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环境和器材我们应该注意些怎么?音箱的频响与什么有关?新内容:... [复制链接]

查看: 28239|回复: 189
11#

四、非常困难、但非常关键的一环——音箱:

为什么说非常困难呢?
因为几十年了,技术上发展最慢、最没有“突破性”进步的音响器材,我认为就是喇叭单元和音箱的生产制造了。
喇叭单元——单个喇叭频率响应范围受到限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突破。这个好说,可以用不同特征的喇叭单元“分频”工作,各管一段以解决。可是喇叭单元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相对功率放大频响特性、线材传导频响特性、信号源频响特性来说,喇叭单元的频响就非常不平坦了,而且失真非常大。

那么,为什么说非常关键呢?
这个问题就比较好理解,因为它是声音的“换能器”,没有他我们就不可能听到音乐信号电流的声音;虽然这个音乐信号电流的“换能器”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但是它“非常的不理想”,频响非常不平坦了,而且失真非常大,而且频响也不够宽广。可是它的水平却能够左右整个系统的发挥。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个音乐信号电流“换能器”不够水准,我们就完全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声音回放。由于它几十年来,技术上发展最慢、最没有“突破性”进步,已经明显地成为了整个系统中最严重的“瓶颈”。所以,它就“非常关键”。

那么选择音箱时,可以参考的技术指标里,针对你的信号源、功率放大器材,那些是我们期望的理想标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那些是可以接受的?那些是可以忽略的呢?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这些技术指标里包含的意义。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12#

水掉锅头 在 2006-2-16 0:44:47 发表的内容
精华,绝对是精华


谢谢鼓励!完全是想到什么说什么,难免有误,希望指正。还可能比较凌乱,看的时候会比较费力。感谢了。
TOP
13#

溪秀兰 在 2006-2-16 0:54:49 发表的内容
已经加入收藏夹!


谢谢鼓励!
TOP
14#

由于打字不熟练,又不能请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加上还有其他的事情拖累,只能一段段的说了,请有兴趣的朋友多与理解原谅了。
TOP
15#

一、音箱的技术指标里包含的意义
…………

2、“最大(承受)功率”或者“标称功率”:如;20W、40W、60W、70W、90W、100W、120W、140W、200W、500W、800W、……
关于“最大(承受)功率”或者“标称功率”: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表示达到这个音箱“失真拐点”时,能够承受多大的输入功率;
(2)、表示这个音箱在这个输入功率下,能够比较稳定的“长期”工作;
(3)、表示大于这个输入功率,这个音箱的失真将迅速增加,并可能产生永久性损坏;
(4)、表示这个音箱在这个输入功率以下,“声压”的提升与输入功率的大小,可以认为基本上是“线性”关系。
(5)、可以根据这个音箱的“灵敏度(dB)值”和“最大(承受)功率”或者“标称功率”值,大体上了解到可以达到的最大“声压”范围。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16#

一、音箱的技术指标里包含的意义
…………

3、“灵敏度(dB)值”及其意义:
例如;80dB、82dB、84dB、85dB、86dB、88dB、90dB、94dB、104dB、…………等等。
但是其分母的表达方式有不同,意义也不同。
有以2.83V/1m(2.83伏/1米距离)做分母的,有以1W/1m(一瓦功率/1米距离)做分母的。
例如;86dB/2.83V/1m和86dB/1W/1m…………

如果这两个音箱的“标称阻抗”都是8欧姆,我们还可以认为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意义;
但是,如果这两个音箱的“标称阻抗”是4欧姆,用“86dB/1w/1m”表达灵敏度(dB)值的这个音箱,就比用“86dB/2.83v/1m”表达灵敏度(dB)值的另外一个音箱实际灵敏度“高”3dB;或者说用“86dB/2.83v/1m”表达灵敏度(dB)值的另外这个音箱实际灵敏度在输入1W时只有83dB。
因为“标称阻抗”是4欧姆的音箱在输入2.83v时,已经达到了“2w”的功率输入了。显然,“标称阻抗”是4欧姆的音箱,用“86dB/2.83v/1m”表示“灵敏度”是非常不科学的“作秀”行为。
因为,“标称阻抗”是4欧姆的音箱,实际上
86dB/2.83v/1m=86dB/2w/1m;
在1W输出时,其灵敏度只有83dB/1w/1m;
为什么不直接用“86dB/2w/1m”或者“83dB/1w/1m”来表达呢?因为这样表达一看就知道这个音箱“灵敏度”低,吃功率,难推动。换一种方式表达,对大多数发烧友来说,就没有那么直观了,他要求发烧友必须懂得“换算”才能看明白,难道这不是“作秀”行为吗?
当然,用dB/2.83v/1m为单位时,测量就比较方便,但这不应该是理由。
个人认为,比较科学的表达单位是:(dB/1w/1m)。
因此,其分母的表达方式不同,实际“灵敏度”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灵敏度”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17#

一、音箱的技术指标里包含的意义
…………

我们已经了解了“灵敏度(dB)值”及其意义、“最大(承受)功率”及其意义,我们就可以根据音箱的“灵敏度(dB)值”和“最大(承受)功率”或者“标称功率”值,大体上了解这个音箱可以达到的最大“声压”范围了。
那么,怎样估算这个音箱可以达到的最大“声压”范围是多少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这个音箱的“标称功率”值没有‘浮夸’,我们就可以认为在“标称功率”以内“声压”大小与输入功率大小成线性关系,而且遵守每增加一倍输入功率“声压”增加3dB的规律;
例如:一个灵敏度为:86(dB/1W/1m)、标称功率:130W的音箱,他的最大“声压”范围是多少呢?
因为每增加一倍输入功率,“声压”增加3dB;所以
(输入)1W=86dB;2W=89dB;4W=92dB;8W=95dB;16W=98dB;32W=101dB;64W=104dB;128W=107dB;
因此我们说,这个音箱的最大“声压”范围是107dB/(128W/1M)。
但是,我们的立体声系统大多用了两个音箱,两个相同‘声压’的声源同时发声,(条件:它们距离监测仪器或者听音者相对距离差距不太大时)相当于“功率”增加了一倍,‘声压’也会增加3dB。所以这个立体声系统的最大‘声压’应该为:
    107dB+3dB=110dB/(128W+128W/1M)
(条件:功率放大器能够输出130W以上的不失真功率。)

有一点值得注意;就算这个音箱还可以承受256W或者512W甚至1024W的功率,这个灵敏度为:86(dB/1W/1m)的立体声系统的最大‘声压’只能分别为:(注:以下单位/1W/1m省略)
110dB+3dB=113dB、110dB+6dB=116dB、110dB+9dB=119dB而已。
但是,功率放大器必须能够输出256W、或者512W甚至1024W的功率。这对功率放大器来说显然是太苛刻了。

所以,音箱的灵敏度指标基本上对最大“声压”范围起到了主要作用,因为功率增加一倍,如从130W增加到260W,‘声压’也只会增加3dB,通过这些“换算”或者说计算,我们应该对音箱的灵敏度指标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了。
个人的经验,喜欢交响乐的朋友,30平方米以下的听音环境,最大“声压”范围应该能够达到105dB以上,方能感觉其“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己“换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音箱的灵敏度指标应该多少?功率应该多大?才能够满足要求了。

4、频率响应范围及其意义: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18#

www.www 在 2006-2-18 18:30:08 发表的内容
鼓掌!!!!!!


谢谢www.www 兄及楼上的各位支持鼓励!!!
www.www 兄好久不见露面,近来可好?
TOP
19#

一、音箱的技术指标里包含的意义
…………

2、“最大(承受)功率”或者“标称功率”:如;20W、40W、60W、70W、90W、100W、120W、140W、200W、500W、800W、……
关于“最大(承受)功率”或者“标称功率”: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表示达到这个音箱“失真拐点”时,能够承受多大的输入功率;
(2)、表示这个音箱在这个输入功率下,能够比较稳定的“长期”工作;
(3)、表示大于这个输入功率,这个音箱的失真将迅速增加,并可能产生永久性损坏;
(4)、表示这个音箱在这个输入功率以下,“声压”的提升与输入功率的大小,可以认为基本上是“线性”关系。
(5)、可以根据这个音箱的“灵敏度(dB)值”和“最大(承受)功率”或者“标称功率”值,大体上了解到可以达到的最大“声压”范围。

3、“灵敏度(dB)值”及其意义:
例如;80dB、82dB、84dB、85dB、86dB、88dB、90dB、94dB、104dB、…………等等。
但是其分母的表达方式有不同,意义也不同。
有以2.83V/1m(2.83伏/1米距离)做分母的,有以1W/1m(一瓦功率/1米距离)做分母的。
例如;86dB/2.83V/1m和86dB/1W/1m…………

如果这两个音箱的“标称阻抗”都是8欧姆,我们还可以认为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意义;
但是,如果这两个音箱的“标称阻抗”是4欧姆,用“86dB/1w/1m”表达灵敏度(dB)值的这个音箱,就比用“86dB/2.83v/1m”表达灵敏度(dB)值的另外一个音箱实际灵敏度“高”3dB;或者说用“86dB/2.83v/1m”表达灵敏度(dB)值的另外这个音箱实际灵敏度在输入1W时只有83dB。
因为“标称阻抗”是4欧姆的音箱在输入2.83v时,已经达到了“2w”的功率输入了。显然,“标称阻抗”是4欧姆的音箱,用“86dB/2.83v/1m”表示“灵敏度”是非常不科学的“作秀”行为。
因为,“标称阻抗”是4欧姆的音箱,实际上
86dB/2.83v/1m=86dB/2w/1m;
在1W输出时,其灵敏度只有83dB/1w/1m;
为什么不直接用“86dB/2w/1m”或者“83dB/1w/1m”来表达呢?因为这样表达一看就知道这个音箱“灵敏度”低,吃功率,难推动。换一种方式表达,对大多数发烧友来说,就没有那么直观了,他要求发烧友必须懂得“换算”才能看明白,难道这不是“作秀”行为吗?
当然,用dB/2.83v/1m为单位时,测量就比较方便,但这不应该是理由。
个人认为,比较科学的表达单位是:(dB/1w/1m)。
因此,其分母的表达方式不同,实际“灵敏度”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灵敏度”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已经了解了“灵敏度(dB)值”及其意义、“最大(承受)功率”及其意义,我们就可以根据音箱的“灵敏度(dB)值”和“最大(承受)功率”或者“标称功率”值,大体上了解这个音箱可以达到的最大“声压”范围了。

那么,怎样估算这个音箱可以达到的最大“声压”范围是多少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这个音箱的“标称功率”值没有‘浮夸’,我们就可以认为在“标称功率”以内“声压”大小与输入功率大小成线性关系,而且遵守每增加一倍输入功率“声压”增加3dB的规律;
例如:一个灵敏度为:86(dB/1W/1m)、标称功率:130W的音箱,他的最大“声压”范围是多少呢?
因为每增加一倍输入功率,“声压”增加3dB;所以
(输入)1W=86dB;2W=89dB;4W=92dB;8W=95dB;16W=98dB;32W=101dB;64W=104dB;128W=107dB;
因此我们说,这个音箱的最大“声压”范围是107dB/(128W/1M)。
但是,我们的立体声系统大多用了两个音箱,两个相同‘声压’的声源同时发声,(条件:它们距离监测仪器或者听音者相对距离差距不太大时)相当于“功率”增加了一倍,‘声压’也会增加3dB。所以这个立体声系统的最大‘声压’应该为:
107dB+3dB=110dB/(128W+128W/1M)
(条件:功率放大器能够输出130W以上的不失真功率。)

有一点值得注意;就算这个音箱还可以承受256W或者512W甚至1024W的功率,这个灵敏度为:86(dB/1W/1m)的立体声系统的最大‘声压’只能分别为:(注:以下单位/1W/1m省略)
110dB+3dB=113dB、110dB+6dB=116dB、110dB+9dB=119dB而已。
但是,功率放大器必须能够输出256W、或者512W甚至1024W的功率。这对功率放大器来说显然是太苛刻了。

所以,音箱的灵敏度指标基本上对最大“声压”范围起到了主要作用,因为功率增加一倍,如从130W增加到260W,‘声压’也只会增加3dB,通过这些“换算”或者说计算,我们应该对音箱的灵敏度指标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了。

个人的经验,喜欢交响乐的朋友,30平方米以下的听音环境,最大“声压”范围应该能够达到105dB以上,方能感觉其“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己“换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音箱的灵敏度指标应该多少?功率应该多大?才能够满足要求了。

4、频率响应范围及其意义: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20#

4、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及其意义: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人耳到底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有没有必要去追求还原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
追求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还原有些怎么意义?
了解了上面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音箱的频率响应范围及其意义。

(1)、人耳到底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教科书上说;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
但是,有极端情况发生,有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会超过这个范围,当然那是不到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对于大多数正常人(占80%以上)来说,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5Hz~16KHz之间。部分人只在28Hz~14.5KHz之间了。
用《雨果》一,可以自己试验,最好有信号发生器进行试验,就会了解自己的耳朵到底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了?
有人会问;你的音箱根本就还原不了那么低或者那么高的频率,叫我怎么能听到?
答案是肯定的。——(有效频率范围的含义是——当某频率的声压小于平均声压6dB以上时,我们就认为这个频率已经不在有效频率范围内了)。因此,在音箱的有效频率以外的频率,这个音箱同样能够“部分”还原播放,只不过声音压力小了很多而已。
当还原播放20Hz的频率时,你看到低音喇叭的振盆振动了吗?如果你没有把音量电位器调到使低音喇叭引起严重的“分割失真”的大音量程度,你听到这个频率了吗?
当还原播放16KHz及以上的频率时,你听到了这些频率了吗?(如果CD机器不够高级,用《雨果》一播放出来的高频会有“杂音”,那不是16KHz及以上频率的声音。)

(2)、有没有必要去追求还原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
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自然界里任何声音都不是“单点波”,它包含了基波,以及以基波为中心的,向低频端、高频端两个不同方向且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以不同规律延伸的频率成分。要想得到尽可能理想的声音还原,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把这些超越人耳听力频率范围以外的声波也还原出来。

(3)、追求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还原有些怎么意义?
因为自然界里任何声音都不是“单点波”,它包含了基波,以及以基波为中心的,向低频端、高频端两个不同方向且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以不同规律延伸的频率成分。也因为这个以及以基波为中心的,向低频端、高频端两个不同方向且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以“不同规律延伸”的频率成分,造就了千变万化的不同“音色”。所以,追求超过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频率还原第一个意义就是为了尽可能理想、准确的声音还原。
第二个意义就是:中、高频不好,低频就没有弹性、张力和解析力;超低频一点都没有,低频就没有松暖的韵味;低频不好,中、高频就没有厚度感和密度感;超高频不好,中、高频就缺少弹性、张力、透明度、解析力和能量感、空气感;它们之间相互覆盖,相互影响,关系密切。所以超低频(指20Hz以下)和超高频(指20KHz以上)不能一点都没有,它们的存在可以对人耳听力频率范围内声音频率的还原能够产生有益的作用。
例如;有人加了超高音头,感觉低频的弹性、张力和解析力提高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超高音的存在对中、高频产生了有益的作用;中、高频变“好”了,又对低频产生了有益的作用;使其结果。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