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這段時間因為自己想在深圳買房子, 所以也特別關注房市的狀況.
看到大家對房價高漲的態度, 從民間到政府都擺出"憤怒"的態勢, 一副見不得別人好的樣子, 讓我覺得很驚訝.
感覺大家從改革開放到今天, 面對從共產主義慢慢接近"資本主義"的新時代, 很多人的心態似乎還沒有準備好.
在台灣, 有錢人住豪宅很正常, 例如台北市有個叫"帝寶"的樓盤, 買一套就要約台幣1~4億.(人民幣2500萬~1億)
但也沒有聽到有人去罵這些"有錢人"吧.
我們這些"普通人", 就任份地住一般的房子. 帝寶要開盤賣的時後, 我們這些"普通人"不會不自量力跑去看這個樓盤.
如果買不起台北市區的房子, 就到台北縣去買(類似深圳的關內與關外).
如果連台北縣都買不起, 就用租的.
如果連租都租不起, 在台北混不下去, 就回老家去過日子.
如果硬逼自己在台北市區買房子, 然後一輩子當"房奴", 也是很多人的選擇.
如果也想當有錢人住豪宅, 自己就要開始更努力打拼, 闖出一番大事業.
這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
一個正常的社會本來就是這樣, 大家是立足點平等的.
在金字塔的頂端是少數的有錢人, 平民百姓當然是多數人.
有錢人也許比我們努力, 也許比我們聰明, 也許比我們敢冒險, 也許祖先積了比較多的德.
當我們在快樂地過五一假期, 四處遊玩的時後, 也許該想想, 那些有錢人可能還在努力的工作或正在充實自己的能力.
我想, 政府該給人民的, 只要一個"立足點平等"的環境就夠了. 剩下的, 就是每個人民自己的選擇. 一分努力, 就有一分收穫. 想過什麼日子, 就要相對的付出.
如果用公權力, 強迫要大家變成"齊頭式"的平等, 那學生何必努力用功? 入了社會又何必努力打拼?
同樣的生活態度, 我相信在香港, 在美國, 也都是一樣.
我平日就有在研究各種"理財"知識,
股票, 期貨, 基金, 利率, 房地產, 一直都是國際常用的"投資理財"工具.
隨著風險高低, 獲利也各有高低. 穫利程度要依靠對各種經濟數據的分析與預測.
大家一定要理解"複利"的力量!!
例如五一期間, 少出去玩一次, 省個1000元, 只要把它拿去投資,
a. 假如每年可以固定有20%的回報率, 第二年變1200元, 第三年變1440元, .... 35年以後(退休的時後), 當時的1000元就已經變成了59萬元. ( 1000*(1.2^35次方) = 59萬)
b. 如果一年回報率達100%, 也就是2倍的話, 第二年變2000元, 第三年變4000元, ... 第35年的時後, 就是 343兆元了 ( 1000*(2^35次方) = 343兆)
是不是很誇張呢?!
上面的計算, 還只是投資1000元而以. 事實上, 我們可以每個月存一點錢下來不斷地做投資.
想一年獲利20%很容易, 投資基金就很容易達成.
想一年獲利100%比較不容易, 也許要投資股市, 要努力做很多市場分析的功課.
我再簡單問大家一個問題, 請問現在房貸的利率升息了, 你會不會選擇提前還款?
如果你回答yes, 我只能說, 你的財富恐怕永遠不會增加了.
就算貸款利率是年息6%,
以現在新西蘭幣的定存, 就可以達到7%.
假如"匯率"不變的話, 我們就有1%的利差, 因此不要說還錢給銀行了. 相反的, 能跟銀行借多少就拼命借, 借來放新西蘭的定存, 就可以白白讓你賺1%.
更何況, 我預測新西蘭幣今年還會小幅升值.
我不是鼓勵大家去放定存, 而是要提醒大家, 只要平常做一點功課, 你就可以讓你手上資金的投資回報率, 輕鬆地打敗房貸利率6%. 因此, 為什麼要急著還呢?
那些有錢的打老闆, 就是想通這個道理, 所以很善於向銀行借錢來投資, 用錢來賺錢. 只要投資的回報率高於貸款的利率, 就是划算的.
回頭看看房子要買還是不買的問題, 其實現在房價既然高漲, 租金卻沒有上調, 每個人就應該要算一算, 也許用租的反而划算(房貸利率6%, 租金卻可能只有5%).
然後把首付款省下來, 好好做投資. 或許反而也是一個更聰明的選擇.
我說這麼多, 只是想要提醒大家, 其實不必去仇視那些"有錢人", 事實上, 每個人都可以當"有錢人".
就看你自己是不是願意放棄眼前的享受, 把錢存下來, 並且有沒有努力學習"理財", 花時間精力去學習, 研究, 以及計算如何投資.
這是每個人的選擇.
如果只是貪圖眼前的享受, 又不願意好好學習理財與投資, 那仍然是自己的心干情願的選擇. 豈能怪別人賺得比我們多呢?
五柳先生
歡迎光臨我的網頁 http://4271229.16388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