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TELARC的录音那么好??那位高人解答一下 [复制链接]

查看: 7126|回复: 32
1#
每张的低频都很骇人,而高频又很自然,中频也没话说。
首首CD的声音都非常的自然。

而现在所谓的很多新技术,DSD,XRCD,却听感不怎么样。我的耳朵,高频截止没问题,19KHZ都没问题。可就是觉得DSD这些东东听起来不顺,别扭。会不会DSD,XRCD的超高频做得过头了??以便,弥补老年人高频听力不足??所以年纪大的喜欢DSD,XRCD,而且年纪大的,比较舍得买XRCD,存了一辈子的钱了,不花白不花。

还有,雨果发烧碟系列的话筒应用效果过于明显,出来的效果,不自然。

马可波罗的炎黄第一鼓,低频鼓皮不错,可和TELARC比,明显就觉得比不上,1来下潜不够深,2来好像第一鼓很横的低频有动过手脚的嫌疑。和天瀑比,第一鼓似乎改过低频均衡。
最后编辑hifiwky
分享 转发
TOP
2#

曼弗雷德 在 2005-6-26 23:20:16 发表的内容
TELARC的不算太好!我以为美国发烧厂DELOS的片子堪称一绝。只有在系统比较好时才能感受到DELOS的真正奥妙!当然这只是发烧主流厂牌。一些小厂的片子也很不错,而且很有特色!你听听DELOS的,就会感受另一种境界的发烧。尽管本人不推崇发烧片。


这么厉害?有那张碟推荐一下。
TOP
3#

Telarc的录音只能算比较HIFI,但从HIFI性来讲它不如RR。其实美国还有许多录音比它好的小公司,上面提到的DELOS就是,还有DORIAN、SHEFFIELDLAB等。
TOP
4#

我也是个老年人,但我的高频听力不仅没有不足,还有些过剩。我老是觉得系统的高频会不会太刺耳,尽管别人听我的系统说不存在这个问题,我还是把高频又调暗了一些。
TOP
5#

hifiwky 在 2005-6-26 23:05:02 发表的内容
每张的低频都很骇人,而高频又很自然,中频也没话说。
首首CD的声音都非常的自然。

而现在所谓的很多新技术,DSD,XRCD,却听感不怎么样。我的耳朵,高频截止没问题,19KHZ都没问题。可就是觉得DSD这些东东听起来不顺,别扭。会不会DSD,XRCD的超高频做得过头了??以便,弥补老年人高频听力不足??所以年纪大的喜欢DSD,XRCD,而且年纪大的,比较舍得买XRCD,存了一辈子的钱了,不花白不花。

还有,雨果发烧碟系列的话筒应用效果过于明显,出来的效果,不自然。

马可波罗的炎黄第一鼓,低频鼓皮不错,可和TELARC比,明显就觉得比不上,1来下潜不够深,2来好像第一鼓很横的低频有动过手脚的嫌疑。和天瀑比,第一鼓似乎改过低频均衡。


Telarc向来是采用新技术最快的公司之一.他是第一批发行CD(1983年),和第一批发行SACD的公司之一.它也是最早采用DSD录音技术的公司之一,看看它96,97年发行的片子,你就能在碟片上找到Direct Stream Digital标记.它也是最早应用HDCD, Dolby Digital Surround等技术在CD上的公司之一.至于XRCD,那是JVC的专利,自然它不能用了.所以,楼主,你用Telarc公司的作品来说新技术不好,有点好笑了.
TOP
6#

lqdxy 在 2005-6-27 7:24:29 发表的内容
Telarc的录音只能算比较HIFI,但从HIFI性来讲它不如RR。其实美国还有许多录音比它好的小公司,上面提到的DELOS就是,还有DORIAN、SHEFFIELDLAB等。



同意。还有一点,这些小公司因为所签乐团和艺术家一般不是大腕级的,艺术演绎水准往往并不一流,就只能通过讲究录音技术来作为卖点了。
TOP
7#

TELARC的不算太好!我以为美国发烧厂DELOS的片子堪称一绝。只有在系统比较好时才能感受到DELOS的真正奥妙!当然这只是发烧主流厂牌。一些小厂的片子也很不错,而且很有特色!你听听DELOS的,就会感受另一种境界的发烧。尽管本人不推崇发烧片。
TOP
8#

应该这样理解低电平录音:它们追求的是“静若游丝、动如惊雷”的效果。
低电平录音(指HIFI录音)往往在高潮爆棚处会有更大的反差,这样带来的戏剧效果和听感上的HIFI感觉来得往往更为刺激!
TOP
9#

我淘到一张红衫仔,比我买的所有的交响碟好得多!
TOP
10#

曼弗雷德 在 2005-6-28 10:56:22 发表的内容
有一个现象,不知各位大虾注意过吗:这些发烧唱片的平均录音电平大都比较低,但是在一些大动态乐段时,往往会爆发出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这样对整个效果的提升异常明显。我指DELOS的大都这样。RR的平均电平还是很高的。说刺激,RR或许是应该算很刺激的一类唱片,但在长久的反复聆听后,我个人以为DELOS的一些片子似乎更为耐听,不管在音响还是耳机系统里,都会得到更为耐听的程度。结果就是达到长时间聆听的效果。而一些初听很刺激的片子,聆听时间不能很久。最近DELOS的交响乐定位唱片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11首曲目的录音电平都很低,但是在一些大动态部分,往往达到其他唱片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怎么说呢?!反正听感上明显很舒服。这些东西并非极端刺激的一类,但是极其明确的录音定位和声场表现,加上大动态时明显拉升上窜的动态表现,使我忽然明白一些道理,何谓耐听?DELOS的片子在某种层意上,显然上了几个层次!
另外曾经听过一张“英雄生涯”,是美国一个录音疯子录的。他号称这张片子的录音理念是21世纪中期才会达到的。在第四段英雄的战场里,演奏的军鼓和定音鼓的敲击,达到了一种近乎神奇的境界。它的录音电平异常的低!但是最终营造的高潮部分简直令人难以忘怀!这或许就是高级录音所具备的感染力吧?!


有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