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及其意义: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人耳到底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有没有必要去追求还原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
追求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还原有些怎么意义?
了解了上面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及其意义。
(1)、人耳到底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教科书上说;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
但是,有极端情况发生,有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会超过这个范围,当然那是不到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对于大多数正常人(占80%以上)来说,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5Hz~16KHz之间。部分人只在28Hz~14.5KHz之间了。
用《雨果》一,可以自己试验,最好有信号发生器进行试验,就会了解自己的耳朵到底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了?
有人会问;你的音箱根本就还原不了那么低或者那么高的频率,叫我怎么能听到?
答案是肯定的。——(有效频率范围的含义是——当某频率的声压小于平均声压6dB以上时,我们就认为这个频率已经不在有效频率范围内了)。因此,在音箱的有效频率以外的频率,这个音箱同样能够“部分”还原播放,只不过声音压力小了很多而已。
当还原播放20Hz的频率时,你看到低音喇叭的振盆振动了吗?如果你没有把音量电位器调到使低音喇叭引起严重的“分割失真”的大音量程度,你听到这个频率了吗?
当还原播放16KHz及以上的频率时,你听到了这些频率了吗?(如果CD机器不够高级,用《雨果》一播放出来的高频会有“杂音”,那不是16KHz及以上频率的声音。)
(2)、有没有必要去追求还原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
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自然界里任何声音都不是“单点波”,它包含了基波,以及以基波为中心的,向低频端、高频端两个不同方向且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以不同规律延伸的频率成分。要想得到尽可能理想的声音还原,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把这些超越人耳听力频率范围以外的声波也还原出来。
(3)、追求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还原有些怎么意义?
因为自然界里任何声音都不是“单点波”,它包含了基波,以及以基波为中心的,向低频端、高频端两个不同方向且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以不同规律延伸的频率成分。也因为这个以及以基波为中心的,向低频端、高频端两个不同方向且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以“不同规律延伸”的频率成分,造就了千变万化的不同“音色”。所以,追求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还原第一个意义就是为了尽可能理想、准确的声音还原。
第二个意义就是:中、高频不好,低频就没有弹性、张力和解析力;超低频一点都没有,低频就没有松暖的韵味;低频不好,中、高频就没有厚度感和密度感;超高频不好,中、高频就缺少弹性、张力、透明度、解析力和能量感、空气感;它们之间相互覆盖,相互影响,关系密切。所以超低频(指20Hz以下)和超高频(指20KHz以上)不能一点都没有,它们的存在可以对人耳听力频率范围内声音频率的还原能够产生有益的作用。
例如;有人加了超高音头,感觉低频的弹性、张力和解析力提高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超高音的存在对中、高频产生了有益的作用;中、高频变“好”了,又对低频产生了有益的作用;使其结果。
A、什么是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
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顾名思义即指这个音箱可以有效还原播放的频率范围是多宽;那么,是怎样划定这个频率范围呢?
通常,我们可以认为低于这个音箱标称灵敏度(dB)声压曲线-6dB以下的频率声压还原,是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了(尤其是迅速下降的情况),所以一般可以认为低频端和高频端以-6dB为界限来划定为这个音箱的“有效频率范围”。这是一个最宽松的标准了。
它用-6dB指标附于频率范围数值的后面来表示。
例如:频率范围;38Hz~22KHz (-6dB);
认真些的还会标出灵敏度(dB)声压曲线的峰值如:
频率范围;38Hz~22KHz (+4dB 、-6dB);
更严格认真的,取灵敏度(dB)声压曲线的-3dB或者-4dB来划定为这个音箱的“有效频率范围”。
例如:频率范围;38Hz~22KHz (+3dB 、-3dB或-4dB);
上面的+3dB 或+4dB ,表示灵敏度(dB)声压曲线的峰值;-3dB或-4dB、-6dB,表示以灵敏度(dB)声压曲线的-3dB或-4dB或-6dB为标准划定来这个音箱的有效频率范围。
这就是音箱的有效频率响应范围的来龙去脉。
B、那么音箱的频率范围及附加指标有些什么意义呢?
其实,以我们的经验,箱子的大小、喇叭口径的大小与低频的还原能力不一定成正比线性关系,因为低频的还原能力还与箱子的结构、设计、单元的特性等等有关。
一个箱子平衡度是否好?主要就是看它在有效频率响应范围内(比如-3dB时38Hz—22KHz)是否平坦。由于书架箱(包括三分频的书架箱)有效频率响应范围的低频端很少能够达到-3dB时40Hz的,达到负3dB时45Hz的就相当不错了。因此书架箱的有效频率响应范围在低频端的延伸就窄一些。不过,平衡度是否好,仍然是看它的有效频率响应范围内(比如负3dB时45Hz—25KHz)是否平坦,也就是看它的灵敏度(dB)声压曲线里的峰值是多少了。
例如前面说的频率范围;38Hz~22KHz (+3dB 、-3dB或-4dB)的情况,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指标。因为它的声压曲线峰值只有+3dB ;而且以-3dB或-4dB的严格标准来划定为这个音箱的“有效频率范围”。可以想象放宽到-6dB时,个音箱的“有效频率范围”将会比标称的频率范围38Hz~22KHz 宽很多。
如果一个音箱标称频率范围:38Hz~22KHz (+6db -6db );
那么,这个音箱就非常的不平坦了。实际的频率范围特性也比38Hz~22KHz (+3dB 、-3dB或-4dB)的情况差得多。
这就是频率范围附带条件:如(+3dB 、+6db 、-3dB或-4dB)的意义。
有一点要说明的;对于音箱来说,高、低频两端延伸以负3dB来划定为“有效频率响应范围”是非常苛刻的标准;但是,通常“不作条件说明”时标出的“有效频率响应范围”,是非常不可靠的。有意义的“有效频率响应范围”可以是负6dB情况下划定出来的范围;如:40Hz~25KHz(-6dB);这样标出的频率响应范围我们认为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6dB或者更严格的如-4dB)这个条件说明,这个频率响应范围指标就没有多大意义,我们或者只能把它看成是一个数字游戏。不正规的厂家喜欢玩这类数字游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