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对几个钢琴家的体会 [复制链接]

4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2#

阿劳的李斯特很好
TOP
43#

柳絮雪枫 在 2006-4-12 16:58:06 发表的内容
阿什肯纳齐等这些大师你能随便去亵渎他们吗???
你懂音乐吗?????你知道你在听什么吗????
你了解音乐的内涵吗??


阿什肯纳齐的拉二很不喜欢,只能在失眠的时候听。
TOP
4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5#

啊斯的刚出的平均律全本就很不错嘛
其实人家还是有水平滴,只是DECCA公司强奸了人家
TOP
46#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6-4-12 15:28:26 发表的内容
老卡fans 在 2006-4-12 15:07:11 发表的内容
望七了 在 2006-4-12 15:03:28 发表的内容
人品,喜欢耍大牌!!要知道比她牌子大的人还多得很。同时代的波利尼就内敛很多,技巧阿格里奇也是望其项背,波利尼可以潜心修炼多年,最近出的夜曲是几十年磨一剑,阿格里奇做得到吗?


她不算大牌吧。起码傅聪就很喜欢她的说。



阿格里齐是否和波里尼相题并论,不是绝对的,西方已经有了准确的回答,这里不做解释,如果说阿格里齐拼进了全力演奏的柴一钢已经在很多的男性演奏家之上的话,那波里尼更本就不懂该怎么样下指演奏老柴和拉赫马尼诺夫,如说用舒蔓的童年情景作个内涵比较阿格里齐也在波之上。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最新的夜曲和大为同盟已经是很一般的了,没有什么可以叫人佩服的地方。


我在听argerich的拉三与liszt的b minor 奏鸣曲时就有一种想法,弹琴的那个人到底是不是真是个女的。
TOP
47#

昨晚又听了一下博列特的李斯特录音,我仅有的他的3张DECCA高价版录音。和其他人的李斯特相比,我个人认为那是历史上最佳的Liszt录音之一,他把Liszt作品中的旋律的歌唱性演绎的无人能左右。听Schubert-Liszt那些艺术歌曲,太好了!还有他让那piano发出的声音不一般。  要知道,在平凡和自然中创造神奇,要比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中”创造神奇难的多。
最后编辑望七了
TOP
48#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当年有录音,liszt的演奏到底是怎么样的。记得有人说过,如果有liszt亲自演奏的奏鸣曲录音,我们可以扔掉所有其他人的录音了吧。
TOP
49#

我最喜欢阿劳和吉列!!!!
TOP
50#

Brendel :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他怎么成名的,贝多芬一般,Mozart和Schubert哪来的歌唱性呢?真不知道他一天学者学者的,学的是什么 。E.Fischer的Schubert听过吧?还有Curzon的D960和即兴曲 ,真够灵气。尤其E.Fischer 流浪者幻想曲弹的那么大气潇洒 真是诗人一般的气质。Brendel就想学他的“自由速度”可惜啊,这东西是学不来的,他想挖来他老师那的所有东西。K330奏鸣曲有两版,一个是在萨尔茨堡的现场,一个在录音室;声音不延续,哪有歌唱性可言?分句一般。听听E.Fischer的第8首即兴曲,就会感觉到Brendel的处理,完全两个等级,完全两个品位。.


哈哈,这一段评论强呀,楼主还是多听听,再下评论吧.
TOP
51#

你懂音乐吗?????你知道你在听什么吗????
你了解音乐的内涵吗??


看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画家(吴冠中亲身经历),一次在农村里做风景写生,作品完成后,总觉得不太好,但有说不出来。这时候有一农民大伯种地回家路过,看见他在画画,就凑了过来观看。画家问:大哥,你觉得画得如何?老农看看了,说:“俺是庄稼人,不懂这个”。画家说:这个没什么懂不懂的,就是心里的直观感受,老农说:“象,第一印象就是很象那片真的山,树木也很象。呵呵”。是啊,很象但不美,所以这是失败的作品。就象人天生具有审美的能力(美丽的女人往往也能得到男人的欣赏,并不一定要是上过专业课的人才具有这种能力。)

画家,凡高曾经长期得不到艺术界的专家权威的认可,但在他做画的时候,小孩子们都围过来看,并发自内心的说,好漂亮的色彩啊,象太阳一样发光。最后世人终于承认了凡高是艺术大师。


接受专业知识训练并不代表此人有好的审美能力。相反,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同样也不会影响到他的欣赏水平。18世纪美术院校的那些老古板们就是中毒太深,蒙蔽住了他的眼睛,他总是用成见去看待问题,而没有敞开心灵真正去感受美。



所以,有些人说你又没受过专业训练,我是xx专业的研究生。连我专家都没发声音,你凭什么对就感对某某艺术大师品头论足?我觉得这个说法不正确的。人人都有审美的权利,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并不只是所谓的专家说好,就代表一切。


有中观点是:“好的艺术要做到专家点头观众鼓掌,风筝不断线。”虽然这不是绝对正确的,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后编辑ttsoo
TOP
52#

故园夜雨 在 2006-4-12 17:40:57 发表的内容
Brendel :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他怎么成名的,贝多芬一般,Mozart和Schubert哪来的歌唱性呢?真不知道他一天学者学者的,学的是什么 。E.Fischer的Schubert听过吧?还有Curzon的D960和即兴曲 ,真够灵气。尤其E.Fischer 流浪者幻想曲弹的那么大气潇洒 真是诗人一般的气质。Brendel就想学他的“自由速度”可惜啊,这东西是学不来的,他想挖来他老师那的所有东西。K330奏鸣曲有两版,一个是在萨尔茨堡的现场,一个在录音室;声音不延续,哪有歌唱性可言?分句一般。听听E.Fischer的第8首即兴曲,就会感觉到Brendel的处理,完全两个等级,完全两个品位。.


哈哈,这一段评论强呀,楼主还是多听听,再下评论吧.


歌唱性 …… 自然要通过声音的歌唱来表达,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个不用说了吧?
不管你怎么研究 哪怕象Brendel这样的“学者”型人物 研究历史也好 背景也好  再研究音乐的分句啊 力度布局安排啊等等
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为了塑造一个音乐形象对吧?而这个音乐形象不能光用“说”的吧?音乐可是要“听”的啊 最终还是要通过演奏 …… 也就是声音表达出来

Mozart Schubert的作品的“歌唱性”旋律是人人都知道的 可你怎么对待这个“歌唱性”呢?怎样“唱”出来呢?对比着Lupu Schnabel Curzon Haskil Moiseiwitsch的录音听听吧 。

要记住:“自然”的音乐表现 往往要比Argerich Pletnev 等等那样充满个性与变化的表现困难的多 。

就象一个人说话一样 平心静气的 用不同的语气和词语组合已经能很好的表达感受了
何必非要哪个地方突然大声一下 或者突然没声 装聋做哑的吓人呢?呵呵

所以,别太感性哦!自己的喜欢的(处理方式)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而你不喜欢的,也不一定是错误的,但总要有个通则:就是声音和音乐表现。这个要慢慢来 。
最后编辑望七了
TOP
53#

公牛 在 2006-4-12 14:01:53 发表的内容
肯普夫我最敬仰的大师!


我也同意,尤其他的贝多芬
TOP
5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5#

阿格里齐小情人 在 2006-4-13 12:09:39 发表的内容
这个帖的目的是不是就是想很多人回复,当明星网友啊
强烈怀疑中....



无语!!你猜呢?
TOP
56#

也许不应该是喜欢不喜欢哪一位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固有的气质以及文化背景、人生历练不同,会影响他在演奏不同作品的表现。(请别笑话——我自己在学弹古筝时有一些曲子就一直都弹不好,有一些就很有感觉。)所以,我不追寻某一位(哪怕是很喜欢的)演奏家的所有作品录音,只按听起来有感觉的演奏去选择唱片。
不过,算起来对阿什、阿格里奇、波里尼、巴伦的是很少选择。
TOP
57#

这个帖的目的是不是就是想很多人回复,当明星网友啊
强烈怀疑中....
TOP
58#

望七了 在 2006-4-12 22:56:07 发表的内容


歌唱性 …… 自然要通过声音的歌唱来表达,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个不用说了吧?
不管你怎么研究 哪怕象Brendel这样的“学者”型人物 研究历史也好 背景也好  再研究音乐的分句啊 力度布局安排啊等等
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为了塑造一个音乐形象对吧?而这个音乐形象不能光用“说”的吧?音乐可是要“听”的啊 最终还是要通过演奏 …… 也就是声音表达出来

Mozart Schubert的作品的“歌唱性”旋律是人人都知道的 可你怎么对待这个“歌唱性”呢?怎样“唱”出来呢?对比着Lupu Schnabel Curzon Haskil Moiseiwitsch的录音听听吧 。

要记住:“自然”的音乐表现 往往要比Argerich Pletnev 等等那样充满个性与变化的表现困难的多 。

就象一个人说话一样 平心静气的 用不同的语气和词语组合已经能很好的表达感受了
何必非要哪个地方突然大声一下 或者突然没声 装聋做哑的吓人呢?呵呵

所以,别太感性哦!自己的喜欢的(处理方式)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而你不喜欢的,也不一定是错误的,但总要有个通则:就是声音和音乐表现。这个要慢慢来 。





这位朋友的发言有点------------- ,当然,你对音乐对布伦德尔有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吧,你随意就把一位大师贬的一无是处,你的意思,喜欢这布伦德尔的就全是外行???做这种争论没意义,一笑而过,哈哈.
TOP
59#

就拿波里尼  里赫特 纪列尔斯  巴克豪斯演奏的贝多芬来讲,论坛里应该有好多评价,这4位都是钢琴大家,同样拥有钢琴力度演奏著称,但是一路听下来,音色和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那主要是钢琴的思想不同,也就是同样的音准和指法演奏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演奏家钢琴的思想在这里作怪,如果一个钢琴家没有思想随便的演奏一手曲目照本宣科那就谈不上钢琴的思想。

就拿里赫特和肯普夫演奏的舒伯特同样是带有强烈的歌唱性和节奏感,主观听感确实大不相同,肯普夫是用庸懒而松弛的演奏方式来诠释,但是听起来为什么这么美那这里就是结构性起了主导作用,肯普夫用了整体的曲式安排来演奏听感重音很好而且非常平衡动听,里赫特演奏的方式也是注重了整体的结构性但是又加入了俄罗斯学派的音色和力度上下起伏更加的突出了歌唱性,主观听感犹如一条热带鱼在水里上下游动节奏感相当的强烈非常的优美动听。

评论一位钢琴家一定要客观,你能说阿格里齐没有一生演奏贝多芬或者巴赫而一无是处吗,多少钢琴家羡慕的很那可能是我们听到了太多的好的钢琴声音就忽视很多优秀的钢琴家的演奏风格了。
TOP
60#

这个贴子看下来有点失望. 觉得多数人都是看贴不回贴. 希望多点DX能发表一些看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