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行者 在 2003-12-2 17:16:22 发表的内容 待听。。。。。 |
A、先分析戏曲的致命特点:
1、曲调、腔调基本上千篇一律,如果不配上词,你不知道它唱的是那出戏。
2、人物脸谱化,除了关公、包青天的脸谱有个性外,你根本分不出“陈世美、梁山泊、贾宝玉.....”、“林黛玉、潘金莲、祝英台....”有啥差别?
3、戏剧肢体语言机械化、动作程序化.....
B、再分析戏曲对世人的影响:
戏曲根本就是抄袭、模仿的把戏,曲调、腔调象酒瓶一样,不断用来装不同的酒。脸谱就象药,换汤不换药。总之,戏曲,没有创新、没有个性。
不可小视戏曲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1、大家都知道或听说过永九、凤凰自行车、双圈牌运动鞋.....等以前的国产精品吧,据说是几十年一个样,没有变化。我敢肯定,中国的创意工业,根本是受如戏曲等思维的禁锢,不求创新。
2、远的如此,近的你们应该有切身体会:看看你周围的生活用品,有多少是抄袭、模仿、翻版的?连神洲5号也深深烙上前苏联飞船的烙印。
3、自唐、宋、元后,中国的科技一直走下坡路,与元朝戏剧文化的兴起,抄袭、模仿风盛行,不求创新、不求个性有莫大关系。
....,所以戏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应该退出历史文化舞台,为什么都是些老人喜欢戏剧?相对来说,老人都喜欢安稳,不喜欢冒险(创新也是一种冒险),所以戏剧正中下怀。不过,世界永远是由年轻一代主宰,加上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戏剧会退出历史文化舞台。如果不退出历史文化舞台,是莫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