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TELARC的录音那么好??那位高人解答一下 [复制链接]

查看: 7131|回复: 32
11#

简单说吧,技术始终保持领先,录音师敬业,对录音的理解有独到之处并能坚持。
比如录那张斯特劳斯I 的雷电波尔卡,为了追雷声,整整跑了三年,即说还中了雷才录到。

另外录音电平低是技术限制,超过Odb以后设备过载的厉害,所以一般都会选最高电平不超过+6db, 对交响乐而言平静段的电平就显得特低。这招和多公司都用,比如DGG, 倒是PHILIPS喜欢玩高电平。
TOP
12#

曼弗雷德 在 2005-6-28 12:06:43 发表的内容
应该这样理解低电平录音:它们追求的是“静若游丝、动如惊雷”的效果。
低电平录音(指HIFI录音)往往在高潮爆棚处会有更大的反差,这样带来的戏剧效果和听感上的HIFI感觉来得往往更为刺激!


是这样的,反差会更大,虽然听起来更刺激,但可达的最大声压其实是降低的。
TOP
13#

录音电平底更容易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动态时会有欠缺,无法充分施展爆棚的威力,但证实基于此,会使本事充满刺激的音乐变得细腻而温柔且控制的很好,我不喜欢太刺激的音乐,所以我也比较喜欢Delos。但就温暖湿润而言,Tacet和Chesky是我最欣赏的。
我很人比较厌恶DG和EMI,录的好的很少。
TOP
14#

有一个现象,不知各位大虾注意过吗:这些发烧唱片的平均录音电平大都比较低,但是在一些大动态乐段时,往往会爆发出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这样对整个效果的提升异常明显。我指DELOS的大都这样。RR的平均电平还是很高的。说刺激,RR或许是应该算很刺激的一类唱片,但在长久的反复聆听后,我个人以为DELOS的一些片子似乎更为耐听,不管在音响还是耳机系统里,都会得到更为耐听的程度。结果就是达到长时间聆听的效果。而一些初听很刺激的片子,聆听时间不能很久。最近DELOS的交响乐定位唱片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11首曲目的录音电平都很低,但是在一些大动态部分,往往达到其他唱片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怎么说呢?!反正听感上明显很舒服。这些东西并非极端刺激的一类,但是极其明确的录音定位和声场表现,加上大动态时明显拉升上窜的动态表现,使我忽然明白一些道理,何谓耐听?DELOS的片子在某种层意上,显然上了几个层次!
另外曾经听过一张“英雄生涯”,是美国一个录音疯子录的。他号称这张片子的录音理念是21世纪中期才会达到的。在第四段英雄的战场里,演奏的军鼓和定音鼓的敲击,达到了一种近乎神奇的境界。它的录音电平异常的低!但是最终营造的高潮部分简直令人难以忘怀!这或许就是高级录音所具备的感染力吧?!
最后编辑曼弗雷德
TOP
15#

CHESKY的东西以原版母带加工处理见长,这和DELOS的现代数码技术录音不能直接作比较。因为CHESKY的模拟母带复制的录音,都以LP为最终还原目标,而DELOS的现代数码技术则代表一种最为前沿的录音还原,两者追求的目标不一样。喜欢哪一种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CHESKY的西贝柳斯的第二我个人认为是它家的极品录音。这是模拟录音制品的颠峰作品!
最后编辑曼弗雷德
TOP
16#

TELARC,有人说他好,也有许多人说他没文化.
TOP
17#

CHICKY(及时奇)的录音也不错。
TOP
18#

买一些喜欢的曲目,你很快会明白这一些东西的奥妙。比较一下才能体会它们之间的层次差别。
TOP
19#

其实Telarc是以新技术做卖点的典型,顶楼其实举了个反例.当初Telarc首先标榜DDD,全数码,大动态,他的录音卖点就是要爆,封底还标红的,让用家当心喇叭拍边.现在又标榜全程DSD.他最新发行的CD/SACD后面大多都标DSD录音.
TOP
20#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