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526272829303132» / 10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TC扬声器用家专栏。 [复制链接]

查看: 624646|回复: 1076
281#

[发烧音响]主编陈英煐光评价ATC
        香港大概没有其他人比我对ATC扬声器更了解, 我在[发烧音响]创办初其也兼营一些音响代理业务,率先把ATC引进香港[其后转交其他代理经营], 我也可能是唯一玩过ATC所有大喇叭的发烧友[色括体型巨大的SCM-200和每声道有两个15时低音单元的SCM-300], 到今天为止,我仍然认为ATC系当今中音密度最高和质感最强烈的动圈式扬声器,有此特出表现, 系因为创办人兼设计师Billy Woodman设计的中音单元有惊人的动感和声音厚度, 播放昔士风或男高音时, 除了优质号角喇叭之后, 世上没有什么动圈式刺叭可以达致同等的传真度, 然而, 我在[玩尽]ATC之后终于放弃它, 原因就是它有两大缺点, 一是比较大食, 很难有什么后级可以把它推到活色生香, 二是高频比较暗淡, 播放一些高频特佳的天碟录音时音色不够鲜艳, 空气感也少了一截, 说到灵敏感,ATC[大食]是单元设计上的物理性, 想玩靓它唯有出动大力晶体管机或大力胆机[最好是用Marantz9, 不过,有时在细房内用潜力优厚的300B胆机推动ATC一样爆得起,视乎用家本领]; 但高频稍暗的问题却出自Mr.Woodman本人的决定, 他是优秀的音响工程师,但却不是发烧友, 他一切都要以测量仪器和数据为准, ATC的高音单元一贯用人家出品, 早期用SEAS, 后来发烧友反映说大声播唱时高音有点刺耳, 他就改用VIFA, Mr.Woodman认为高频响应只属次要, 中音才最重要, 他也说得对, ATC因为中音靓,销量也一直不差, 如果高频搞得比较通透艳丽, 其他喇叭厂家就难以招架了
TOP
282#

ATC全新「高级喇叭」隆重登场(转贴)

位于英国Glouchestershire的ATC厂以生产世界著名的鉴听级扬声器而名扬天下,其产品广被世界著名录音室所采用。Billy Woodman于1974年创办ATC扬声器厂。

身为ATC扬声器的技术总监,在过去29年不断研究发展改良创新,对音响回放贡献重大,他设计制造的ATC扬声器亦因性能超卓品质可靠,广受专业界及玩家信赖。

荷里活过半数的音响舞台,全球许多著名的录音室、艺术表演中心、电台及电视台均指定采用,令ATC的产品享誉国际,亦成为音响发烧友之最佳选择。

其中数款经典产品如SCM-20SL, SCM-50SL和SCM-150ASL等更获曰本发烧权威杂志Stereo Sound颁发COTY (Component of the Year)大奖,又被曰本HiVi杂志评列为Best Buy首选,奠定了ATC在音响界的地位。

ATC无论在家用或专业用的喇叭,一直享负盛名,Billy Woodman近年致力研究开发了数款ATC新产品,全线现行生产的喇叭都可以配成完整一套的超级AV/HIFI环绕声系统,一共是五套分别以Concept为名。

Concept 1-以最细小的SCM-7作为主力,4只SCM-7、C1C中置再加上全套唯一有源的超低音C1 Active。这一套入门版全套大约二万多元,用来听音乐或看电影都已经相当出色。

Concept 2-4只Active 10、C4CA有源中置、C2 Active超低音。前和后置都可以选无源式以配合不同需要。这套的效果当然更进一步,亦可作为一些手头比较充裕和要求更高的入门体系,而新设计外形可配合现代家居设计。

Concept 4-全套有源设计,用4只T16,中置与Concept 2一样是C4CA,而超低音是比C2更大的C4超低。这套外形是众多套入面之中最科幻的一套,适合前之士。

Concept 6-这套是在价钱和表现方面最平衡的一套。一对SCM-50 Active作前置,一对SCM-20T Active作后置,一只比CM-50大的C6 Centre Active中置和15"单元的C6有源超低音。这套与Concept 2一样,前后喇叭都可改选无源型号,外形则与Concept 1一样是传统的方箱盒形。一对SCM-50在作立体声回放时已经气势万千,用它配套成5.1来看电影,绝对能将画面中的惊世场面回放出来。

Concept 7-相信在追求完美的人眼中,这套必是典范。前后置喇叭都用上为二十五周年纪念而设计的SCM-70,硕大的C7 Active有源超低音,和最惊人有如横放雪柜般的C7 Centre Active。用这套喇叭来配合超过一百吋的画面,肯定比在电影院有更佳效果和享受。

此次"2003广州高级音响展"(7月26-28日亚洲大酒店举行),ATC将在自己的大厅里面展示ATC全系列的高级扬声器系统,其中包括近期最畅销的SCM-7及SCM-12书架式扬声器,不但易推而且认真超值抵玩,更获英国著名音响杂志What Hi Fi评为五星级产品。

展示会选用英国「小刚炮」Cyrus 8 2x70W合并机驱动ATC SCM-12扬声器,在这次展示会中还会带来ATC最新产品SCM-35三路座地扬声器(于英丽厅展出),发烧友不容错过!

[img]http://www.21hifi.com/revhifi/20030717/03b.jpg[/img]

[img]http://www.21hifi.com/revhifi/20030717/03.jpg[/img]
最后编辑pp5188
TOP
283#

ATC组建的高级家庭影院系统(转)

http://emg.av169.com/emaga/2004-10-02/1096717221d1514.html
TOP
284#

ATC杂图集锦

ATC A7/A7T 音箱

[img]http://www.yesky.com/Fashion/73749742433075200/20010711/1t0711-3.jpg[/img]
[img]http://www.avphile.com/2000_04/tu/jingpin05.jpg[/img]
英国ATC公司生产的监听音箱非常有名,很多专业录音棚都选用ATC的产品来监听他们制作的节目。也许看到高级家用音箱市场的前景不错,ATC也对这一市场重视起来,这款A7/A7T就是ATC完全针对家用市场而设计的产品。A7系列采用的中低音单元与他家著名的SCM-10完全相同,不过高音单元是全新开发的产品。虽然A7的箱体尺寸较小,内容积只有7升(A7T是落地型的版本,容积大一些),但您可别小看了它,它仍然保持着ATC音箱能输出强大声压的本领,持续输出能力达到103dB。而且ATC也没有因为A7系列属于家用版本而忽视性能,厂家的产品目录上清楚地表示出A7/A7T的频率响应和相位偏移测试曲线,可见ATC仍然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在制作A7/A7T。ATC的音箱一直就以难推而出名,SCM-10的灵敏度甚至低到了80dB。这次好一些,A7/A7T的灵敏度上升到了83dB。您别看不起这区区3dB,要知道,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翻一倍,喇叭的输出声压才会增加3dB,换句话说,要达到同样的声压,A7/A7T所需的功率比SCM-10少一倍。尽管如此,厂家建议放大器的功率还是不能太小,最好在50-300W之间。


ATC SCM12

[img]http://bbs.avtime.cn/attachments/forumid_0/nKiZ_SCM12-Pro.jpg[/img]


atc-scm20_T

[img]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q=tbnIS4nPYUyfoJ:canadianhifi.com/products/images/bigimages/scm20_T.jpg[/img]

[img]http://www.ttb.com.cn/xinyi/bookpic/2004112820561884099.jpg[/img]


atc-scm-35-speakers

[img]http://images.google.com/images?q=tbn:qOqMBTcOmDgJ:www.hometheaterhifi.com/newsflash/images/atc-scm-35-speakers.jpg[/img]
[img]http://www.9909.net/club/jfhifi/SCM351.jpg[/img]

[img]http://info.homea.hc360.com/images/news/20040217A998.gif[/img]
最后编辑pp5188
TOP
285#

双雄会:ATC20T对ATC10(转贴)

周末,为恭喜李兄觅得品相上佳的ATCSCM20T一对,并为此箱搭配线材,我和坛子上的另一位好友黄兄弟夫妇,周六下午来到李兄家中。为作对比,我将ATC10一并携来,黄兄弟也将东方之声的ES30Ⅱ带来一试。

  器材一览:ATCSCM20T&SCM10,君子黑武士70CM,公房LDH80W前后级、ES30Ⅱ前后级、CD:audiolab 8000,线材:audionote AN_L,两对、AQ银线、百先生的真丝水蟒、超时空的方芯铜、银彩G338,apex、雅确4010等等。
  音乐软体:天顶的月娘、阿陶的歌、哈里酒吧、DG出品的吉列尔斯的Beethoven Sonaten(月光)、Gil Shaham & Sollscher Paganini for two,小提琴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鼓诗选段、卡门选段、还有一张记不得时哪家出品的双钢琴。

  本次活动的主角,当然是ATC20T,照例是LDH前后级驱动,李兄专门搞了一块垫板,并严格按照527的摆位法则,调整了摆位,即箱子位于房间的2/5处,箱子之间的距离是剩余3/5距离的0.7倍。整体感觉比第一次聆听效果好了不少。主要是声场更深、定位也更清晰。第一首是天顶的月娘,20T发出了清新、自然、又带着甜美的女声,不俗。虽然听不懂台语,但歌声中的情感表达,还是能够感染众人。
  接下来的阿陶的歌,更是出色,我们让黄兄弟的夫人坐在皇帝位上,因为她的听觉最为灵敏,而且表述也很直观,就承担了第一评委的责任,阿陶的歌声一出,她就发出了感慨,ATC的男声太好听了。

  接下来的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是EMI公司出品的双张,在一所教堂中录制,ATC20T将教堂空旷、宏伟的感觉描绘的十分传神,大提琴浓稠粘滞的音色缓缓而出,让人屏息。
  Gil Shaham & Sollscher Paganini for two德国 DG 公司的"4D"录音张张优秀,但这张又是"王中王"。Gil Shaham 的小提琴演绎绝妙、动听,将 Paganini 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的意大利名琴高频纤细、透亮,琴声共鸣异常宏厚,而 Sollscher 的吉它声如玉珠落盘,虽然只有二把乐器,但音场却非常之宽阔。借用一下音乐与音响的评论,个人感觉这张与索尼出品的帕尔曼和威廉姆斯的合奏稍有不同,帕尔曼的版本似乎感情的表达更为深刻,乐感也舒缓流畅一些。
  小提琴大师是DG公司的小双张,收录了很多美妙的版本,试听了一曲流浪者之歌,感觉比穆特的版本好些,ATC20T的声场十分漂亮,乐队铺排到两侧很开,乐器也很清晰,大动态来临之时,气势磅礴,十分过瘾。

  鼓诗选段自然是20T的强项,鼓捶的擂击,鼓皮的震动,历历眼前,气流的冲击强悍无比。个人感觉,所有的CD这张无疑是最具震撼力的。是不是ATC20T所有的CD都回放的很好呢?也不是,听下来,20T在钢琴的表现上还可以再上一层。形体感,琴强的共鸣都不错,但是瞬变和高频似乎不是很好,表现在钢琴的铿锵感不明显,音符和音符之间,在快节奏时候略微有些拖沓,交待的不够清楚,晶莹通透感不是很强。

  这之间我们换了几种玩法。首先在20T主人的要求下,进行了20+10的尝试,可看照片,10以拿大顶的姿态落在20头上,同时以LDH前后级的两组输出推动。即便是以推力出名的LDH80W前后级,在2对ATC的面前,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低频变得松散,有些控不住,结像也变得很大而且模糊。于是10很快的从老大哥20T头上搬了下来。

  黄兄弟带来的东方之声的ES30Ⅱ也没闲着,晶亮的镜面配上金色的不对称旋钮,很有特色。由于较小的功率和前后级分开的缘故,这台前后级看上去十分细致简洁,个人觉得觉得比我那台东方之声顶级功放E200还要好看的多。首先让他推动ATC20T,本来我们就没有报很高的期望,130W的功率,ES30Ⅱ细巧的外形和威猛的LDH後级根本不是一个级数,开声之後,果然,明显的低频不足,推力不够,ATC像没吃饱饭的大汉,有劲使不出,不过东方之声的中高频段做的还是很漂亮,听的出水分很足,延伸也变得自然。原来我听E200和LDH之间的区别,在ES30Ⅱ表现的更为明显,LDH声底大气,驱动力十足,下盘十分稳固。东方之声则表现出清秀、质感、自然的声音趋向。但是在ATC20T面前,ES30Ⅱ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这时已是晚上7点多了,听音会已经持续了近4个小时,大家吃过晚饭,让ATC10走个过场就打算散场了。一样的,照例天顶的月娘首先登台,然后各张CD依次出场。女声一出,本已经有些疲乏的我不禁精神一震,好听的声音。不但同样表现出女声的清新、婉转,细节和情感的表达比聆听ATC20T时更上一层。

  接下来的《哈里的酒吧》更是ATC10的拿手好戏,第十首,唱的缠绵动情,让人迷醉于男声的温和厚暖之中,双钢琴在ATC20T上表现不佳的通透,铿锵质感,竟然在10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琴声晶莹剔透,又能够表现出上好的重量感。Paganini for two小提琴的娇艳和吉他的韵味得到了更为传神的表现,你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乐手大拇指拨动低音琴琴弦的共鸣和小指勾起高音琴弦的泛音。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说,场面表现如何呢?我们依然听了在ATC20T上放过的流浪者之歌等具有大动态的曲目,我的听感是,非常好,一样撑起一片宽广的音场,在大动态下一点不乱,细节十分清楚,举例来说,小提琴大师CD中第一轨,播放到3分钟左右时,右上角会有一个细小的铃声出现,持续2分多种,即便是在乐队齐奏,高潮迭起时,这个铃声仍然非常清晰,还带着一点点泛音。和20AT相比,虽然气势上稍稍弱一些,但是却表现出比ATC20还要高明的音乐美感,带一点点的甜味,乐器也蒙上了淡淡的光泽。闭上双眼,真的是一种享受呢……

  由于听的很爽,大家一致要求听一下10打鼓的表现,于是再次放入鼓诗。第一声鼓敲响,力度就不俗,接下来的表现,10也没有让人失望,虽然单元尺寸限制了下潜,但是一样声势惊人,密不透风,而且在声音的密度上,感觉比20还要高上一些,摘下面罩,10单元的活塞运动幅度之大让所有在座目瞪口呆。即便是如此大的声压,10也丝毫没有软脚的现象发生,依然一丝不苟的尽心尽职,呵呵。


最后总结
1、    ATC无论是20T,还是10都是一样的声底,厚实有力,重量感和密度上佳,高频如果搭配得当,一样可以表现出有气质,细腻的声音。同时也可以营造出甜美的音乐氛围,我这里说的甜美,是指乐器所自然而然散发出的美感,而不是过分渲染过的甜味。
2、    虽然灵敏度是10低,80DB,20T是83DB,但是实际搭配结果,20T明显难以驱动。
3、ES30Ⅱ如果用来推ATC的话,非常超值,和老版的ATC非常合拍,以其5000多的售价,将ATC推出如此效果,实在是让人惊喜。和E200相比,高频似乎还要飘逸一些。
4、女性占有先天的听音优势,也许她们并不发烧,也不一天到晚比较器材,但是往往一听就能给出非常恰当和中肯的评价。这次听音聚会,第一评委就由黄兄弟的夫人担任,其评价是非常准确的。
5、最后说一下李兄的真丝水蟒,也是热门的一款线材。整体感觉,冲击力、透通程度都不错,但是音乐的氛围不是很好,同时也许是解析力比较高的原因,在几张CD播放过程中,都有比较明显的背景噪音出现。
TOP
286#

ATC SCM20T图片(转贴)

[img]http://aiyue.bbs.net/atc2.jpg[/img]
TOP
287#

ATC SCM-20 大特写(转贴)


--------------------------------------------------------------------------------

  「发烧音晌]五周年特大号推荐了3套5万元组合,其中一套的主角系中小型喇叭ATC SCM-20,它实售价虽然高达万多元,但数月前在港推出之後,销路一直不错,在英国音晌刊物的崇高评价及木港用家的口碑推动之下,SCM一20在贵价喇叭仔之中脱颖而出系意料中事。

  谈论ATC 首不能不说到厂方自己产制的一个无敌中音单元,因为多家High--End喇叭(包括 ProAc,Nelson Reed等)皆采用ATC中音单元,此单元系由澳洲出生的音响设计家Bill Woodman设计,它早年在英国Goodmans出任首席工程师首先向公司展示中音单元的蓝图,公司方面以生产成本过份昂贵为理由不加采用,Mr. Woodman于是辞职,创立ATC自己来(Goodmans喇叭曾经有其辉煌的一页,但而今却专出中下价产品,自闯天下的ATC反而成为英国著名的Hiqh-- End喇叭厂,这是後话), ATC中音单元用在厂方三个型号之中SCM一200 SCM一100和SCM-50 ,前者系体积巨型的有源式扬声器,主要供录音室使用,後二款身裁适中,适合家庭使用,ATC的高音单元采用北欧制品(首先是SEAS,後来是VlFA),中音及低音单元则系自己制造,由于设计精密,磁体巨大,「自作派]见了一定流口水,ATC的声箱制作及分音器用料也是最认真的,认识Bill Woodman其人,知其不讲废话的务实作风,就会明了ATC产品因何落足材料, Mr. Woodman平日沉默寡言,但他有一次对我说:「五十年後,当很多其他喇叭已被人遗忘时,ATC喇叭仍然会继续完美地工作。」他这样说,与我平日说的「用过世」大概是差不多意思,我又记得,我在台湾从事音响业的好朋友Andy Huang为人奄尖声闷,私下对甚麽高级音晌器材都是弹多过赞,但他後来亲耳听过ATC,和拆骨「验」过ATC之後,便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系「真材实料之作」。 ATC高人一等的质素亦反映在售价之中,以同等体积而言,ATC系最昂贵的英国喇叭,厂方早年专做录音室生意,只因产品的售价比一般家庭用喇叭贵出几倍,近年High--End扬声器越出越贵,ATC遂有机会打入发烧友的市场,有关ATC的音晌评论数年前首先见於英国GramophOne,主编John Crable听过SCM一50之後,认为系他个人听过最准确的监听扬声器(相信无人会感到意外。)

  但到SCM20近年正式面世之後,ATC才真正在音响界尊立其声誉基础,SCM一20系厂方第一个两路设计,为了维持ATC中音与动态无敌的特点,Bill Woodman为此体积最细的型号特别设计了一个7”寸中低音单元,依循ATC的一贯重本传统,这单元的磁体比一般15寸低音单元还要巨大,加上结构特别坚固的声箱,这只体积比 “六百仔”大不了少许的喇叭竟然重达50磅,我第一次把它移动时,Mr Woodman提醒我: "小心腰骨!”像任何发烧友一样,我每见一对新喇叭必定会弓起食指敲敲声箱,发出的声晌如何己令你对其声底和声箱的扎实程度有初步认识,指敲SCM -20给人那种名贵的感觉确实令人难忘,环顾世上扬声器,可能只有Thiel CS5, Avalon Ascent与神木喇叭才会敲落时给你同级感受。

  SCM-20三年前首次在CES展出,当时用一部Krell推动,在不足200平方尺的房间内播放Telarc和DMP的劲抽录音,但觉动态与中低频劲到爆炸,SCM一20虽说系ATC有竟指染Hi-Fi市场的细型喇叭,但声音表现显然首先要符含Bill Woodman个人工程师心态的专业要求,就是it can play real loud,转为中文,就是大声到人耳不能忍受时仍未出现 ,以此尺度而言,世上大概没有几对民间用喇叭可以比得上ATC,但作为音晌发烧友,我们对扬声器另有要求,我们追求音色,细节与音场精确度,SCM- 20肯定适合录音室使用,但如果不放在本刊试音室详细试听过我实在不能断定它是否亦适合发烧友口味。

  SCM一20在本刊试音室开声时,其声音令我有老朋友相遇的感觉因为过去几年间,先後有多对SCM一100和SCM- 50曾在此示范试声,说到对ATC声底之熟悉,我可能是全港第一人罢,基於器村配搭类似(包括Jadis JA,200)及聆听环境相同,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SCM一20的中频表现,与同厂两个较大型号几乎同出一辙,播放低频并非特多的录音时,SCM一20的声音其实跟SCM一100及SCM- 50是分不出来的,以BE lafonte at Carnege一Hall为列 SCM--20重播的Harry Belafonte喉底是同样浑厚,但低音提琴出现时,份量却是不及ATC两个大哥那麽丰满,即是说,SCM--20的中低频midbass是完全没有打斧头,播放鼓王CD " Ex--Spiral" 时,鼓眼真是紧凑到滴水不进,同样有「朴穿头]的狠劲,但低频至50Hz左右便急速滚降,超低频可说影子全无,SCM一20明显是牺牲了50Hz以下频段以维持50Hz以上无坚不催的气势与劲力,它播放管风琴与低音提琴是欠缺说服力的,但除此之外,它完全保持了ATC赖以成名的质感,音准与动态,然而,虽然它因为声箱体积较细,受物理限制而在低频重播方面有了妥协,怛它也因为箱身较罕较细而具备了喇叭仔音场深阔的优点,以营造音场的本领而言,SCM一20明显胜遇两个大哥,且听我详细道来。

  从我过往聆听ATC喇叭的经验来说,SCM--100及SCM一50 ,音色准确不在话下,结像力也是靓到惊人地步,玩得好时,音像之立体感真是「摸得到],但缺点是音场欠缺一种一种「深」与[阔」的感觉,把它们摆离後墙超过6至7尺时,勉强可以达致令人满意的层次感,但只此而已,所以播放单头人声或几件乐器的音乐时,定位之靓是令人肃然起敬,但播放hall感特佳的大型管弦乐时,便给人一种「不够开扬」的感觉(这可能是ATC SCM一100作为鉴听器是鹤立鸡群,但仍然未能抢去B&W 801与KEF l07市场的原因。 矛盾的是, SCM--100与SCM一50未能做到的,却由SCM--20完成任务,SCM--20营造深阔音场的本领是足以媲美Celestion SL--600或Rogers LS3/5A。我以往使用ATC大喇叭时,时常慨叹如果它的空间感靓一点便於愿已足,而今这个期望却在ATC细喇叭身上实现了,既然它结含了音色准确,定位奇佳,和音场精确三大优点,已然是一对近乎完美的扬声器,低频份量少一点又何妨!在试听SCM--20之前,我曾用KEF l07.2一段时间,SCM--20营造的空间感是完主不逊於107,对熟悉ATC特性的我而言,真有一点喜出望外的感觉。

  (由于声箱的设计问题,SCM一20需要加上面网才能取得应有的空间感,由於SCM一20的面网支架边缘成斜角,套上喇叭之後令中高频有较佳的扩散角度,同样原理亦通用於SCM--100及SCM50,除非将来ATC改动声箱的形状,否则是要加上面板才可取得较为开放的感觉,事实上,ATC的高频能量充足,加上面网亦不减其通透度。)

  ATC喇叭另一箸名的特点系「大食」,目前使用SCM--100或SCM--50的玩家,多数出动起码200W x 2的後级来服侍,据个人聆听所得,用原子粒机的朋友,多数用到Krell或Rowland的大力制作才取得理想效果,胆机则离不开conrad johnson Premier One或Jadis JA一200,试听SCM--20之後,我要遗憾地说,它也是效率低的喇叭, Jadis JA一200或Aragon 4004可以把它推到气势如虹,但潜力稍弱的後级便不能把SCM--20的惊人动态发挥出来,例如Musical FidelitySA--80力道其实不错,但推SCM一20也感到索气,换言之,SCM--20注定要匹配力大价高的後级,想玩靓其,要付出高昂代价。

  执笔之日,SCM--20已试听了个多月,我不敢说已把它的潜质发挥到尽,怛它的声音已是我三年多以来试听的喇叭之中效果最佳者,对有意投资SCM一20的朋友,我有两点心得可以提供:

  一、SCM--20的脚架高度极为重要,我最初用AE的23"脚架,发琨低音不够,改用Founda。tion Desiqner l8”脚架(原木给六百仔用的),低频份量已满意,後来代理送来Sound Anchor特别依循ATC厂方指示特别为SCM--20制造的21”脚架,不到你不服, 21”比18”高出3”,但低频的份量竟然更好,线条更乾净,而中高频乐器的焦点也更佳,所以除非市面上有表现更佳的21”脚架,否则我可以绝对推荐Sound Anchor(但记得把脚架哭顶部三粒小胶脚除掉,这些胶粒令整个音域变得朦胧,它的存在令人费解,难道怕碰花SCM--20的Rosewood外皮)

  二、ATC喇叭不适宜在过大的聆听环境使用,以SCM--100及SCM--50为例,如果厅房面积一旦超过300尺,便有爆得不够灿烂的感觉,SCM--20在本刊试音室200平方尺的面积内,爆棚时有慑人的威势,但若然地方再大一点,我不敢担保是否有此效果,以香港人的居住面积而言,我相信他们大部份毋需担忧这个问题。

  整体而言,在同等体积的扬声器之中, ATCSCM--20的表现大概可以称王了,在此成功的基础上,厂方正在设计高身座地的SCM--70(据说比SCM--100更贵),和体积最细的SCM--10,有ATC在,其他一些专出贵价喇叭的厂家难免会感到撮食艰难了。

注:ATC SCM-20家族成员照片
        

ATC SCM-20
[IMG]http://www2.nn.gx.cn/~zhouw/atc20.JPG[/IMG]

ATC SCM-20sl
[img]http://www2.nn.gx.cn/~zhouw/atc20sl.JPG[/img]

ATC-SCM20T
[img]http://www2.nn.gx.cn/~zhouw/atc20t.JPG[/img]

ATC-SCM20A Pro
[img]http://www.nnfy.com/~zhouw/atc20a.JPG[/img]
最后编辑pp5188
TOP
288#

SCM 50SL图片(转贴)


[IMG]http://aiyue.bbs.net/atc50sl.jpg[/IMG]
最后编辑pp5188
TOP
289#

ATC SCM7图片(转贴)

[img]http://aiyue.bbs.net/aiyue2/aiyue2/25.jpg[/img]
[img]http://aiyue.bbs.net/atc/scm7.jpg[/img]
TOP
290#

英国音箱盘点--之ATC

另一间发源于专业录音室,而今名满天下的英国极品监听箱。设计者Billy Woodman的基本设计哲学凝聚在那只世上最好最贵的中音单元上:即是说,ATC喇叭以“单只中音单元涵盖完整中音区,表现人声、弦乐器基音,上接高音单元补泛音,下接低音单元亲底”为其基础设计。这只中音单元乃B. Woodman毕生得意之作,结构复杂。从实物剖面看,不仅磁钢硕大无朋,而且音圈同样巨大。强磁力利于高灵敏度,快瞬变,大音圈可承受巨大功率,实现大动态。更为特殊的是,在音圈与周边支架间,采用了上下两层弹性支撑片,我推测是为了改善大动态时的线性。为了坚持要生产这只不符合经济原则的中音单元,当年B. Woodman竟与老板闹翻,辞去Goodmans公司总工程师的职位,出来自己单干,以承接订造录音室监听喇叭系统为生,由此可见Woodman对自己理想的执着。时至今日,ATC为高级专业界订造监听喇叭,还是该厂的正业。Woodman敢在强手如林的英国专业界独闯天下,靠得是针对“BBC箱”动态弱、速度慢、箱声染色大等固有弱点进行的彻底改善。以高质素中音单元为核心,三路有源电子分音,多路功放直驱单元 ,厚重坚实的音箱箱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B. Woodman金耳校声,英国现代监听箱的新准则-----ATC于焉面世。ATC中音质感、实体感天下无敌,音色准绳纯净无染,低频快而准,动态线性毫无压缩,强劲的程度休说英国音箱无人可比,便是美国音箱中的佼佼者,也罕其匹。现今发烧友爱用ATC听爆棚古典,其实它最大的长处,是可以重播“杀死人”般嘈吵的重金属音乐、硬摇滚而照样气定神闲!英国流行音乐成就之高,举世公认,那些精奇古怪之作,录音工作又非常考究,除了ATC,哪种喇叭可以承担?ATC迈向民用市场,倒反而是香港发烧界尤其是杂志和代理的功绩,其中《发烧音响》陈老编厥功至伟。为面向家用,ATC先是将它的100和50施以包装,改贴精致木皮。然后又打破惯例,设计两路书架箱20、20T、10。当然,ATC重视中音浓密的传统不变,B. Woodman特为设计了独家泡制的重型中低音单元,硕大的盆罩恰似中音球顶的再现。发烧友在家中用ATC箱,须要明了它的特点,方能将其发挥至最佳:1.ATC是专业监听箱,设计目标是音色、质感忠实无比,动态比例毫无压缩(声音小就真小,大就真大,没有像“BBC箱”式的暗中渲染来补偿)。在录音工作中,“忠实还原”是至高无上的原则,但移在家用,却使听惯BBC箱的发烧友,感到ATC“小音量不过瘾,没精神 ,开大声才好,才过瘾”的感觉。要准确还是要好听,用家自己要先想明白。2.ATC箱效率甚低,难推。这是因为它原是按电子分音多路功放直驱设计的,在录音室里天天用大音量摧残,“效率低”不是缺点,反倒对减少失真,增加耐受功率大有好处,但这个传统带到它的两路分音家用喇叭上来,便使发烧友又爱又恨,十分头痛-----ATC传真度高染色极少,扩音机略有瑕疵便暴露无遗:ATC效率低难推,又要扩音机功率大,力量雄厚。又要靓声,又要大力的扩音机,价格必定天文数字!这是想玩ATC的发烧友无法回避的问题,须要有思想准备,量力而行。否则,“娶”到家中,“养不起”,岂不尴尬。3.与当今其他名器相比,ATC确实不甚重视高频延伸。它用Audax(现在也由Vifa代制)大口径高音单元(与5/9、5/8所用相似),强调和中音的衔接而牺牲超高,结果形成ATC质感强而空气感弱的特点。这对专业用途毫无妨碍(FM立体声高只到14000Hz),但在家用hi-end范围里,面对讲究的发烧友,比较之下对ATC的音场和空间感便有所挑剔了。为其配一对极品超高音如Elac的“蘑菇头”,不失为一个办法。最后,ATC音箱的型号自成一派,按容积定名,如20就是20升,100就是100升。一般居室条件,20和20T最实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