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这套系统在前辈家的感觉。因为时间关系,听的东西不够系统,所以听感肯定有偏颇。
具体听了几段发烧录音片断,DGG梅洛斯演奏门德尔松弦乐四重奏(几个章节);DGG穆拉文斯基指挥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MEI普列文指挥拉赫马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3、4乐章,人声未作试听,比较遗憾。
一向认为用“发烧”唱片来考量器材,会掩饰许多漏洞,故出声时只是一味和前辈聊天,没多么上心,总体声音高贵、定位准确。
挑选的弦乐四重奏是我熟悉和喜欢的版本,可说前辈系统的表现是极其优秀的,非常美妙、泛音丰富,定位清晰可闻,最令人难忘的是充满神韵,美好非常。真是好极了,好极了!!
两部交响曲也是我熟悉的,可以负责任地说,系统表现出来的声音未如理想,柴6第一乐章感情宣泄不够强烈,第3乐章,乐队的流畅性受到限制,定音鼓的轻敲和倍大提琴拨弦质感不强、缺乏弹性,强烈时也觉空洞,冲击力不够;拉2的问题依然,特别是弦乐齐奏,扭曲、变化中,系统表现出来太过淡薄,觉得高低两端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解放。总之,在交响乐的表现上,我想前辈的系统当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造成这种局面,我私底下分析最大的瓶颈可能出现在後级身上,sim audioW5可能还未到驾驭C2的能力,以C2的个头和实力,单纯听室内乐和几张“发烧”唱片,是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