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蚂蚁博士拜年大贴:2004年鄙人购买唱片回顾展示100张 [复制链接]

查看: 66217|回复: 377
211#

看了一遍,碟到没什么印象,人基本看清了两个,
蚂蚁虽小胸怀宽大,支持一下!
TOP
212#

第五十八张:海顿《第一〇〇交响曲》 "军队" G大调

[upload=jpg]Upload/200522213274084410.jpg[/upload]

海顿这首〈第一〇〇交响曲〉,军队,G大调,,作于1793-1794年。曲名来自有军乐风格的第二乐章,由海顿自己命名。这首交响曲与《时钟交响曲》是海顿最著名的作品。
共4个乐章:
1.G大调,慢板序奏(后半部转入g小调)。主部为快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两支双簧管伴奏下的长笛独奏开始,以弦乐进行反复。经过部10小节维持主调,然后进入转调部,有二支双簧管伴奏的长笛再演奏第一主题,导出属调。第二主题以d小调属和弦出现,以第一小提琴与长笛互相承接。发展部以低了大三度的降B大调始,突出第二主题。终结部庞大而实际成为第二发展部。第一乐章的表现最后还是以第二乐童出现而推向高潮。
2.稍快的快板,C大调,3段体。主题8小节,由长笛伴奏的小提琴呈示,单簧管伴奏的双簧管反复,小提琴和长笛应答。中段为c小调,加入了打击乐器。再现部再转回C大调,弦乐拨奏后分别由双簧管、长笛小提琴、打击乐、长笛双簧管圆号、木管组一一呈示,最后是全合奏。
3.小步舞曲,中板,G大调。小步舞曲强调对比,后半部是主题的发展与反复,中段主题以轻快的节奏为特点,以长笛双簧管与三度相叠而移动的两组小提琴旋律相叠。
4.终曲,急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分为两部分.前半以弦乐表现主题,后半是发展与再现。第二主题附有装饰音节奏,发展部顺序为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再转为第一主题动机的发展,其中富调性变化。第二主题再现再次出现第二乐章军乐型打击乐形态,最后形成打击乐器群的强奏,推向高潮。
   多拉蒂在1971年为DECCA公司录制的这套海顿交响曲全集,堪称世界唱片历史上的壮举!整套录音包括了海顿所有104首编号交响曲、两首早期降B大调交响曲(A、B)以及降B大调交响协奏曲。更为难得的是,少数作品的不同版本乐章也都进行了录制,可见唱片公司以及指挥家的精益求精。
    担任演奏的是由多拉蒂一手扶植起来的匈牙利爱乐乐团。1956年匈牙利发生动乱,许多平民百姓不得已逃离家园,其中不少匈牙利籍流亡演奏家在许多慈善家的赞助下,于1957年春成立了匈牙利爱乐乐团,此后他们一直在多拉蒂的带领下在各地演出,并录制了许多出色的唱片。
    而这套海顿交响曲全集无疑是他们最杰出的演奏之一!著名的《企鹅激光唱片指南》授予这套录音三星带花的殊荣,并赞扬其“录音出色,转制为CD后音色依然饱满、明亮、通透;整个演奏听起来令人振奋,快板轻快、行板流畅,织体极其明净;慢而质朴的小步舞曲可能会引起质疑,但跳跃的节奏仍令它们非常迷人”。其实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多拉蒂在这套录音中习惯采用一种较为舒缓的速度来演奏海顿的交响曲,因此显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213#

zjize 在 2005-2-22 16:53:37 发表的内容
那我是不客气了,嘿嘿!


已经定了送你一张〈十面埋伏〉的引进版正版,明天上图让你看!
最后编辑蚂蚁博士
TOP
214#

eric 在 2005-2-21 11:31:18 发表的内容
petershao 在 2005-2-21 11:23:18 发表的内容
怪了,第20张以后的我基本上没有。


哈哈,这就是你要上hifi168的目的,这样才能保持先进性。


我们上hifi168的目的就是被毒害,不过先进性没有保持,倒是向后倒退了。2004年基本上没有买发烧碟,受hifi168的毒害,买的都是古典,而且基本上是CD,连SACD都少买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倒退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先进性荡然无存。
TOP
215#

第六十一张:《区瑞强 民歌味道Ⅰ》(XRCD2)

[upload=jpg]Upload/200522216134731328.jpg[/upload]

这张商业味极淡的民歌唱片来自香港一个非牟利性的音乐机构一一音乐农庄。本碟主唱当年“温拿五虎将” 之一的区瑞强担任。唱功叫现时许多“帅哥” 明星赤脚难追,他悠然而不经意将许多耳熟能详的旋律唱出新味道,令人感动。伴奏的编制极为简单,除了吉他、钢琴,偶尔有一些打击乐器加入。吉他大师司徒志超手法精到,嘈嘈切切之间,为区瑞强民谣风十足的低吟浅唱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听来恰似饮得一杯甘露,沁人心脾。录音方面,人声和乐器透明度与凝聚力无与伦比,表现出令人难单以置信的穿透力。另外,每首歌曲都加入了一些大自然中的音效,如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等,以增添气氛。区瑞强低回悠扬的吟唱,更是借24BIT的数码录音呈现出如在目前的超高像真度,他的运气、吐字巨细无遗地再现,带出强烈的质感。如果发烧友的器材不俗,这张唱片重点推荐:第8首《童年时》、第13首《涟漪》、第17首《月亮代表我的心》、第5首《偏偏喜欢你》。听过这些好的歌曲,您肯定美得瘫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曲目:
01. 信 (3:43)
02. 仍然记得个一次 (3:48)
03. 昨夜的渡轮上 (3:54)
04. 问 (3:25)
05. 偏偏喜欢你 (3:32)
06. 印象 (3:04)
07. 闪闪星辰 (4:12)
08. 童年时 (3:22)
09. 天才白痴梦 (3:20)
10. 陪着你走 (3:08)
11. 雪中情 (3:24)
12. 夜半轻私语 (2:39)
13. 涟漪 (4:10)
14. 今夜真情 (3:43)
15. 看海的日子 (3:55)
16. 二人世界 (3:33)
17. 月亮代表我的心 (4:20)
TOP
216#

zjize 在 2005-2-22 12:45:43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52221243252166.jpg[/upload]

猫兄是用这张改的吧。



不,杰兄,是这张啊:[upload=gif]Upload/200522220334834615.gif[/upload]
TOP
217#

蚂蚁博士 在 2005-2-22 12:19:02 发表的内容
E 版有什么意见哦?我诚惶诚恐。


他老大夸你呢!

E老大说:你再敢扁蚂蚁,看我扁你哈!
TOP
218#

zjize 在 2005-2-22 12:35:55 发表的内容
他老大夸你呢!
E老大说:你再敢扁蚂蚁,看我扁你哈!


真的?E 版是老大,爱护兄弟是应该的嘛,嘿嘿,看你以后还敢与我————————
TOP
219#

蚂蚁博士 在 2005-2-22 12:51:30 发表的内容
zjize 在 2005-2-22 12:35:55 发表的内容
他老大夸你呢!
E老大说:你再敢扁蚂蚁,看我扁你哈!


真的?E 版是老大,爱护兄弟是应该的嘛,嘿嘿,看你以后还敢与我————————


大家都捧你你不是越飞越高,那天摔下来疼死你,嘿嘿
蚂蚁长上翅膀就不是蚂蚁了,哈哈。

唱片引进版也行,反正是送的,嘿嘿
TOP
220#

第五十九张:《阿卡多和五把名琴》(SACD)

[upload=jpg]Upload/200522215121369298.jpg[/upload]

小提琴宗师阿卡多向Kreisler致敬集。用多款超靓名琴演奏了Kreisler的小提琴曲。
fone唱片公司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歷史,擅長以真空管麥克風(紐曼U47及U49)在音樂廳、音響極佳之教堂或古建築物中錄製古典音樂。他們的唱片分別標明「Natural Recording Live(實況錄音)」及「Natural Recording(非錄音室錄音)」等。為何fone喜歡在非錄音室錄音呢?原因在於fone的老板Ciulio Cesare Ricci也!
 他本身即是熱情而注重文化的錄音工程師,非常執著於自然的演奏場合。所以在fone的唱片中都可聽到真空管麥克風獨有的甜美音色及生動感人的空間感(但這一套CD應是在錄音室錄的)。
 唉!義大利的唱片好像一直引不起台灣樂迷的注意,而且很少人認為義大利出版的CD錄音很傑出,其實這是很冤枉的。義大利籍的作曲家在古典樂壇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而且義大利音響的音樂性在發燒友中也是占有極高的評價!您說,在這種音樂水準這麼高的地方會沒有好唱片嗎?
  這套CD在一些音樂及音響發燒友中應該蠻知名的,這是由義大利著名的Sonus Faber參與的天碟錄音,由同樣來自義大利的國寶級小提琴大師Accardo分別拉奏五支世上最靚聲的小提琴(Amati,Guarneri,Stradivari),演奏克萊斯勒著名的小提琴小品集。
 說到這五把名琴要說一些小故事,17、18世紀,歐洲提琴製琴工藝臻至顛峰,當年格里摩那三大家族--阿瑪悌、史特拉底瓦里及瓜奈里摩足接踵而繼,淬礪精研出一把把形制完美、弦音耽美精緻,完成度迄今無人超越之頂級銘器。這些精品今日仍完好保存者已不多見,早已是音樂家及收藏家爭相競逐珍藏對象。而其中安德烈.阿瑪悌1566年製「查理十一世」、尼柯羅.阿瑪悌1658年製「琴槌」、瓜奈里1689年製「瓜斯塔尼」與1734年製「耶穌」、史特拉底瓦里1715年製「克里蒙斯」五把名琴,不僅琴身外觀良好,其音色更是猶仍高貴嬌豔,各具美質,乃可遇不可求名器中之名器。
   歷經數百年顛沛流離,此五把本分屬不同演奏家及收藏者,如今收藏於格里摩那音樂博物館。透過製作人黎奇與小提琴名家阿卡多的大力奔走,館方終於同意一次借予fone錄音。為免名琴於運送過程意外折損,錄音地點直接選於博物館大廳進行,錄製樂曲則選最能展露小提琴音色與技術之克萊斯勒小品。透過黎奇的精細調教,加上兩支Neumann單點麥克風與Nagra類比錄音座搭配近距離拾音,令五把琴中「耶穌」之完美音質、「克里蒙斯」之細膩共鳴、「瓜斯塔尼」的優雅、「琴槌」的華麗及「查理十一世」的端正平衡特質均纖毫畢露,亦由於錄音真實豐厚,稍大的樂器形體更能突顯銘器絕頂弦音之全貌。愛樂者除了可以欣賞動人樂曲之外,比較各名琴間之音色與音質美境之不同,也是另一層聆賞的趣味所在。
 阿卡多在這二張CD裡面所演奏的曲目都是小提琴必聽的小品集,比如說克萊斯勒的作品。克萊斯勒是融合維也納與法蘭西兩種令人傾慕獨特氣質的一代小提琴宗匠,他的演奏成就非凡之外,另最為人津津樂道者乃他自1905年起借庫普蘭、蘭納、馬蒂尼等無名音樂家之名發表了多首維也納風的小品。這些或改編或自創之小品曲如今已於演奏會曲單中屹立不搖,其中如「愛之喜」、「愛之悲」、「中國花鼓」、「美麗的露絲瑪琳」等更是精細雅致,色調褥麗之珍品,受到世人熱烈歡迎。阿卡多於演奏上完美利用名琴之美麗音質,以自由、浪漫、熱情手法精雕這些小品曲,更揮灑出不俗氣質。
 這二張CD透過Sonus Faber那對貴死人的小喇叭Garnari Homage,在義大利 克雷莫納市的小提琴之家中,示範著館內珍藏的名琴之音。錄音因為採用Neumann真空管麥克風,所以小提琴的音色通透之餘還帶有嬌艷的表情,連小提琴大師Accardo也承認此二張錄音效果和他拉奏的效果相比非常傳真。
 五把無價的絕世名琴,再加上雋永的克萊斯勒名曲小品、良好的錄音空間、真空管麥克風錄音及優良的錄音技術,造就了這二張小提琴不朽的名盤,香港「CD聖經」認為琴聲與可聽性俱達頂尖級數、最像名琴絕世之聲的CD,是小提琴迷們一定要收集及聆聽的名盤。
1.  序奏與快板              
2.  小步舞曲      
3.  鈴鼓曲      
4.  輪旋曲
5.  歌調
6.  小快板
7.  印度-歌曲
8.  馬厝卡
9.  吉普賽風
10. 即興曲
11. 愛之喜
12. 中國花鼓
13. 小抒情調
14  美麗的露絲瑪琳
15. 母親教我的歌
16. 匈牙利舞曲
17. 讚美詩
18  馬拉圭納舞曲
19  愛之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