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仁阳的“挥手之劳” [复制链接]

查看: 29093|回复: 156
111#

我以前也注意到了刘氏提到的在器材下面垫绿色的布,但这样根本没法保证器材的水平,因为布很软。不知刘先生怎么考虑这个问题?
TOP
112#

刘仁阳先生的音响调声技巧就是吸收高音、扩散中音和控制低音。详细叙述,请见本贴第4页yun0251兄的“转篇刘先生的文章”就有具体介绍。对音响声音表现的调整,喜欢干净、透明、紧密声音的人通常会用各种钉、锥来支撑器材。在刘派调声法里面,由于要求的是很舒适圆融有厚度的声音,目前所知的各种材料避震锥几乎都派不上用场。刘先生认为可以推荐的是Audioquest 一种软又有粘性的圆形脚垫,它们会让声音柔和下来。找不到这种专业的就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工业用的大型橡胶垫剪几块,垫在功放、喇叭、柜子下面,效果都不错。
TOP
113#

MBL1521 在 2005-12-10 1:11:53 发表的内容
图片删除


什么意思?
TOP
114#

petershao 在 2005-12-10 9:03:27 发表的内容
MBL1521 在 2005-12-10 1:11:53 发表的内容
图片删除


什么意思?

有些人不愿意亮相!
TOP
115#

MBL1521 在 2005-12-5 9:38:06 发表的内容
在刘先生调整前的系统摆放[upload=jpg]Upload/20051259345645096.jpg[/upload]

调整后现在的摆放[upload=jpg]Upload/20051259375734996.jpg[/upload]


调整后聚焦改善了吧。
TOP
116#

好像是喇叭线也包上了绿布?
TOP
117#

聪明的麦兜 在 2005-12-10 19:56:06 发表的内容
我以前也注意到了刘氏提到的在器材下面垫绿色的布,但这样根本没法保证器材的水平,因为布很软。不知刘先生怎么考虑这个问题?

刘先生已回台湾,我也没有他的电话可代你向他请教,能帮到的就是从有关他谈调声技巧的书上摘下这段话,希望对你有用:在機器下面可以把綠布攤平,也可以把綠布剪成較小塊,捲起來當避震腳。需注意的是越重的機器,布就要用得越多才不會陷下去,每隔一段時間也要檢查一下。甚至在喇叭底座或腳架下面墊上綠布,聲音也會往比較寬鬆豐厚的方向走。使用時請逐步嘗試,我們需要的是聲音的厚度,而不是聲音的模糊,因此該用在哪件器材最有效請自己實驗。
TOP
118#

这里摘取几句《刘仁阳调声技术大公开》的语萃:
调音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喇叭摆位、垫绿布或放脚锥。很多事物都是经验法则与反复尝试的结果,分析到最后也都能找出对问题的解释。
调音并不神秘,最主要的,调音技术不能坐而言,必须起而行才能体会当中的细微变化。有些东西看起来毫不相干,但实际上听起来确有不同,这些都必须自己亲自实验以后才会感受。
TOP
119#

海阳 在 2005-12-11 0:26:53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想刘大师的调校方法,可能比较适合他的器材,和空间,和他的听音习惯,我发觉台湾喜欢用工业橡胶,刘大师介绍的那种AUDIOQUEST的橡胶也用过,我个人的感觉不能用太多,用橡胶(包括AUDIOQUEST的橡胶)的声音走向是,比较厚,稳,耐听,不好的是呆板不活泼,泛音少了,音场撑不开.香港跟弹弓扬就比较喜欢用钉,比较活泼,很注重泛音,速度,弹跳.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对了,没有一样是一成不变的.


同意海阳兄的高论.玩音响重在玩-----多实践多动手.每间房子每套器材都有不同的性格,就象人是有个性的-----所以这个世界才多彩
TOP
120#

我个人想刘大师的调校方法,可能比较适合他的器材,和空间,和他的听音习惯,我发觉台湾喜欢用工业橡胶,刘大师介绍的那种AUDIOQUEST的橡胶也用过,我个人的感觉不能用太多,用橡胶(包括AUDIOQUEST的橡胶)的声音走向是,比较厚,稳,耐听,不好的是呆板不活泼,泛音少了,音场撑不开.香港跟弹弓扬就比较喜欢用钉,比较活泼,很注重泛音,速度,弹跳.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对了,没有一样是一成不变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