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丹拿焦点系列140音箱初试声啼上海滩 [复制链接]

查看: 27873|回复: 99
41#

jamespan58 在 2005-9-27 14:21:26 发表的内容
实在不好意思!!!!总要整理一下思路,不象平时说个三两句话那么快。现在又是上班时间,我得抽时间。快了,请允许我再拖一点时间,马上来了。
我也有同感,毕竟自己都有工作在身的,而音响只是一种爱好罢了,千万不要喧宾夺主,过犹不及啊!
TOP
42#

关注ing
TOP
43#

实在不好意思!!!!总要整理一下思路,不象平时说个三两句话那么快。现在又是上班时间,我得抽时间。快了,请允许我再拖一点时间,马上来了。
TOP
44#

140 高频在表现弦乐时的光泽感的确非常好,如与C1相比,还缺少一丝漂逸感。当然,两者的周边器材不在一个级别,为C1服务的每样器材都比140的“佣人”高一个等级。别外,我听的这对140煲了不到10小时,声音还有些紧。
TOP
45#

nethunter 在 2005-9-27 20:56:42 发表的内容
另外,140与S1.4的差距确实比1.1与1.3SE的差距小。
但是如果国内F140都卖到和S1.4差不多的价格,我就觉得有点坑人了。

我是用穷人的机器推S1.4的

NAD S100 + S200  前后级
NAD S500I CD

太多的描述我不太会说,丹拿的声音是一种精致的声音。
目前的声音定位不够准确,低频稍微欠缺,部分是环境造成,部分是搭配造成。

但是,目前系统的声音是很平衡的。
我觉得,系统的平衡性非常重要。


如果您觉得低频欠缺,不妨弄个丹拿的低音炮,但一定要加个低音管理器。声音的平衡性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我听过无数个现场:柏林、北德广交、萨尔斯堡管弦乐团、罗马圣切契里亚音乐学院乐团、俄国交、法国国家交响乐队、哥德堡交响乐团,阿卡尔多、郑京和、帕尔曼、阿什肯纳基等。在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地不同的位置聆听现场,感觉低频的量感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多。
所以,当您感到器材低频不够时,看要跟谁比。也许是正好呢!
TOP
46#

nethunter 在 2005-9-27 20:56:42 发表的内容
另外,140与S1.4的差距确实比1.1与1.3SE的差距小。
但是如果国内F140都卖到和S1.4差不多的价格,我就觉得有点坑人了。

我是用穷人的机器推S1.4的

NAD S100 + S200  前后级
NAD S500I CD

太多的描述我不太会说,丹拿的声音是一种精致的声音。
目前的声音定位不够准确,低频稍微欠缺,部分是环境造成,部分是搭配造成。

但是,目前系统的声音是很平衡的。
我觉得,系统的平衡性非常重要。




老兄用的什么线材?
TOP
47#

顶一下
TOP
48#

jamespan58 在 2005-9-27 16:47:30 发表的内容
接着听人声,蔡琴老歌第一轨。蔡姐的声音非常娴、温暖,与刚才大动态的管弦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低频出来时,不,象似一阵阵漂过来的。我当时感觉其能量不比家里的C1差多少啊。换上CAROL KIDD的WHEN I DREAM,这张片子据说是头版,录音电平较低。怎么回事?我家里有这张片子,完全不一样了,人声往后缩了,两把伴奏的吉它的位置也不太清楚,那种漂渺的声音怎么不见了?这一点我至今无法理解,播放弦乐(罗西尼)时那种具有丝稠般光泽感的高频在放KIDD时怎么不见了?
高音单元的素质问题?
TOP
49#

呵呵……

心急嘛,毕竟我是S1.4的用户


jamespan58 在 2005-9-27 19:42:45 发表的内容
哈哈,感觉在接受N兄的考查。我的听感不一定全面。希望哪位听过此箱的朋友也发表自己的看法。
TOP
50#

低频不是欠缺,是低频的形体和线条感不够好

比起我那天在富盛听的大证据相去甚远啊

真羡慕兄在音乐经历里的成长过程。

:))
jamespan58 在 2005-9-27 21:50:44 发表的内容
如果您觉得低频欠缺,不妨弄个丹拿的低音炮,但一定要加个低音管理器。声音的平衡性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我听过无数个现场:柏林、北德广交、萨尔斯堡管弦乐团、罗马圣切契里亚音乐学院乐团、俄国交、法国国家交响乐队、哥德堡交响乐团,阿卡尔多、郑京和、帕尔曼、阿什肯纳基等。在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地不同的位置聆听现场,感觉低频的量感远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多。
所以,当您感到器材低频不够时,看要跟谁比。也许是正好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