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戏剧如果不没落才是最大的悲哀... [复制链接]

查看: 14639|回复: 103
11#

fsljg 在 2003-12-5 23:30:08 发表的内容
现在世界发展证明:越是民族性的东西,就越是世界性;
    


哈哈,美国鬼子得文化大行其道,但他们建国才2百多年,能有多少民族性?
TOP
12#

佩服楼主关于戏曲的论断,主要是敢言!
其它不谈,只说戏曲。
每年春节弄几断戏曲,全国人民至少有十亿硬着头皮熬这断时间。再过十年更少人爱看,最后将和甲骨文一样放在博物馆里。
TOP
13#

wlins 在 2003-12-3 10:13:28 发表的内容
天籁行者 在 2003-12-2 17:16:22 发表的内容
待听。。。。。

A、先分析戏曲的致命特点:
1、曲调、腔调基本上千篇一律,如果不配上词,你不知道它唱的是那出戏。
2、人物脸谱化,除了关公、包青天的脸谱有个性外,你根本分不出“陈世美、梁山泊、贾宝玉.....”、“林黛玉、潘金莲、祝英台....”有啥差别?


楼主之所以会得出以上的结论,其实主要原因是楼主对中国戏曲了解得太少。懂中国戏曲的人一点也不会觉得它千篇一律,不配上词也知道它唱的是那出戏,更不会分不清陈世美、梁山伯和贾宝玉。这正像一个从来没有欣赏过交响乐的人听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的所有交响乐都觉得一样、都分不清是一回事。中国戏曲并非自古以来都是这个样子的,宋元杂剧是一个样子,明清昆曲又是一个样子,现代的昆曲和明清时期已有很大不同,现代的京剧和乾隆年间“徽班进京”时的样子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应该说,中国的戏曲一直也在“与时俱进”。当然,它总会有消亡的一天,但原因却不是楼主所说的那些。它最终总会进博物馆的,但肯定会有其他的东西来代替它。就像西方的格里高利圣咏、奥尔加农、克劳苏拉、第斯康特这些东西,现在不是也基本上从社会音乐生活中绝迹了么?但它们都进了博物馆,被很好地保存了起来,而且又有了歌剧、交响曲、四重奏这些东西代替了它们,而这些东西早晚也有一天会进博物馆的。中国戏曲离进博物馆的日子已经不太远了,但现在还不到时候。
TOP
14#

发现:以前不喜欢戏曲是因为煤体不好,现在反而觉得有的戏曲还蛮有意思。

八大样板戏,我准备全买,可惜没M。
TOP
15#

wlins 在 2003-12-4 13:32:35 发表的内容
一幅名家的书法,为何动不动上百万元?是因为他是名家,而不是仅仅因为书法,为什么我的书法就没人出价?因为我不是书法名家。如果凡是中国人写的书法,动不动上百万元,那才不是没落;如果现代中国人做的陶瓷,也与出土文物一样昂贵,那才不是没落。

哈哈,终于看到W君的价值体系了。名家二字不是天生扣在谁头上的!!!!先要有个人水平,加上社会审美评价体系,再加上不该附上的社会地位,才有名家的社会地位。如果如果凡是中国人写的书法,动不动上百万元,那才是真正的没落,那样纯艺术与庸俗有何区别?如果每个都拥有百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是共同富有,而是货币严重贬值,是集体贫穷。
“如果现代中国人做的陶瓷,也与出土文物一样昂贵,那才不是没落。”老兄,你看到外国当代名画比历史名画贵吗?你知道什么叫历史价值的。
TOP
16#

wlins 在 2003-12-4 14:20:03 发表的内容
对,不是书法值钱,而是“功力”值钱。


W君,佩服你说这话的水平与胆量!!!!!没有“功力”的“艺术”是艺术吗?如果连这么浅显的艺术观都还没搞清楚,是不是该先啃些你认为没价值的中国文化?不然最好还是移民国外,不然你会活得很痛苦的,因你身边充满着你认为无价值的文化与价值体系。(你吃饭是用筷子还是刀叉?)
TOP
17#

wlins 在 2003-12-5 16:29:28 发表的内容
petershao 在 2003-12-5 16:03:01 发表的内容
如果说没落了才是悲哀,可以接受。现在讲的是不没落才是最大的悲哀,好像有些哗众取宠的味道,也好像与中国戏剧有十怨九仇。所以不能认同。
将“中国戏剧如果不没落才是最大的悲哀”换成另一种表述,是不是可以接受:很庆幸,中国的戏剧没落了。


不知楼主是故意混淆还是真得不懂?一个“不”字与各人的立场相差十万八千里。也许你很庆幸,但也有很多中国人不同意你的看法。不过我真的认为你仇恨中国戏剧。
TOP
18#

11fyf 在 2003-12-4 23:42:46 发表的内容
你知道什么叫历史价值?
可能你更不懂历史价值的涵义。历史价值与没落是一对亲兄弟。不没落,就不能成为历史,不成为历史,何来历史价值?不可否认,当戏剧没落了,它的历史价值可能超越现有的任何“文物”。你也不得不承认,戏剧已经没有现实价值。即使梅兰芳这样的名家中的名家在世、红线女再青春30年返回舞台,戏票也不可能象名家书法那样“价值连成”、也挽回不了戏剧逐渐没落的命运。
你知道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吗?你无意中将它们混为一谈啦。
TOP
19#

戏票太贵了。看不起。舍不得买票。有那钱,不如买CD了。
TOP
20#

神神 在 2003-12-5 0:36:54 发表的内容
中国戏曲离进博物馆的日子已经不太远了,但现在还不到时候。
中国戏曲已经没有以前的鼎盛,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如果这也不是没落什么才是没落呢?用事实阐述问题吧,不要用感情去分析问题。看看100场电影中有几场属于戏剧吧,看看一周的电视节目中有多少与戏剧有关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