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奈的接受! [复制链接]

查看: 10778|回复: 55
11#

我们玩音响,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再创造的过程。。。
TOP
1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3#

真的意想不到,这帖子竟然会置顶了。看来音响发烧友的主观性强这种情况,有时却不能不承认客观的现实。

硬件的参数被追求到一个稍为满意的层次后,只好承认现在的科技工艺是没有办法再满足自己的要求,想不放弃再追求下去也不允许了。

命运既注定自己只有条件聆听罐头音乐,不委屈迁就地去聆听还能怎样?只好乖乖的依顺!
TOP
14#

阿胆 在 2005-7-25 12:07:08 发表的内容
作为生产者,我们听音的目标是如何把音乐细节更清晰还原,保证两个声道的一致性,同时音色的平衡输出,在整个音乐动态频响中能保持稳定快速的跟随,同时有一定的风格!
更关键的是保持更高的性价比,无论是贵价的和低价的.
相信T-200的用家能体会到的.以后出的大机同样会保持这些风格的,
音乐无止境,音响路漫漫!


对生产者来说抱着这样的观点设计制造自己的产品,尤其是能够创立自己一定的独立风格,的确可敬及令我赞叹的。但是假如与「保持更高的性价比」产生矛盾时,要前者还是后者,却是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了。我看到本地的

更关键的是保持更高的性价比, 无论是贵价的和低价的生产者却选取了后者,令人握腕!
TOP
15#

harvey 在 2005-7-25 6:55:03 发表的内容
本来相同曲目不同版本的软件,聆听时可以非常有趣地比较它们彼此之间的音响性与音乐性,这是我为什么拥有相同曲目不同版本的原因,可是,LP软件转换成CD制品后,这种对比的兴致就没有这样浓烈了,大概出于对CD数码声音的抗拒心理。


但是记得先生仍很热衷于聆听从互联网上下载的音乐资料:)
TOP
16#

audio 在 2005-7-25 14:37:36 发表的内容
harvey 在 2005-7-25 6:55:03 发表的内容
本来相同曲目不同版本的软件,聆听时可以非常有趣地比较它们彼此之间的音响性与音乐性,这是我为什么拥有相同曲目不同版本的原因,可是,LP软件转换成CD制品后,这种对比的兴致就没有这样浓烈了,大概出于对CD数码声音的抗拒心理。


但是记得先生仍很热衷于聆听从互联网上下载的音乐资料:)


不错,我的确是这样做,并且每天都仍然在录制着。这就是我感到唏嘘无奈的地方。由于自己以往错过了很多LP录音(当年的经济能力负担不起),现在忽然有机会补遗,我为什么不热衷地去下载?说真的,这些价廉而在市面难以买到的CD软件,9个月里我录制了3000多近4000片了,所花的钱还节省得很。我们这里小镇中有LP迷花了6000元买一片LP头版唱片,用这6000元我可以再录制2000片AAD、ADD制式的CD了。何乐而不为?不是说已经化了、反璞归真了吗,系统已经到达自己满意的情况下,音乐性自然地会凸出,超越音响性了。
TOP
17#

好帖子!
TOP
18#

JWang 在 2005-7-25 12:19:40 发表的内容
玩音响不是再创造的过程。把发烧友讲成cd演奏家那是小鬼子的胡言。我也很不喜欢发烧友一词,那是香港人的胡言。

总之,我们不能完美地重现原音,但我们可以接近。声音的重播比图象的重播要先进的多。图象的重播是用两维来表达3维,我看没太多人在抱怨吧。

总之,端正心态,进入音乐这个伟大的世界。你会发现收益很多的。


Jwang兄,请不要过于执着:发烧、唱片演奏家等名词,这只不过是一些形容用的词句,意思代表什么一回事大家心知肚明就算了。

「端正心态,进入音乐这个伟大的世界。」却是音响迷们往往疏忽了,因此有音响性与音乐性的辩论。他们假如能够把心态端正了,两者就会熔融一体了。
TOP
19#

对,L版说得对:追求自己的爱乐!什么音响性、音乐性也是相对的,追求音响性达到某种程度后,往往又会回到享受音乐性了!有很多软件聆听者局限着只能欣赏到的,仅是它的音乐性;本来相同曲目不同版本的软件,聆听时可以非常有趣地比较它们彼此之间的音响性与音乐性,这是我为什么拥有相同曲目不同版本的原因,可是,LP软件转换成CD制品后,这种对比的兴致就没有这样浓烈了,大概出于对CD数码声音的抗拒心理。
TOP
20#

已经有结论了:按自己的认识,听到感动自己的音乐——即使这个音乐你从来没有听过!而这个“认识”却在不断“升级”——楼主前辈的确已晋化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