当作品中出现抒情段落的时候,感觉NAIM当成室内乐在处理,抒情性略有放大。
说下映象比较深的几张唱片的表现
马4:完整的听完了全部,感觉整部作品体现的相当平和,给我们的感觉,“这是恋爱中的马勒写的作品,真是难得的好心情”
白头老狂想曲集:第一段&第二段,狂想曲的节奏被加强,以至于我一直用脚打着节拍,到了第三段的时候,河水的流动被表现的特别荡漾,跟之前的节奏形成了不小的反差。白头老这张跟我映象中的表现差异很大。充分暴露了NAIM拒绝暴力和狂野的本性。
PHILIPS的1812:由于独特的旋律处理,所以俄罗斯民歌和马赛曲的对比很鲜明,两种鲜明的旋律交替出现,感觉表现斗争的气氛有点不足,倒是最后欢庆的部分不错,确实能感觉到大家心情都很好,都在庆祝,但明显不是狂欢式的庆祝。
在炮声的部分,能感觉到一个能量的传递过程,是有一个短暂的聚积然后再释放,能量不小,不过是神龟冲击波一类的武器,不是斩钉截铁的物理材料+火药一类的星球资源消耗类武器。
TELARC 红衫仔:能明确感觉到TELARC偏低的频宽分布,虽然高不到哪里去,却低到很深处,而且低频部分的信息量相当多,NAIM能表现的很充分,这点个人相当的欣赏,据说低频的分析力能到达这个程度,XPS电源居功至伟。
DECCA 肖11:1905年大屠杀,NAIM回放的很有史诗电影配乐的感觉,在冷清的早晨,风雨欲来,我却听出一丝优美的感觉来,没有感觉到压抑,像在描写安静的早晨,虽然冷清和安静有点接近,不过放在肖11上,感觉表现的有点离题了。看来NAIM在表现悲上,还需要做点功课。
RCA 旺德贝9:在欢乐颂响起的时候,听到了很不错的女声部,不过由于功率的关系,场面还是有了难免的混乱,虽说NAIM有少报功率之嫌,但是对于贝9来说,可能至少需要翻倍的输出才够。非战之罪。
呵呵。大丈夫能曲能伸。 行的地方行,不行的地方不行。 完美太累了,够美就行了!
【转贴完毕】
当天所听唱片图:
-
-
调整大小 DSCN1584.jpg
(, 下载次数:185)
jpg(2008/2/12 11:33:30 上传)
-
-
调整大小 DSCN1522.jpg
(, 下载次数:201)
jpg(2008/2/12 11:33:3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