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跨界的疑惑--有感于砍柴兄的帖子 [复制链接]

81#

我们现在坚持1月爬山一次。
我喜欢户外活动。
TOP
82#

An-die-Musik 在 2005-9-12 1:01:58 发表的内容
这些历史学家使用的大多是归纳法,但归纳法毕竟有不能穷尽的时候,莫扎特的人也许能归纳为人文主义的社会必然,但他的音乐却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位天纵少年,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写出了这么多的全方位的杰作,不信神的我也只能说是上帝眷顾人类,让莫扎特一下子拥有了几百年里无数音乐伟人也无法一一拥有的才智和心智。瓦格纳确实是个异数,但瓦格纳的音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他的歌剧改革和浪漫主义极致的音乐应该说是水到渠成加上他后天极其地勤奋造就的,其音乐语汇似乎没有前人,但有Richard Strauss、Mahler在某种程度上走得更远,但也许他们的心智和精力、外部环境都远远及不上瓦格纳,所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音乐史上也就这么一部,连瓦格纳自己都无法在《指环》中超越自我。


好解答,顶上来!
个人觉得里查斯特劳思略输心智,马勒则稍逊精力与年寿,然后这两位之后,突然地,浪漫主义结束了!
TOP
83#

“略输心智”~怎么说?能不能具体点?
TOP
84#

曼弗雷德 在 2005-9-12 22:13:13 发表的内容
“略输心智”~怎么说?能不能具体点?


除了A兄讲的那部分,我另外的看法是:里查.斯特劳思在他长期持续的交响诗音乐尝试中,所得甚多,所失亦不少。再具体就不讲了,觉得自己的看法还不太成熟。
总之漫长岁月消磨掉的究竟是他的心智还是精力,真的不太好说。
但是从马勒方面讲,他确实是不断超越自己,只是最后上帝不给他时间了。
TOP
85#

我也觉得马勒在其他方面耗费的精力太多了,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么早早离世。另外,他的精神实质离德意志精神如同两界,太多的悲天悯人使得他生活在暮气沉沉的压抑气氛中,没有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可以寄托,这也是他个人的悲剧之所以然。
TOP
86#

能从剧本(可以说是原创)、音乐写作、舞台布景、指挥、导演、剧院的建设各个层面象瓦格纳这样事必躬亲、面面俱到的歌剧作曲家实在是没有第二人。
就是他们的爱情,理查-施特劳斯也没有瓦格纳那样的波澜壮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