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较两种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的Farandole [复制链接]

查看: 6605|回复: 29
11#

WP兄如此看好比切姆,看来要找来听听。
阿巴多这样处理,我感觉相当舒服了。不知道听比版会有什么样的惊喜?
TOP
12#

wp 在 2004-9-29 12:33:54 发表的内容
事实上,录于99年的柏林爱乐版的法兰多拉与81年的伦敦交响乐团版一比,确实少了些生气和热力。砍柴兄可一试。


阿巴多在伦敦的《阿莱城姑娘》我没有听过,不过从他伦敦时代的其他作品来看,我还是觉得不如在柏林的好。如WP兄所说,“少了些生气和热力”,就是没那么奔放了,但是你听听象《波莱罗》这样的不需要奔放的作品,就会发现他平静时候的苍白,当然这可能也与乐队的表现力有关。不管怎么样,如果因为柏林时代不再那么热烈而怀疑阿巴多对音乐的新的理解的话,我觉得还是很可惜的。
TOP
13#

上山砍柴 在 2004-9-28 11:06:29 发表的内容
不叫崇拜,不过近两年听阿巴多是很有体会。
伦敦时代的阿我知道不多,可能由一些误会引起吧。
有时间细细谈谈阿巴多。


我却对阿巴多在伦敦时期的诠释推崇备至,而到了柏林 唉……
TOP
14#

杜拉堤与拉姆雷管弦乐团的飞利浦版的法兰多拉演绎得激情有余而浪漫不足,欠缺一种优雅。(含整部组曲。个人认为他这种风格用于李斯特、和埃内斯库的狂想曲倒十分合适。)
极少演录大型交响乐作品的杜托/蒙特利尔演绎的阿莱城姑娘也相当不错。
最后编辑wp
TOP
15#

事实上,录于99年的柏林爱乐版的法兰多拉与81年的伦敦交响乐团版一比,确实少了些生气和热力。砍柴兄可一试。
最后编辑wp
TOP
16#

小克 在 2004-9-29 12:08:26 发表的内容
我却对阿巴多在伦敦时期的诠释推崇备至,而到了柏林 唉……


伦敦交响乐团可能还有点多拉第的遗风?
幸好阿巴多有幸,要不另一个多拉第又要产生。
开玩笑,阿巴多与多的区别太大了。
TOP
17#

孔泽尔的唱片我一张都没有。
在店里试听过,基本上都放弃了。
TOP
18#

上山砍柴 在 2004-9-29 14:46:59 发表的内容
小克 在 2004-9-29 12:08:26 发表的内容
我却对阿巴多在伦敦时期的诠释推崇备至,而到了柏林 唉……


伦敦交响乐团可能还有点多拉第的遗风?
幸好阿巴多有幸,要不另一个多拉第又要产生。
开玩笑,阿巴多与多的区别太大了。



并非单指伦敦,在阿巴多未任柏林首席时,他或常任或客座留下的众多录音,我觉得张张精彩,只是在伦敦和维也纳的录音较多而已。
TOP
19#

我只听过迪图瓦的...感觉很热情,音色也很舒服:)
等手头宽裕一些再来其他版本吧.
最后编辑ZXW2216
TOP
20#

卡拉杨录过三版立体声《阿莱城姑娘》组曲,最好的是六十年代末的EMI版,在DGG录过两次。总体都不差。

比才还有一首《美丽的珀斯姑娘》组曲,也十分动听。
最后编辑w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