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与音箱的设计方式、箱体的有效容积、单元与箱体的有效容积是否“匹配”有关;
为什么说音箱的低频还原“质量”与音箱的设计方式、箱体的有效容积、单元与箱体的有效容积是否“匹配”有关呢?因为;它们能够限制“低音单元有效推动空气的体积的“不失真”的“量””正常发挥。
箱子的设计形式有很多种,内部结构千变万化,很多“秘密”藏于其中;
以通常的‘密闭箱’、‘倒相箱’来说;理论上,箱体的有效容积越大,箱体的谐振频率会越低,低频下潜也越深(低);但是,如果箱体与使用的低音单元不和谐,就造成了箱体的最低谐振频率到Fs(单元的谐振频率)之间,形成一个“空谷”现象。这种“空谷”的“频率断挡”现象就造成了低频不连贯下潜,引起了低频不自然和部分失去了张力、弹性和解析力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发烧友喜欢密闭箱子?主要就是密闭箱子通常不会产生这种“空谷”现象而造成低频不连贯下潜的问题。因此密闭箱子的低频一般都比较自然,低频的张力、弹性和解析力通常也比较好(当然还要看选用单元的综合素质)。
(5)、与分频器的设计方式及品质有关;
为什么说音箱的低频还原“质量”与分频器的设计方式及品质有关呢?因为分频器的设计方式及品质对声音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我比较赞同行内这样一个说法;
单元——是喉舌;有了“天生丽质”的喉舌,是唱出“天籁之音”的前提条件;
箱体——是环境;有了和谐自然的环境,喉舌才能够充分自然的发挥,甚至得到某些方面的“优化”提高;
分频器——是灵魂;没有灵魂等于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声音,怎么能够令人感动?那里还谈得上“艺术感染力”?充其量令人感到“HIFI刺激”而已。但此“HIFI”非彼HIFI了。
因此我们说:
(1)、正确合理地充分发挥低音单元有效推动空气的体积的“不失真”的“量”,是箱子设计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
(2)、防止低频“空谷”现象产生,是确保音箱的低频还原“质量”的关键;
(3)、选用“综合素质”高的单元,是确保音箱的低频还原“质量”的前提条件。
(4)、结合不同单元特征,选择设计方案合理、品质优良的分频器,是音箱好声的保证。
音箱的制作看上去非常简单,其实非常复杂。上面说的只是其中几个主要的方面,真正讨论起来,用尽毕生精力恐怕也很难达到“完全了解”的程度,更谈不上解决“了解”到的问题了。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面,实在是太宽、太宽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