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龙迹》,不得不说! [复制链接]

查看: 41825|回复: 290
11#

JWang 在 2006-1-2 5:40:42 发表的内容
好啊,尽管你在开始是在讲削波,在我指出后,你转为压限。


请问我那一句话说我讨论的是削波?请找出来,并且把“削波”这个词给我用波浪线划出来,好吗?
TOP
12#

Willson 在 2006-1-2 9:35:11 发表的内容
felixcat兄HARD LIMITING里面有一项Boost input by的,在你做压限的同时,你的信号也增大了6dB,所以你做完后音量不但没有小,而且是大了!对吧?听感有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你也不能通过这个实验就可以否定别人的处理是不正确的。大家所使用的软件和工序不同出来的效果也会有差异。


引起Wilson兄误解的是这句话吧?——“所以做Limiting只能让它的音量更加小了”——这是针对Limiting来讲,是绝对没错的。

但是,请不要误解选项卡里的所有选项都属于Limiting作用的!在做Limiting之前把原始信号增益6分贝这个参数(这个参数对于纯粹的压限器来说是不存在的,这里CoolEdit让压限器附带了一个简单的增益功能),对于本身没有压限的WAV文档是要设置的(不然的话,那做完之后高潮片断的音量就真的小很多了)。经过试验发现先增益6分贝然后压限上限定为-2.3分贝这个搭配做出来的图像比较像《龙迹》那样。

当然,我前面就已经说过这个小实验是应Dr Kuang的要求,做来玩玩的,不能说明什么——假如昨天留意我原来帖子的话,这个小实验那段话是我后来加上去的,原先我并不打算做这个无意义的事情。要真正验证的话,只能把原始母带、制作器材和对应的软件、使用参数都请出来,那才是最严谨的。

但是请考虑这个问题:《龙迹》CD里,为何“压限”现象出现的那些片断,音质和其余片断有听觉可辨的明显不同的性质?——制作人员如何证明这种不同和“压限”是没有关系的呢?为何“压限”现象一出现,音色性质立刻变化?为何“压限”一消失,音色又变回来?假如不是我前面提出的理由,那世界上怎会有这么巧的事?——这些问题不应由我们来举例,而是应该由制作人员,也就是当事者来解释。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13#

JWang 在 2006-1-2 11:16:00 发表的内容
我当然没有这个CD。如果你要评价这个CD的录音的好坏,我没什么可说的。但你要用Cool Edit来分析出这个CD的混音师的制作态度,并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资料来支持你的错误观点,那我就得讲上几句。

我如果有这个CD的话,我老早就拿来把分析结果上出来了。说你笨,你还是真够笨的。


你没有这张CD,那我想你最好不要先说什么大道理了,都是废话。请你先把CD弄到手再来评论,好吗,假行家?

你老是说别人“错误”,但又总是说不出是什么错误,并且还回答不了别人提出的问题,谁会相信你?JWang说的话有些已经和讨论话题无关了,论坛显示你的IP是70.107.171.132,假如你再说过分的话,我打算把这个帖子推荐给你上司看,你放心,这个行为绝对合法。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14#

我爱辉辉 在 2006-1-2 14:17:49 发表的内容
按照科学方法分析!LP已输给CD啦!


此话不能这样说,也不能这样来比较。有某些衡量失真的指标,LP上没有这类问题但数字音频则独有,比如说量化失真。
TOP
15#

JWang 在 2006-1-2 12:13:06 发表的内容
如何你愿意的话,我可在mofile.com开个户头。我将上传你要的Kid Rock的那一个track,原始的,不是抓轨的。相应地,你也上传felixcat评论过的那两个track。我要原始的,不是不是抓轨的。如果你愿意做的话,我会在短信中给你user name和password。


你所谓的“原始的”,专业一点应该说是“光盘镜像”吧?

你所谓的“抓轨”,是否是你的唱机模拟输出然后接电脑声卡重新取样生成的?

你这种用词也真够通俗的了。请你赶快分析《龙迹》的镜像吧,我等着好戏看!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16#

有关APE方面想请问一下:APE压缩然后还原,是否能够保持原来CD镜像上每一个Sample的值都不变呢?
TOP
17#

JWang 在 2006-1-3 6:49:25 发表的内容
可以,把“削波Sample个数”的英文全文写出来,不要到时候又说你讲的不是这个。


再提醒felixcat一次。



你把整段图形按鼠标左键全部拉黑,然后在“Analyze”选项下点“Statistics”,等电脑计算完之后会自动弹出一个表格出来,请你把那个表格截图贴出来即可。

削波Sample个数,就是里面显示的“Possibly Clipped Samples”那一项。请问JWang,难道你还能在CoolEdit里找到另外一个意思和统计“削波Sample个数”能扯上关系的选项?——还是你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个软件在这个选项里面有这个功能,或者不清楚这个英文单词是什么?

我之前的帖子里就已经提示过你按照上述第一段里面描述的过程去做,并且把结果截图贴出来。假如你当时真的做,并且懂得“削波”的英文怎么说的话,有什么理由还问我把“削波Sample个数”的英文全文写出来?难道我会说“Possibly Clipped Samples”和削波的统计根本没关系?!
TOP
18#

JWang 在 2006-1-3 12:39:43 发表的内容
很好!我在前面讲过,如果单看felixcat上的图,这会又误导一些其他的错误结论。这里我就是指Possibly Clipped Samples。但在开始之前,我一定得让felixcat明确地讲出Possibly Clipped Samples,以防以后他再讲他从来没讲过。下面我关于Possibly Clipped Samples会涉及到Kid Rock的track1。这段大家都可下载,我建议felixcat也下载看看我是不是讲得对。请大家看我的下帖。可能会过几天。


请你先把那个测试结果表格先截图贴上来,并且说明这个统计所涵盖的音乐信号起始和终点时刻。这个只是十几秒钟的功夫,花不了你多少时间的。
TOP
19#

各位请等一等:

从JWang提供的EAC抓轨Log File可以看出,JWang报告说“削波”的Kid Rock第一轨,峰值电平为96.6%,假如没有读取错误的话,那就说明此CD的所有Sample的绝对值得最大值,尚未达到16 bit格式的极限值32768——因此这说明此CD制作时是不应该有“削波”的(“削波”产生时都是有连续几个Sample的绝对值达到32768或者32767,Peak level显示就应该是100%而不是96.6%)。

所以,请JWang报告一下,前面你贴出的放大了很多倍的显示“peaks被切平”的那幅图里,那几个“平”的数据点的Sample值具体是多少呢(这里考一考你,如何把那几个数据点的精确值用CoolEdit读取出来)?看来对于JWang所写的东西要多问几句:你不会“看到”那几个数据点的连线是直线,就立刻判断这是“削波”了吧?

至于为何在峰值电平在没有溢出的情况下,会有这么多个Sample值一样,导致放大图看上去某一段是“平”的,在JWang会正确设置、使用EAC抓轨,获得正确的WAV文件之前,我们无法知道原因。

另外,JWang你是刚开始用EAC吧?——竟然一上来就拿“爆发模式”来抓轨?——还不懂得如何设置EAC参数吧?(或者是:不知道EAC还需要选参数吧?),你的Log File里显示你下载了EAC之后必定没有去调过参数,因为用过EAC的朋友都知道,EAC第一次在你电脑上运行的时候多数是选在“爆发模式”上的!

是人都知道不能用爆发模式(Burst Mode)来抓轨的,为何?EAC的帮助说明里写得清清楚楚:爆发模式下读取,软件不采用任何错码探测、纠错步骤,也就是说光头每个信号只读一次,是不管对错的(甚至不会检查是否有错码!),这种方式读出来的错码率是很高的!所以EAC里都写了,只有你只想追求抓轨速度的时候才使用!

JWang,请你把所用的软件的使用方法练熟练之后,再进行讨论好吗?——这个帖子里面已经显示出你很基础概念和知识都不懂,很多时候看得出你是放不下面子而硬撑着。上一次说CoolEdit显示不了30000以上的Sample值,这回EAC又不会弄,甚至对于Peak level 96.6 %的音轨,还没弄清原因就告诉我们说这是“Peak削平”了.......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20#

JWang 在 2006-1-5 11:38:01 发表的内容

100%同意你的讲法。按照你对《龙迹》分析的逻辑,你对这结果很惊奇吧?你就是按照下面这种表面看看的逻辑而展开对《龙迹》的批评的。

是你“看到”那误导人的那你称为“剪刀”现象来批判《龙迹》的制作者的,再强调一下,你是在批判制作者的态度,而不是单纯的录音本身。我会结合《龙迹》一起来分析。不用着急,戏还没结束呢。

看了《龙迹》的分析和听了《龙迹》我反而对制作者表示敬意。felixcat的批评完全是豪无根据和粗暴的。



首先,你整天说“误导人”,其实只有你自己莫名其妙地理解到其它地方去了,并且是你用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去误导其它人。

还有,你说的“惊奇的结果”,请你先把EAC的参数设置好,正确地抓一次轨再下结论!连CoolEdit都不了解,甚至连EAC一些最基本的设置都不懂,你所说的、分析的东西真的很难有说服力。你总是说别人“豪无根据和粗暴的”,但你总是说不出理由来,并且你能够说的一些东西,还是基于不正确抓轨、不准确的WAV文件、对数码技术不正确理解的,这真是让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