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赫的平均律 [复制链接]

查看: 16114|回复: 81
21#

chopin 在 2005-11-19 13:42:55 发表的内容
哈哈,马勒兄的分析一语中的,我就是这种感觉,这二卷感觉好像不是一个人弹的,或者是时间跨度很大。但都不是,很奇怪。JVC版很统一,也可能是现场演奏的原因,一气呵成。


时间跨度不大.我只能说,李赫特不是全能的.在巴赫方面,他RCA第一卷的这些弄法显得比较"浅".
TOP
2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3#

在一些现场录音中,巴克豪斯弹奏过一小段平均率,听上去味道一点也不对;霍尔绍夫斯基弹过20多分钟,也低于我的期望.这两位的专长还是浪漫主义吧.
TOP
24#

古典音乐里最喜欢巴赫。
TOP
25#

感觉席夫的诠释:端庄、清丽,没有书卷气。
TOP
26#

[upload=jpg]Upload/200511191634575060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1191635946650.jpg[/upload]
最后编辑shinelb
TOP
27#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8#

dinu 在 2005-11-18 14:39:20 发表的内容
Edwin Fisher 的,太好听了!
第一串音符出来,就让人激动不已!


今天搞来Fisher 的平均律听了。我KAO,吓了一套。这是巴赫吗?逃之夭夭。dinu兄,你真是太可爱了,希望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提倡爆笑,善于恶搞。
TOP
29#

chopin 在 2005-11-20 12:08:19 发表的内容
scfan 兄。别介意玩笑。其实巴赫始终是一个,不分教堂和发廊。往往是出了教堂就去发廊。好像巴赫的子女也是一大堆吧。在这方面里赫特表现的可能是真实的巴赫,而古尔德有点借题发挥表达自己的理想,很超然但终究缺乏根基。不过在这方面倒是无人可比。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心境中会自主选择的。这也许就是一个版本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原因吧。


呵呵,肖邦兄,巴赫子女多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杜蕾丝;)他也只有两个老婆,第二个进门是因为第一位过早pass away了,第二位而且在音乐上对他的帮助很大(当时也算克腾著名的女高音了)。发廊妹更加不沾啦~~~

不过平均律到也的确是巴赫在克腾时期留下的作品,那段时间巴赫的作品都是比较世俗宫廷化比如小无大无,而非晚期清一色的圣咏。但是考虑到时空转换,那时候的世俗(也不能太算世俗,毕竟是宫廷御用作家)和现在的高雅基本成了同义词,用过于激情现代的表达方式小弟觉得始终不是表现巴洛克的妥当办法。。。
TOP
30#

小花猫 在 2005-11-20 20:34:43 发表的内容
FISCHER的WTC不管在哪方面来说都是有里程碑意义的
听WTC而不听FISCHER是不可想象的
就象听大无而不听CASALS
把别的论坛搅乱了又上这儿来搅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