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福特与好音质绝缘? [复制链接]

查看: 4954|回复: 31
11#

建议楼主找找老富的一张 LP来听听,可惜他的存世少,价钱贵。
TOP
12#

再好的单声道录音跟今天的立体声录音比,都不堪一击。不过你如果只听少数几位艺术家的名演,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TOP
13#

weiarc 在 2005-9-21 15:52:39 发表的内容
坦白说,没有效果的艺术家俺没兴趣了解。


将就一点吧,有可能母碟保存不好呢。
TOP
14#

其实标题如此更确切一些:福特与好音质无缘。所以莱纳不枉此生,赶上了头班车。创造了十年不到的唱片艺术奇迹。
TOP
15#

托老是拥有大量录音的指挥家,估计他不会过多地反感先进技术的。何况他在录制罗马松树时,曾一度要求录音师加强动态,直到录音师到了几乎爆机的程度才罢休。
很难想像他会反对这种先进技术。
TOP
16#

很可惜那段历史:艺术与科技还不相匹配。所以造成了现在的极大遗憾。我说的是作为供播放聆听使用的现代唱片艺术。所谓唱片艺术,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诸如:演绎境界、录音音效等等。
所以说到唱片艺术,不能回避录音的事实性重要。我不否认那些伟大演绎的地位,但我更愿意把这些录音归结到音乐历史文献,我想那样似乎更确切一些。
最后编辑曼弗雷德
TOP
17#

坦白说,没有效果的艺术家俺没兴趣了解。
TOP
1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9#

plczj 在 2005-9-21 15:30:25 发表的内容
我听来,单声录音软件重放好伺候,最起码不会暴露系统在环境、左右声道平衡、音场和定位方面的缺陷,所以听起来似乎平衡感更好。


照你的意思说,那以后乐队就在操场上演出得了,最起码这样不会暴露出音乐厅存在的缺点。
TOP
20#

小花猫 在 2005-9-20 22:08:27 发表的内容
我个人觉得不光是FURTWANGLER
就包括KNAPPERTSBUSCH ABENDROTH KABASTA
这几位(可能还有)他们的录音我们现在听来都不会很好
这个可能要说起来就很复杂了
我想简单的说说我的感觉
他们这几位都是特别重视低音声部的分量,按照声学原理来说,低音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难还原的。
这样的音响效果可能真的是很不该被保存在唱片中而应该去听现场的。在唱片中往往是混沌一片,那个时候的技术对别的还可以,但是要单独针对交响,特别是那种低音烘托非常丰满的音色还是很难尽得精髓的
反到是一些比如TOSCANINI MENGELBERG SCHURICHT
KLEBER这类比较突出细部分割,注意织体明亮清晰的指挥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更有利于在唱片中体现
乱写一点,请大家指教

低音是最难还原的,不过福特的录音转制低音都不好(俺听过的),虽然有原始录音的问题,俺认为是转制的问题更多一点,他那些低音明显比不上那些你说的不非常强调低音烘托的指挥家。
日本的顶级转制有两个很大缺点:
一是低音部容易炸裂,缺乏分辨率含糊不清;
二是缺乏暗色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