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2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色影之人~~~~19页<桂林山水> [复制链接]

查看: 18186|回复: 208
121#

shot 在 2006-2-28 21:40:10 发表的内容
这个比喻十分不恰当哦,!重申是N70S不行,N70S不能代表数码相机质素.无论图象内容信息量大小,通过压缩,大的始终还是大,少的始终还是少.下边哪张相片细节不好,要么暴光过度,要么就是PS造成的.


一家之言,请各大师批评指正啊!数码处理过程有很多变数,这种数模对比没有什么意义吧.



shot兄所言甚是
TOP
122#

小陶 在 2006-3-1 12:01:19 发表的内容
上几张135胶片扫描的,大家可以很容易发现传统照片的特点。

被遗忘的时光一

[upload=jpg]Upload/20063112122033925.jpg[/upload]


被遗忘的时光二

[upload=jpg]Upload/20063112125521087.jpg[/upload]


被遗忘的时光三

[upload=jpg]Upload/20063112131985775.jpg[/upload]




我最喜欢“被遗忘的时光三”。
最衰最底下一层楼梯被光线“查乱波柄”。
TOP
123#

shot 在 2006-2-28 21:40:10 发表的内容
calvin 在 2006-2-28 18:51:03 发表的内容


说的非常专业和精彩,其实我也是拿话题来和大家讨论。[em10][em10]


泰老大说:“上边哪张比下边哪张毛糙!”说的没错,证明泰老大具备摄影师的洞察力!
泰老大又说:“如果上边哪张本身就是毛糙的,哪就是这台机太差了。”只是说对了一半,相对来说是比下面的机器差,因为第一张是D70S拍的,第二张是用F5怕的,相比之下会差一点,但不至于泰老大说的太差!
泰老大再说:“上边哪张后期处理比下边哪张环节多而造成毛糙的,如果不计调色调等,正片扫出来,扫描的质量就占主导地位了~~扫描,压缩,调整~~,出来的相片就有可能出现毛糙了,基于相片质量上的理解,我认为第一张反而有机会是正片”说明泰老大也看出来了,从而我要说明反转片一样可以扫得比数码片要好!至于方不方便是另外的一个问题[em26]]

设备好是可以扫得很好,N70S真的不行,正片经多重数码处理也好出太多啦.
我还是总结一下,其实我这样比确实不是很客观,因为压缩,导致片的本身质素体现不出来,所以不容易对比。正以为这样才有点难度。其实经常用反转片来扫描的朋友就会比较敏感,所以天神兄一看就看出来了!重要一点是片子的色彩,数码照的色彩是单薄,比不上反转片的厚重、饱和!很多人说用数码照可以把颜色调重调浓就可以比得上反转片,但我在实际的操作上,你是无论如何都调不到反转片的效果,这是建立于暴光正确的前提下
这个案例只能建立在N70S上,正片是很成熟的,N70S出来的片基础本身不行,用来对比,不正确.我保证,用一台好一点的单反相机拍摄正片,出来的色饱和,一样比N70S好!
最大的问题就是两种感光的方式不同,如果说反转片吸收的信息量是90%,那么我认为数码的CCD吸收的信息量只有60%。(这是我的比喻,只作参考),毕竟它是用数据来记录信息的,反之传统胶片是用化学原理来感光,来的要真实。无论我的观点对与否,还是事实证明反转片比数码片要厚重和真实!但可能在互连网上正片就没有它优势咯,一压缩什么层次都没有,而且不方便。
另外还要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第一张的层次会比第二张的层次要好呢?因为第一张的数码照的信息量不够反转片高,所以在压缩的时候信息量大的反转片就要压缩更大,所以大家就看不到天坛屋檐下的层次!但在色彩上是明显有区别的[em13][em13][em13]
这个比喻十分不恰当哦,!重申是N70S不行,N70S不能代表数码相机质素.无论图象内容信息量大小,通过压缩,大的始终还是大,少的始终还是少.下边哪张相片细节不好,要么暴光过度,要么就是PS造成的.


一家之言,请各大师批评指正啊!数码处理过程有很多变数,这种数模对比没有什么意义吧.



大家的讨论非常精彩,我也接收到很多信息,目的也达到了。
大家也可以继续讨论!
在一开始我也谈到“其实我这样比确实不是很客观”这是我要从新声明的!
TOP
124#

我个人比较喜欢二,因为窗户造成戏剧性的光感,有晃如隔世的古旧气氛。
三形式感强,但不如二平实中略见巧,也就是说三有点故意为之,二象顺手拈来。
TOP
125#

凡高印象系列
[upload=jpg]Upload/2006311245265365.jpg[/upload]

凡高印象系列
[upload=jpg]Upload/2006311251819200.jpg[/upload]

年轮
[upload=jpg]Upload/2006311261991404.jpg[/upload]
TOP
126#

N70S





LC33

[upload=jpg]Upload/20063112113863181.jpg[/upload]


天气好一点的话,L33会是怎么样?
如果不是后期处理出现问题,N70S真是太差嚟:)
TOP
127#

小衡 在 2006-3-1 13:34:54 发表的内容
小陶 在 2006-3-1 12:51:35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比较喜欢二,因为窗户造成戏剧性的光感,有晃如隔世的古旧气氛。
三形式感强,但不如二平实中略见巧,也就是说三有点故意为之,二象顺手拈来。

二比较有感觉咯!令看的人也会有思考的余地!终于能看到小陶兄的大作咯!学习中!


小衡兄以后还有很多请教地方呢?把好的或不好的都拿出来侃侃,一起分享都进步很快的呢:)
TOP
128#

calvin 在 2006-3-1 13:51:44 发表的内容
shot 在 2006-2-28 21:40:10 发表的内容
calvin 在 2006-2-28 18:51:03 发表的内容


说的非常专业和精彩,其实我也是拿话题来和大家讨论。[em10][em10]


泰老大说:“上边哪张比下边哪张毛糙!”说的没错,证明泰老大具备摄影师的洞察力!
泰老大又说:“如果上边哪张本身就是毛糙的,哪就是这台机太差了。”只是说对了一半,相对来说是比下面的机器差,因为第一张是D70S拍的,第二张是用F5怕的,相比之下会差一点,但不至于泰老大说的太差!
泰老大再说:“上边哪张后期处理比下边哪张环节多而造成毛糙的,如果不计调色调等,正片扫出来,扫描的质量就占主导地位了~~扫描,压缩,调整~~,出来的相片就有可能出现毛糙了,基于相片质量上的理解,我认为第一张反而有机会是正片”说明泰老大也看出来了,从而我要说明反转片一样可以扫得比数码片要好!至于方不方便是另外的一个问题[em26]]

设备好是可以扫得很好,N70S真的不行,正片经多重数码处理也好出太多啦.
我还是总结一下,其实我这样比确实不是很客观,因为压缩,导致片的本身质素体现不出来,所以不容易对比。正以为这样才有点难度。其实经常用反转片来扫描的朋友就会比较敏感,所以天神兄一看就看出来了!重要一点是片子的色彩,数码照的色彩是单薄,比不上反转片的厚重、饱和!很多人说用数码照可以把颜色调重调浓就可以比得上反转片,但我在实际的操作上,你是无论如何都调不到反转片的效果,这是建立于暴光正确的前提下
这个案例只能建立在N70S上,正片是很成熟的,N70S出来的片基础本身不行,用来对比,不正确.我保证,用一台好一点的单反相机拍摄正片,出来的色饱和,一样比N70S好!
最大的问题就是两种感光的方式不同,如果说反转片吸收的信息量是90%,那么我认为数码的CCD吸收的信息量只有60%。(这是我的比喻,只作参考),毕竟它是用数据来记录信息的,反之传统胶片是用化学原理来感光,来的要真实。无论我的观点对与否,还是事实证明反转片比数码片要厚重和真实!但可能在互连网上正片就没有它优势咯,一压缩什么层次都没有,而且不方便。
另外还要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第一张的层次会比第二张的层次要好呢?因为第一张的数码照的信息量不够反转片高,所以在压缩的时候信息量大的反转片就要压缩更大,所以大家就看不到天坛屋檐下的层次!但在色彩上是明显有区别的[em13][em13][em13]
这个比喻十分不恰当哦,!重申是N70S不行,N70S不能代表数码相机质素.无论图象内容信息量大小,通过压缩,大的始终还是大,少的始终还是少.下边哪张相片细节不好,要么暴光过度,要么就是PS造成的.


一家之言,请各大师批评指正啊!数码处理过程有很多变数,这种数模对比没有什么意义吧.



大家的讨论非常精彩,我也接收到很多信息,目的也达到了。
大家也可以继续讨论!
在一开始我也谈到“其实我这样比确实不是很客观”这是我要从新声明的!


我觉得最大分别是色彩过渡的自然度,明显第二张比第一张来得自然和沉实。
TOP
129#

小陶兄不愧科班出身,艺术性好高~~学习机会来了!
TOP
130#

小陶 在 2006-3-1 12:51:35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比较喜欢二,因为窗户造成戏剧性的光感,有晃如隔世的古旧气氛。
三形式感强,但不如二平实中略见巧,也就是说三有点故意为之,二象顺手拈来。

二比较有感觉咯!令看的人也会有思考的余地!终于能看到小陶兄的大作咯!学习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