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奖活动(2):自从我爱上发烧..... [复制链接]

查看: 26991|回复: 33
11#

从我开始认识音响到现在已经有六年了。没有想到的是,导我进入发烧之路的是我朋友家的那张“红衫仔”(注:本人并非对它的效果声感兴趣)!当时我一听之下发觉里面的音乐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说不出是什么名称,于是我就开始查根究底,从而我就喜欢上古典音乐了!当时我只能听《古典纵横》节目来得到滋润,但是节目是有时段的,并不能随时都能听到。为了解心头之渴,我向父亲提出要买HI-FI!其实父亲早有打算了,因为他也是个发烧友!于是坐言起行,家中就购进了我发烧之路的第一套音响,这是一套全国产的音响,我现在都不知到叫不叫它是HI-FI!买后的大半年中都没有什么的。但是就是那一次,我和父亲去“友谊”听某大乐团演老柴“第四”后,再回家听自己的音响,我心中不是滋味,因为家中的音响真的太“鸡”声“鸡”气。原因是买的时侯没有经验所至!于是我决定从我做起,就在之后的一年中我不断提高我自己音乐欣赏水平和对音响技术的了解,听了很多牌子的音响!我和父亲都有了决定了!父亲买了我发烧路上的第二套音响!也是我现在用的这套音响(都是有一定历史的音响品牌)!不知不觉地四年过去了!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的音乐!!!
自从我爱上发烧,我得到的是一句话:从音乐中了解音响!!!

Edited by - willson 重新编辑於 2001-10-19  10:18:38
TOP
12#

自从我爱上发烧
    我不知道我现在还算不算是一名及格的音响发烧友,虽然我的爱好广泛,有什么模型啦、摄影啦、电子啦、足球啦,甚至是泰拳和跆拳道,这都是可以让人入魔的玩意。

    我可以说是从音乐开始发烧的。在初中开始,我已经开去欣赏古典音乐,我并不知这是不是一种天分。我非常喜欢欣赏古典音乐,但当时我对音响发烧就连一丁点儿的发烧概念也没有。结束了初学以及高中的课程之后,我走了去学习一种当时没有看好的专业技术,因为当是音响刚走进了低谷时期。但我却选择了音响设计与制造专业。走进课堂的第一天,我清楚记得是一台麦景图后级,一台马兰士CD机,一对达尼音箱。总价超过六万元!这就是我所听的第一套所谓的HIFI音响。
    
    而且当中的同学有的已经是多年的音响发烧友。那时候我只懂得欣赏音乐,对于他们所说的“音场、定位、密度、平衡、松香味、空气感”一无所知。幸好高中时对物理还有一点儿的研究,还听得出什么叫高、中、低频。就是这一大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词。在这一天,我对音响有一个翻天覆地的认识。而且就是在这一天,我开始发烧了。
  
   还好在学校有比较好的器材欣赏,得到同学的指点,我的听声能力有一个高速的飞跃。我正式爱上发烧了。在同学当中,我是初哥。但回到家里,本来就是只有我喜欢古典音乐,就变得更加像专家一样。由于我生活的地方玩发烧音响的人并没有几个。这种所谓比别人高出几班的能力、知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难得找到一个就算是不懂音响,但他是想玩音响的人,想认识如何是发烧的人,想我去指点一下的人。我都有如是他乡遇故知一样,高谈宽论一番。虽然在当时还是一知半解,但别人已经把我看成专家,使得我更加沾沾自喜。我并没有拒绝别人把我看成是专家,自从这一天。我正式走进了发烧界。找音响书来,到外面听音响,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我把这门学科学完,走出学校,我才开始有一点降温。主要原因是我并没有钱玩那所谓HIEND级,甚至是HIFI的器材。
    
   但好景不常,我找到的工作差不多每天都要接触音响。俗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况我就是在火炉旁边。一下又把我烧着了。并且这火越烧越旺,要拥有一套好的音响已经成为人生目标之一。在没有钱玩更好音响之前,我就只能想尽办法去找更好,更适合我的音响去听。虽然这能得到一时的满足,但却难以扑灭那心头上正烧得火热,烫手的烈焰。
    
    玩音响时间太约只有两年,但凭借着自己拥有一定技术的优势,虽然所见的著名牌子的音响还不多,但自己的耳朵并不比那些玩了五六年音响的发烧差。
    
    在2001年的8月22日,我认识了HIFI168,从此之后,我差不多每天都来到这里,为的是能让自己更加认识发烧!


Edited by - 矮仔 重新编辑於 2001-10-19  09:07:32
TOP
13#

矮仔兄,您真幸运,可以住在水库边解渴!
TOP
14#

记得《爱乐》杂志有一篇文章讲音乐和音响的定义和关系,音乐是作曲家的作品,音响器材是用来演奏、表现音乐的,应该是钢琴、提琴等乐器,而不是如今所谓的HiFi音响,HiFi音响只是还原乐器的电声器材,所以“发烧”首先应是发烧音乐,然后才是发烧器材,其实对器材的发烧,并不一定会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且有很多经典老录音,录音虽然很差,却还是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些更HiFi音响无关。
TOP
15#

lj兄能拥有这么多碟已经令很多发烧友羡慕了!!!
TOP
16#

看来有很多的朋友都碰到了相同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夫人(或GF)也一起爱音响,一起发烧,真是值得大家好好研究。(我私下觉得比摩机、摩箱难多了)


(版主按:其实版主早有此意开这个话题,但又不敢肯定它能否引起大家的共鸣,那么下一个有奖题目就是它了。)

Edited by - eric 重新编辑於 2001-10-19  22:05:15
TOP
17#

呵呵!大家好!
    和各位烧友比起来我只能算是一个初哥了,我开始发烧是3年前从一台KENWOOD CD随身听开始的,那时刚进入大学,想买一部磁带随身听来学英语,但是当我到商场时,就被柜台上那些外观十分漂亮的CD随身听吸引了,于是学英语抛于脑后,一时冲动下就买了一部KENWOOD DCP-393,750元,它的外观很象飞碟,我十分喜欢。那天还去买了些CD碟,其中就有让我被吸引并深深感动的一张碟:《女巫医》,它是我所听的第一张NEW AGE,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我把我的大部分零花钱全都用在买CD上了!由于当时周围有CD随身听的人还较少,自己的CD随身听自然在音质上占了上风,所以没有对硬件上再做要求了,算是自我满足了!由于见识少,当时的欣赏水平仅局限于港台与欧美的流行,还有部分的NEW AGE!就这样浑浑的过了一年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地摊上翻到了一本书,那也是对我很有影响的一本书:1999年第七期的《家电大视野》,上面刊登了一篇介绍德国大名鼎鼎的麦克风,耳机制造商——森海塞尔的文章,看完后我对之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开始梦想并构思着准备买自己生平的第一副发烧耳机:HD470,因为当时它那820元的价格我还是能接受的!有了梦想就有行动,自己平时很少零花了,买CD的钱也省下来了,但是820元对于一个每月只有400元生活费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我的愿望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实现,期间只有买杂志来满足自己的期盼,但是当时的音响杂志介绍耳机的文章可谓少之又少,所以看看介绍音响的文章也能解解渴,不看则以,一看也就上了贼船,以后每期《家电》必买,还特意汇款去买了一本99年上半年的〈家电〉合订本,于是从中获得了不少的音响知识,不久,《家电》网也开通了,通过上网也能接触到很多关于音响的东东,收益也不少!这样看着音响书,听着随身听,上着家电网,依旧听流行与NEW AGE,又是一年!
    到了大3,家里给我的生活费有所增加,自己也积蓄了部分资金,可以开始行动了,此时由于”见多视广“,再加上与网友的交流,早已不满足与HD470水平,该买什么耳机好呢?自己也拿不了主意。恰巧《家电》广告栏刊登了武汉今日电器的一则广告:卖SONY CD60(100元),V200(299元),V600(599元),并把这三副耳机吹的很悬,我自己看了很心动,就汇款买了一副CD60,插在自己的随身听上听,结果音质比原配耳机好了很多,高频细腻,中频醇厚,低频澎湃,这令我万分的激动,这是一个铁的事实,我自己也终于相信好耳机(好器材)能使音乐变得如此动听,从此器材论也在我心中扎了根。于是买书(《视听技术》,《实用影音技术》),上网都变得变本加厉,自己渴望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是没有用的,我开始关注我周围一切素质较高的系统,但是却让我很失望,因为都是些VCD配一些档次很低的音箱。一次去买CD时经过一家CD电,突然听到一串荡气回肠的女声,如此娇柔,如此动听,把女声特有的质感都表现出来了,于是进店仔细观察,原来是一套二手的系统:SONY的cd加上yamaha的功放推一对 美声的音箱,但它的声音是如此的让我满意了,仔细观察四周,原来竟是古典,民乐与发烧的乐园,一冲动就卖血大采购,其中也包括了刚才的那张女声:杨小琳的〈绿蓑衣>。以后,每次买CD必到此处,〈雨果发烧〉1——8,〈阿姐鼓〉,〈央今玛〉,〈禧乐〉,〈1812〉,〈贝〉4,5…………………………都由此处购得。至此自己的对音乐的欣赏方向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厌倦了流行乐………………NEW AGE,民乐,发烧人声,古典变成了最爱。那次以后,自己也找到了接近HI-FI音响的地方:二手音响电。这使我养成了至今一直保留的习惯,上街必逛CD电与二手音响电,又长了很多见识!而后,我在二手音响电购花了250元买了一副SONY V600监听耳机,它使我的硬件又上了一个小台阶,我能通过较低的代价获得了接近HI-FI的声音,同时也有机会在二手音响电听取了大部分的SONY二手耳机,通过对比也知道了不同器材在声音上的差别,这使我的耳朵在对声音的判断上得到了增强。

手好累,待续!


    
    
TOP
18#

由于有了好一点的耳机V600,居然能听出我的KENWOOD有电流声,我忍受不住了,于是咬咬牙把它350元卖给了同学,自己又加上积蓄买了SONY D-E990(依然不是HI-FI档次的),这次没电流声了,声音还是不错,算是暂时满足了,接上V600享受了几个月!平时依旧买CD,买杂志,逛二手音响店,上网与网友交流!今年1月份南宁搞了个音响展示会,接触了自己见过最高价位的一套系统:音乐传真的油桶CD加功放推REVEL F30,当时放的是一张民乐,那笛声是那么的悠扬,清脆,自然,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但是由于是陪女朋友去的,不可能呆很久,不然我会泡在那一天,真是可惜可惜!
    上网的交流使我知道了耳机的几大名牌:森海塞尔,爱科技,拜压动力,SONY,歌德,铁三角,也使我大概了解各个耳机风格的不同 ,各型号声音的差异,自己也特别想拥有一副名牌高型号的耳机,初步自订为森记的HD580,但是由于资金问题一直拖着! 今年3月,在网上看到一则另人振奋的消息,国外某网站优惠卖拜压动力的旗舰耳机DT931,连邮费一共是170美圆,于是再咬咬牙,连同我在内的2,30个耳机爱好者一起委托一个网友集体购买了DT931,连邮费,转帐费一起花了200美圆,那时我是花了1710元到本地黑市换了200美圆给那网友寄去的,而当时DT931的中国市场价要2300元!然后这件事在我周围传开后我被当成怪物一般看待,他们真的很难理解!给网友汇款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三个星期后,一个下着小雨的下午,我上完课回宿舍,收到我梦寐以求的DT931,想想当时我那份激动喜悦的心情你们一定能够体会得到!接下来就是打开邮包,DT931的包装挺简单的,就是一个纸盒(据说是为了环保),外观早以在网上见过了,不过实际的比网上看到的要大,耳机外表工艺不错,就是线的感觉不好,邹邹的,没有高档线的感觉,比不上V600的线,这让我不太爽,不过佩带倒是很舒服,戴上后耳朵很好!接下来就是接上我的CD随身听,用〈阿姐鼓〉来试听,果然是一副高档耳机,光那宽阔深远的声场就把V600抛下了几条街,这也抵消了我的不爽(真是好东西其貌不扬)。高频很亮,由于是新耳机,所以有些刺耳,低频速度很快。新耳机(新器材)都要褒过才出好声,所以我没有继续听下去,先拿收音机连续褒了两天两夜……再经过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的用,终于得出了这副耳机的一般状态:声音很中性,很有监听的味道,解析力超高,声场很宽,仿佛声音从周围而来,而不是从耳机中发出来似的,细节很多,高频潇洒洋溢,播放玄乐透出一种柔媚,特别好听,中频中性,低频速度快且下潜深,力度很好,且对音源要求很高……由于我的音源是随身听,而且对于这副250欧的高阻耳机推力不够,估计只发挥了其实力的六七成,不过它使我认识到了正确的声音,以后我听音都是以之为参考,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美美的享受了!
    长时间的聆听使我对我的音源感到不满意,也使我产生了要发挥931潜力的想法,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为其加一个耳放!今年一放暑假,我就着手于做耳放,由于这个得到家里的支持,资金不是问题。先是到翻书,各个网站找资料,找图,接着又是冒着炎炎烈日到各个零件店去采购,然后是没有白天黑夜的坐在桌旁,几番辛劳,终有成果,做成的耳放使931的音质又有部分提升!接下来的时间,我继续跑零件店,和老板交谈,从中获益很多,然后继续对耳放进行改进,有继续买零件,继续向各个老板学习,继续动手,一个假期下来,我的知识猛增,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很多,自己也很开心!
    开学了,我不得不放下手中作了一半的功放,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因为我大四了,很快就要面临择业的问题,但是我还是会找时间听听音乐,做做东西,毕竟这是我的最爱!
    想想几年来的发烧(不知道算不算)经历,我觉得对我的人生有很多有益的帮助,一个是听音乐培养了我的情操,练就了我的脾气,使我思想的深度,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很多问题都能看得很开!另外一个增加了我的知识,我的动手能力!不瞒大家说,我是读应用电子的,但是由于大一大二对自己很放松,基本上没学到什么知识(因为很枯燥),后面由于对音响的爱好使我学习的兴趣大增,,不过现在发烧越高,就越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把基础打牢,现在终于算是亡羊补牢,还不算晚,现在我正努力把以前的知识补回来,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不管怎样,这对我的前途我的爱好都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各位朋友能够热情的帮助我!谢谢各位!在此特别谢谢矮仔,小Y二位朋友!
    
    让我们把音响继续下去…………………………………………:)





  
TOP
19#

还有,我的下一步目标是买一台台式CD做音源,但是由于前两次出血太多,已元气大伤,买不起新机了,而且不好花父母太多钱了,现只能考虑几百元的二手机了,请各位给点意见!
     祝大家财源广进,天天开心!
TOP
20#



Edited by - 游峡 重新编辑於 2001-10-21  10:48: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