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发烧”之路(9月22日新图) [复制链接]

查看: 47428|回复: 287
71#

zjize 在 2006-4-20 23:58:27 发表的内容
哈哈,现身支持一下老朋友的好贴!!
里面有两张CD好熟悉,呵呵
祝你发烧愉快!!


杰长老好久没见了,我在文章里有提到你!

那两张你肯定熟悉,一张是你的《四季》,一张是你严重推荐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都是因为受你毒害的结果,对吧!呵呵。。。
TOP
72#

哈哈。。。潮汕的茶不同铁观音或普尔,不曾喝的朋友一喝很容易睡不了觉·
TOP
73#

好文彩,
顶-
TOP
74#

迈戈 在 2006-4-21 9:42:16 发表的内容
jeff 在 2006-4-21 9:13:36 发表的内容
呵呵,怀冰兄昨天到俺家来,听完音乐又喝他带来的好茶叶到天亮,还有他带来的不少LPCD的母盘声音确实惊人。。。


有听他讲过,还有旗舰兄、SABRINA等很多朋友吧,怀冰兄不单对音乐、音响有很深的体会,而且对茶也很有研究的。


还是他煮的茶好喝,回味比音乐还悠长,就是一下子多喝,觉睡不好了,呵呵
TOP
75#

烧无止境 在 2006-4-20 20:34:35 发表的内容
   呵呵...烧资又积累了些个,但家里的大彩电去年雨季就频频打火,老要闹罢工似的,这不,雨水天又要来啦..那口子说,你不管要什么也得排在等离子的后边..今年一开头,连每季度定死的两百块碟钱也给断了...穷啊....这不,就给我逼电脑这儿来了啦....哈哈...没想到也挺乐喝的...现在我整了股长线,从声卡上取信号,一边看网上的介绍一边听碟,照拽不误啊...音质是差了些,但意思却更明白....哈哈...不然怎么会发明个"意烧族"呢...我觉得人生啊,就像个坛子,就那么大点地方,高兴多了,悲哀就少了,美好多了,丑恶就少了,理性多了,愚昧就少了.音乐多了,杂念就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滴...总之我就觉得发烧好...是折腾,但跟别的不一样..能折腾出好的素质来..值得折腾.....


正常“发烧”的心态,——总之我就觉得发烧好...是折腾,但跟别的不一样..能折腾出好的素质来..值得折腾....——
赞赏。
TOP
76#

继续发烧故事之三:

试听“BD”信号线和喇叭线

   前段时间,怀冰兄与卓维的余老板过来潮州,顺便过来我这里。也顺便给我带来了“作业”,就是让我听听他带来的“BD”信号线和喇叭线,呵呵。。。有这样的“作业”我当然太乐意做了,于是这几天每晚都自己躲在音响房里忙个不亦乐乎,不断的关机---换线---开机---试听,虽然很累但太高兴了,所以,要对怀冰兄说,这样的“作业”以后尽管布置,多多益善。当然,就是有点心疼自己的机器,因为开机关机频繁了点,要知道我平常最多也是开机一次、关机一次的,连音量都很少去调它的,可这几晚每晚都要开关十几次。。。。。好啦,少说废话,直入主题吧!
      
    介绍一下信号线和喇叭线。该线据介绍是普宁一发烧友所造。信号线(BD Aadio Black Reference MKⅢ)是用银铜线手工缠绕而成(用银线和铜线缠绕的线材好象是比较少见),插头是WBT(WBT-0144)的,线身是黑色的。
    
   喇叭线(BD Aadio Black Reference MKⅢ)也是用银铜线手工缠绕而成,据介绍是用了AN的纯银U型叉、应该指出的是喇叭线比较特殊,因为我们平常所见的喇叭线都是一对两根,每根有左右两极,但这线不同,是分开的,也就是说,一对喇叭线是由四根线独立组成,可以肯定,这样做有利减少左右两极的互相干扰。

       试听软件是《第八届汕头音响展》纪念CD、《机遇》、《四季》。 先说说信号线。我现在的系统的线材分别是某专为石机开发的信号线(下称“石机线”)和新**的FS-1喇叭线。我先后试听了《四季》第二首(是法文,不知道叫什么名称)、《机遇》第一首“机遇”和《第八届汕头音响展》纪念CD第一首“方圆芳源”试听,两线的层次与分析力都不错,特别是《四季》第二首,几只簧管定位都很清晰,质感不错,细节颇多,经过连续几夜的试听对比,区别还是出来了,“BD” 信号线的相对于“石机线”速度更快、低频收得更干净,弹性十足、下潜和质感也相对好些,特别是《第八届汕头音响展》纪念CD第一首“方圆芳源”2分28秒前的几分钟鼓声,又猛又沉,非常过瘾;高频部分非常漂亮,但不会有银线高频太亮的感觉,有一定厚度、清晰而不吵;“石机线”是专门为石机而开发的,声音偏温暖、宽松,相比之下胜在中频,相对水润、较厚,特别是提琴声非常沙糯、连绵,但是可能因为我的柯颂声音粗些的缘故,开得大声点反而感觉人声嘴型偏大了,而“BD”信号线虽略感润度不够,但人声口型却恰到好处。

      接下来是试听“BD”整套线,这几个晚上除了试听前面所讲的那几曲外,又加了《第八届汕头音响展》纪念CD第八首“丰收锣鼓”,为何要加上这一曲呢,原因是“BD”喇叭线与“BD“信号线风格差不多,再谈就显得罗嗦了,而且上次怀冰兄来我家时试听这一曲总是觉得高频太吵,所以这次就想重点试试这套“BD”线在这首曲子上面的表现如何。当然试听的结果当然还算是满意的,用这套线后,当功放调到同一音量时,发现用“BD”线的音量比用我自己的那套线的音量感觉要低,这是为什么呢,能否可以解析为是因为用这套线后背景变清晰了、高频毛躁减少了的缘故,有这样的效果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与我自己的喇叭线对比啦。如果一定要与我的喇叭线对比的话,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这线把高频磨圆了,不再是原来那么太明亮了。

      对比之下我觉得“BD”线虽中频水润不够,宽松度略欠,但胜在高的润滑、低频的干净。

      我没有问价位是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超值是DIY的特点。最后想提个建议,就是这么好的线最好给它穿件漂亮点的衣服,正所谓内在美与外在美兼备。
TOP
77#

迈戈 在 2006-4-21 9:02:06 发表的内容
是潮汕的古树野生茶,高山、量虽少,但价不贵,韵味不错,特别是有种极谈的特殊香味,当然要细品才感觉的出,喝起来很过瘾。

茶水本来不是那种颜色的,是非常可人的浅黄色,但不知怎么搞的,拍摄出来就变成那样了。


那是在灯光下的原因
TOP
78#

呵呵,怀冰兄昨天到俺家来,听完音乐又喝他带来的好茶叶到天亮,还有他带来的不少LPCD的母盘声音确实惊人。。。
TOP
79#

羡慕你们那边有这么好的喝茶氛围
TOP
80#

我用发烧电源线装在电饭煲上,饭都好吃了很多:饭形更细了,味道更香了,煲底更干净了,吃饭的速度加快了,口水也多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