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重写音响系统XX要 [复制链接]

查看: 32434|回复: 215
171#

确实还没有太在意巴赫家族的问题,但是,巴赫就应该是西方音乐之父,谁敢否定——12平均律大概应该就是暗合人类共同音乐语言遗传的一个完美编制?
TOP
172#

最近为了深入地了解十二平均律里所包涵了的半音音阶,因此特意把载而来的、巴赫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反复聆听,希望能听出一些「所以焉」来。事实上,近代的中国作曲家,也多用了半音音阶于他们的创作上了,我个人就偏爱上有丰富的半音音阶的乐曲,旋律聆听起来迷人多变,非常好听。对了,巴赫的其中一首组曲的第二乐章,大概旋律(melody) 太优美,人们将抽来经常在encore时演奏。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剑胆琴心》The Magic Bow,描写Paganini在皇宫里演奏时,小提琴三根弦都断了,仅余下G弦,于是他以这根G弦拉奏了巴赫这首组曲的第二乐章。从此,这首组曲的第二乐章被小提琴家独奏时,他们都用G弦奏,曲子的名也改成为Air For the G String「G弦上的叹调」,曲子里不是包含了很多半音音阶吗?中国的电影用「G弦上的叹调」来作背景插曲的次数数之不到尽了。

进一步了解半音(halftone半音级)音阶(scale)时,竟然发现英文overtone就是用来说明半音的,tone是纯音,加上over在tone之前,应该表示超越过纯音了。音乐的半音音阶称为泛音系列Overtone Series。

为了提高欣赏音乐的品味,突然间兴致所至,特意提出来,将「泛音」这个概念的澄清。泛音正确的英文应该是harmonic亦即是谐波,英文字典里说overtone是泛音或谐波,与harmonics共通是不正确的,只可说是一种通俗的解释。因为overtone这种泛音,在音乐里是可以人造出来的,所有合成器(synthesizer)的声音藉助石英振荡芯片产生出来的声音,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可以奏出泛音。「泛音」既是分辨乐音音色的基本,又是乐音气质、音乐余韵、音响残响等等的重要组成成份,专项详细讨论,对它作进一步了解是有必要的。

谐波性的泛音,除了发音体的整体振动所产生的基音外,还有它的1/2、1/3、1/4……等各部分高次谐音在同一瞬间产生振动。元比如:当奏大提琴的最低音C音时,弦的振动里就包含了图示的那种振动。泛音的组合决定了特定的音色,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基频(fundamental)和谐波(harmonic)音

我找到个简单方法让大家比较彻底一些去了基频和泛音——看图释义。

举一个谐波频谱的图例,它是一共显示了两个单音的锯齿声波,图中只列出6个谐波曲线:红、蓝、绿、青、紫、灰依次代表:f基波、2 f、3f、4f、6f…等谐波,为清晰可见,其它的谐波未予画上。

上图右方显示的6条振幅大小不同的曲线,依次代表:f基波、2 f、3f、4f、6f…等谐波:

f基波可以用   y1 = a1 sin (2π*ft) 代表;
2f谐波可以用  y2 = a2 sin (2π*2ft) 代表;
3f谐波可以用  y3 = a3 sin (2π*3ft) 代表;
4f谐波可以用  y4 = a4 sin (2π*4ft) 代表;
5f谐波可以用  y5 = a5 sin (2π*5ft) 代表;
6f谐波可以用  y6 = a6 sin (2π*6ft) 代表;

在下面右方另一条的线图中,则是上图基波、谐波频谱的振幅/频率实时总坐标了,是f基波、2 f、3f、4f、6f…等谐波的累加总和,也就是我们耳朵真实聆听到的声音(当然,我们已经将更高次的谐波忽略去了)。

这个声音的曲线数式为:

y = a1 sin (2π*ft) + a2 sin (2π*2ft) + a3 sin (2π*3ft) + …… + an sin (2π*nft) …

即是说我们聆听的这个声音,是在同一瞬间一齐听到的,是一个复杂的频谱组合。


在聆听这个复杂的频谱组合时,能清楚地听到频谱组合「和弦harmonics」的「节点node(横坐标的0位置)」。

[upload=jpg]Upload/200512118355877849.jpg[/upload]
要搞清楚的是,在相同音阶、相同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不同乐器的频率曲线绝对不会同的,即使同一种乐器,的严格地测量的话,它们的频率曲线绝对不会同。这就是鉴定音色、音质的依据。
TOP
173#

多谢Jwang的宝贵意见。

我的本意是从论述声学空间(acoustic space) ,去解释音场(sound field) 涵括了些什么?发觉声学空间所描述的音场,就包含了下面这一连串的内容,假如不一一的都引入解析,相信大家依然会音场、音像、音景、声音舞台地,你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其实说的都是音场,为甚么不将它统一一下,令大家概念清晰些呢!?

音场的扩散(defused sound field)
多次反射(multi-reflection)
衍射 (diffraction)
音景(soundscape)
前景(foreground)
后景(baclground)
外形轮廓(contour)
节奏(rhythm)
宁静(silence)
声音能量密度( energy density of sound)
容积空间(space and volume)
连续串实况(sound event)
环境素质(context)
包围感(ambience)
声音效果(sound effect)
声音罗曼史(sound romance)
直接音场(Direct sound field)
分散(Dispersion)
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
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
皇帝位(sweet spot)
时间准确性(time alignment )
连贯紧凑(coherent)
音场的扩散(defuse sound field)
残响音场(reverberation field)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背景噪音(background noise)
声音舞台(Sound Stage)
音像(Imaging )
总加在一起都是为具体化描述音场(sound field) 的涵义而提出的,我的意思只有一点——音场!

对,我们要聆听的应该就是不曾受到环境污染的「直接音(Direct sound)和间接音(reverberant sound) 」而用场(field)不会导致繁琐和概念含糊,反而是希望能将概念简化。
TOP
17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75#

多谢Jwang的宝贵意见。

我的本意是从论述声学空间(acoustic space) ,去解释音场(sound field) 涵括了些什么?发觉声学空间所描述的音场,就包含了下面这一连串的内容,假如不一一的都引入解析,相信大家依然会音场、音像、音景、声音舞台地,你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其实说的都是音场,为甚么不将它统一一下,令大家概念清晰些呢!?

音场的扩散(defused sound field)
多次反射(multi-reflection)
衍射 (diffraction)
音景(soundscape)
前景(foreground)
后景(baclground)
外形轮廓(contour)
节奏(rhythm)
宁静(silence)
声音能量密度( energy density of sound)
容积空间(space and volume)
连续串实况(sound event)
环境素质(context)
包围感(ambience)
声音效果(sound effect)
声音罗曼史(sound romance)
直接音场(Direct sound field)
分散(Dispersion)
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
残响音场(Reverberant sound field)
皇帝位(sweet spot)
时间准确性(time alignment )
连贯紧凑(coherent)
音场的扩散(defuse sound field)
残响音场(reverberation field)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背景噪音(background noise)
声音舞台(Sound Stage)
音像(Imaging )
总加在一起都是为具体化描述音场(sound field) 的涵义而提出的,我的意思只有一点——音场!

对,我们要聆听的应该就是不曾受到环境污染的「直接音(Direct sound)和间接音(reverberant sound) 」而用场(field)不会导致繁琐和概念含糊,反而是希望能将概念简化。

2005-1-22 14:02:02

Jwang,昨天下午仓卒地回答,脑子里仍然萦绕着一个问题:「为甚么写了这一大堆反而令读者迷糊了?应该更清晰才是啊!」于是翻阅了声音物理学,想弄清楚为甚么而别人不懂的原因。将声音物理学与我在帖子里所写的作了对照,我发现声音物理学是将我在昨天下午在帖子里所写的影响参数或内容,提醒读者应该以对比性、扩宽视野性概念去理解。我在帖子里所写的却忘记向读者提醒,也忘记将音场这小节去做一个小结,指出「音场」就是回放出来声音的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音响系统的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我们为音响系统所付出的一切金钱和努力,就是为了想得到一个玲珑浮凸、层次清晰的「音场」!我们为甚么花心理和力气去研究音箱的摆位?无非是想「音场」的深度、阔度、玲珑浮凸、层次清晰的调校吧了。在这里,我再借机会重新提醒:「音场」的好坏的重要决定因素,是我们的聆听室环境,它对「音场」的污染,是把回放出来的直接声音和间接声音重迭或抑制了,令这些声音产生畸变,因而变坏、音色不是原始一样了。

达声兄,下一个新帖子我准备讨论一下「线性循迹唱臂为什么不能起飞?」,希望届时多多指导。
TOP
176#

harvey兄你的貼子確實受用,多些前輩指点,我輩獲益匪淺
TOP
177#

harvey兄「音场」的深度、阔度、玲珑浮凸、层次清晰的调校,小弟所了觧(還原)
TOP
178#

看这帖长知识
TOP
17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80#

Jwang兄,

完全同意,我还想再整理一下,请再提意见:

音像(Imaging )包含的基本概念有:

聆听环境声学的影响

衍射 (diffraction) ,反射(reflection) ,扩散(diffusion) ,吸收(absorption) ,残响(reverberation),时间准确性(time alignment ) ,容积空间比例(ratio of space and volume) ,驻波(standing wave)环境素质(context)

心理的

前景(foreground),后景(background), 外形轮廓(contour) ,包围感(ambience) ,皇帝位(sweet spot),尺寸(size),定位(localization),聆听者的个性、文化、音乐修养及气质

到此为止,我们对音像的论述就很清楚了。两大线条,声学的,心理的。这两大线条也应该是我们谈论一个音响系统的两个方面。如果对这些概念理解好的话,我们对一个音响系统的音像评论就有了一个共同语言,一套标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