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崇尚尊重科学的风气,评击误导别人的所谓“CD摸机”! [复制链接]

查看: 13524|回复: 65
1#
最近发现,对CD机等进行摸机的帖子满天飞,而一些充满错误谬论的“摸机”帖子事实上又真的是不断为广大发烧友带来了误导,有见及此,披露及指正这些错误谬论,崇尚尊重科学的风气,是应该得到支持和提倡的。以下是对某君曾经发表在此地的所谓“千元打造”之SONY970CD机“摸机”帖子的剖析:[upload=jpg]Upload/2005419752765403.jpg[/upload]
这幅图片显露的半边变压器,是某君为这台机所更换的电源牛,仔细观察图片,次级所用线径之粗是相当明显地暴露出来了。显然,只检测电压,不检测电流参数就去“桌铭”店定做更大功率变压器,效果给人肯定是“份量很足”的错觉(这与小弟曾经所说的:此店所出品基本为工业用变压器性质这点又不幸吻合了),这又是一个随意加大变压器电流的铁证!有关随意加大变压器功率和电流的弊端,已经有帖子专门讨论,这里就不作重复了: http://www.hifi338.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972
http://www.hifi338.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030
[upload=jpg]Upload/20054197524510329.jpg[/upload]
再大体上看看这块线路板,技术含量并不高档,是比较标准的普通版CD机配置,SONY平价CD机惯用的伺服手工微调手段,还存在于电路板上,由此判断,此机基本是采用SONY早期的KSS210(更早期的是150)之类低档光头,虽然此机后续部分是采用双DAC的设计,但也许DAC芯片型号并非那么熟悉,“摸机手”就有意忽略不给个特写,担心如果给懂货之人看穿实际为低档产品就麻烦了,对不对?而事实上从这个特写镜头所看,此机的模拟输出部分是相当简单的:[upload=jpg]Upload/20054197534070771.jpg[/upload]
只有两个双运放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就直接用晶体管射随器之类的电路输出音频信号了,高级CD机常有的IC或分立元件组成的靓声缓冲输出电路就失去了影子,这样的电路设计,想出好效果,基本是没有指望的,机子的设计档次充其量就属于普及机型,音色也必然是中庸之辈,本身就没有什么摸机价值,除非对电路进行高级化改动。
分享 转发
TOP
2#

如此这样做,不如当转盘用外加DIY的DAC。
TOP
3#

你走你的阳关道,别人走自己的“独木桥”,犯得着吗?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TOP
4#

diy怎么会和科学扯上关系呢? 有验证呢? 测试报告表呢? 奇怪!

diy是兴趣和娱乐! 科学是....(还是您们说得比我好).
TOP
5#

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摩机也应如此!我支持楼主!
TOP
6#

所加装的用低劣复制翻版线路板装配的“有源伺服稳压电源”:[upload=jpg]Upload/20054197565119835.jpg[/upload]
看看同线路的优质有源伺服稳压电源线路板是这样的:[upload=jpg]Upload/20054197572472042.jpg[/upload]
现在,就让我们来对某君所用的摸机元件的特性进行分析:PHILIPS HP电容:特性是速度快,高频延伸好,细节丰富,中频特性一般,低频超低段不错,但中低段衔接不好,有凹陷倾向,是此电容最大的弊端。高压ERO-MKT绿色银膜电容,特性:高频异常突出,且粗糙,有较明显的开叉感,多应用在交流电源的退耦用途上,其影子基本与高级HIFI器材绝缘。蓝色ERO-MKP银膜电容:一款同样以高频延伸非常突出为特点的电容,但比较起绿色ERO-MKT就顺滑不少,中频有密度感一些。英国HOCO电阻:是一款以解析力高、甜润的电阻,但低频稍欠。此电阻不适宜用在高频量感过多的电路,特别是信号通道,它也其实是一颗高频特性比较浓的电子调味品,不可多用、乱用。陶瓷封装的OPA2604双运放:此IC属于比较高转换速率的发烧IC,作低通滤波用途属于正确。有源伺服高速电源:电路由Technics研制,研制目的是利用高速运放对三端稳压集成器件的高频段加以补偿,因此电源特性声称比蓄电池还要高。实际应用效果:此电源能拓展电路的高频特性,但中频密度有严重减弱倾向,饱满度下降,反而令电路音色变瘦、变干。若再错误地用高速的PHILIPS HP电解作电源滤波,那么高+高特性将掩盖本身只由三端稳压器件维持下的不算丰富的低频,电路的中低频脱节现象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综合以上对各零件的特性分析,除了陶瓷封装的OPA2604双运放应用尚属比较成功外,其他更换器件和所增加之电源板都是一个特性——高!高!高!请注意,并不是高明的高,而是高频特性过高的高!另外,板上所更换的零件位置,也是随意性很大!可以说并非是根据既定改善要求来有的放矢去进行更换,而是胡乱而为之!例如,全部都以单一高速特性的PHILIPS HP电容来更换滤波、退耦、信号耦合部位,实行“一刀切”的错误更换,这根本就显示不出什么叫元件的合理搭配。在显示、遥控电路部位的电容同样以高速特性的PHILIPS HP电容来更换,试问此君,这样的更换有什么意义呢?是不是想突出“千元打造”的规模感呢?呵呵~~再加上那“著名”的加强功率、电流的“卓铭”工业用牛,令电路功耗急速上升,元件温度上升,电路失真增大!在如此众多的错误谬误指使下的“摸机”,可以让人毫不犹豫地把此机总体音色断定为:音色肯定偏凶猛,中高频量感过多,而且并不会顺滑,颗粒感一定存在,音乐味没有,中频也许平淡得令人窒息,中低段肯定脱节,人声绝对有“鸡仔声”倾向(人声偏年轻),低频只有浑浊两字,绝不会有宽松感觉!….
很不幸的是,此“摸机板”的现用家曾经出来证实了,所言非虚!悲哉!这就是《全面胜出》?
其实,采用二手电容等元件摸机并无不可,但需要采用专用仪器对其耐压、漏电电流、容量等参数进行严格测量,选性能处于正常的采用,而那些耐压偏低、容量误差偏大、漏电严重的就要坚决淘汰!只经普通万用表检测的二手电容,其耐压、真正漏电指标是根本无法测量出来的,换言之其本身存在的危险性还是相当高的,若胡乱采用,万一……..呵呵,只有祈求上帝,我的耶稣保佑了!
朋友们,擦亮眼睛辨真伪,刻不容缓呀!崇尚尊重科学的风气,更是有赖你我的努力啊!
TOP
7#

毒~~~
TOP
8#

不信的就让他们不信吧   反正他们花的是自己钱  确实要自己亲身经历才知道的。
TOP
9#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发烧友都成神经病了。

仅仅一根电源线就能使声音明显改变,为何?请您也用科学来解释吧。
TOP
10#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