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摩机! [复制链接]

查看: 20057|回复: 77
21#

收到了这么多的回复,看来支持摩机的发烧友还是真的不少!看来,摩机还会持续不短的时间!
不知外国发烧友对摩机的认同又会有多大呢?
TOP
22#

这是5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用一部CEC891R,听了一段时间感觉声音有点雾的感觉。就在那时侯某个电台就推界了一款科力丝的成品版的DAC是供发烧友改装的。于是我就去试听,发觉改前和改后差别真的很大。我决定买了一块回家改,改后发现之前的雾气全消,分析力和低频的力度都大增。一改日本机的通病。不过缺点还是有的,就是讯噪比下降了,可能是那块DAC的问题吧!!!
TOP
23#

“摩机最紧要是点到即止!不要动不动就到处用上补品元件!这往往会搞到四不像!!!”讲得好!
TOP
24#

摩机是会上瘾的,那我们真的要上瘾吗?摩机一定是快乐的吗,有时就是因为摩不好,所以才上瘾!
所以我们还要摩机吗?
TOP
25#

其实摩机的乐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领略到的,通过更换零件带来不同的变化,使你得到不同的享受,但我更愿意摩功放,如换推动管、电压放大管等。CD机的数模转换我就不敢动了。
TOP
26#

上瘾并不一定是坏事,当然吸烟和吸毒除外。关键是要有自控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享受其个中的乐趣。不然的话,摩机就成了毁机。
TOP
27#

多谢矮仔兄的认同!!!
TOP
28#

建议大家不要摩机!
TOP
29#

请允许我再次发表谬论补充一下我的观点:
这次我想专门谈一谈DAC
首先,一套组合的好坏我是(依次)从听感、音场、分析力来评价的。听感我认为是平衡度+音色,简单地说,如果一套器材每天连续听几小时音乐都不觉得有压逼感或疲卷我认为听感就是好的,而听感好的器材就基本成为HI-FI了,如果再把音场和分析力都做得出色就是HI-END了。听音响我是很注重听感的。
无可否认,LJ兄比我聪明,因为我只会换换电容电阻,摩摩电源,从来都不敢把一对电容拿掉或大改线路。但从另一方面讲,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设计师,应该在研发阶段对自己的作品作必要的改善,在投产阶段的选件应在成本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应用合理、配对性好的零件。如果说等到产品面市后,消费者发现拔掉两个电容后音质出现飞跃,那这个工程师你会打多少分?(我不会给面子他的,不合格!次品!!不假冒但伪劣!!拉出去狗头X侍候~~~~~)
我不是音响器材评论家,我不可能玩遍所有的D/A或解码器,所以玩D/A至今还没几个成功的例子。我自己加身边的朋友玩过一些D/A或解码,发现都有一个通病,接口的搭配很难,很多时会出现我上文所讲的听感不好,是经过AB长时间试听得出的结论。只能说在某些部分突出了,就好比说一个女人如果“有前有后”就认为是美女的话,未免太过……了吧?(当然不乏有这样的人,我身边就有……哈)
不知大家有没发现,在WHAT HI FI中的五星级的解码器和转盘数量很少(只是榜中CD PLAYER的1/10不到),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就是难搭配、玩起来性价比也不高呢。
LJ你喜欢MOZART吗?他的手稿很少有修改,多数一气呵成,这就是天才。我认为在音响设计中也应有天才!!!
打了这么多累了,最后还是认为一台设计优良的器材(包括平价器材)是没必要摩,如果为了兴趣就另谈别论。
TOP
30#

随便讲几句吧(高手请不要看下文)。
前面有人提到摩D/A,摩完后,请你仔细听清楚一点,解析力是提高了,听的东西多了,但请注意一点!:就是听感!AB试听后就会发现比原来生硬了,特别是低频!
有人会说加强一下电源,把滤波加大,并0.1之类,但有时会把电压降低了,导致。。。工作不正常啦,死啦!!!
换运放是常见的事了,你知道运放是怎样用的吗?(哈,这里的电子高手一定笑我是个傻B啦,运放都不会用学人家摩机??)但你知道运放的一份设计说明书有几面吗?不知道就上网查查,通常有十几页,接通电源谁都会,这就是为什么在麦景图会出现5534这种运放了,如果你敢换另一个运放,我包你失败!
换电容也是常事,如果买电容时用一个电容表量它的容量,就会发现通常有5%的偏差(极品除外)!如果放到两个声道上用,后果你想会怎样。
前面有人提到,特别不要摩英国机,我认同。
总的来说,摩机很容易破坏一套品材的平衡(高手除外),我希望各位高手多多指教,多讲一些摩机(成功/失败)的经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