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869707172737475» / 4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Rogers乐爵士音箱用家专栏 [复制链接]

查看: 947179|回复: 4245
711#

[quote]rgs11om 在 2004-8-7 12:19:56 发表的内容
音箱前障板离墙1。6米或以上,两箱中间间隔1.8左右,成菱形摆放。(自己可前后移动音箱调试至最佳听感位置。)

[/quote]

一般家庭可能难以达到这个标准.我的音箱前障板也只能距离墙60CM.
TOP
712#

[quote]阿泰 在 2004-8-12 14:47:33 发表的内容
信!不过我位置达唔到你的要求.
系啦,你果几张报纸随左声学理论之外,仲有冇心理暗示作用?[/quote]



最后果句我吾系好明。你系话我系咪心理作用?
TOP
713#

我刚才把吸音柱从第一反射点,移到音箱正背后,稍听一会人声.结果聚焦口型和细节反不如反射点.
从理论来说音箱正背后也很重要,因为这地方和音箱直角,
相对来说反射更厉害,只是如考虑到听音的位置,反射强度反而不如第一反射点了.
至于横放直放声音不同也是有理论的,直放时和音箱成一直线,有效吸音面积最大,而吸音通常吸高音较多,就丰厚了.横放时和音箱成交叉,吸音面积就小了.
TOP
714#

请教海阳兄,你的木地板已经会吸收低音了,在加上吸引柱低音应该收得更干净了。你用如此多的吸音柱,是否与B&W低音过量有关???吸音柱吸收的“驻波”是否有立杆见影的效果。
TOP
715#

如兄有兴趣又不腻繁琐,还请照5个点分开放置的办法试试,你的吸音柱是从地往上一直连贯,高低音会互串.我的意思是:中间放一张独立,正对音箱后面上下断开,当然不是用兄的吸音柱断开用报纸30x40一试
TOP
716#

[quote]AR 在 2003-12-14 15:53:43 发表的内容
说一句题外的话,这里的系统老是提示:“ 你有新信息” ,可是点“短信息”时会说“你需要登陆”,我已经登陆了呀,请问在哪里读新信息? [/quote]

先点击左上角的“登陆”,输入名字和密码后回车,会看到网页上方有你的名字,就表示登陆了。这是就可以点击短信了,不过现在的短信好像会自动弹跳出来。
TOP
717#

补充一下。
以前我每边反射点使用两块1.8公分厚的吸音棉,感觉有改善,但不象书上说的那么明显,或许是我的耳朵不灵敏。现在只用几张报纸,我自认耳力不行,分辨不出。只好静候各位的佳音了^-^
TOP
718#

谈谈5/9
发表人:老关 发表时间:2000/07/18(12:28:19)
类型: 我来回答你
内容:
谈谈5/9
大概我是中国大陆发烧友中,谈论5/9最多的人了,至少在写文章的人之中。
我第一次听5/9,是91年在广州,惠福西路,林恒那里,当时好象是用LUX胆机推的,林恒是少有的LUX迷,对于日本器材,就崇拜LUX一家。
当时的印象,就是中音非常浓密,质感特别好,弦乐非常美,低频比较软。由于当时经验还少,不知道这种声音特点是5/9还是LUX的味道。现在想来,主要是5/9的味道。
后来,93/94年左右,从香港和记买了一对玫瑰木的,是较早的那种,黑紫红色的,有粗糙木纹的,后边双线分音,接线柱银色的。
拿到手,我是用300B来推的,发现5/9除了中音非常美之外,还相当灵敏,在我房间里,14平方米,300B推5/9动态很大。尤其后来,是我为了5/9,专门订制了一对重型四柱脚架,同时脚架顶板挖空,以便不影响箱体底面的振动(这是我的发明,有专利的),之后,5/9完全有一对顶级HI-END座地音箱的水准,声音沉稳,雄伟;低频比较软,没有分析力的缺点基本克服了。这对5/9,我玩了很久,最后搭着我的4分体300B后级卖了。
后来在大陆卖的5/9,就是红色木皮,血红色,光滑无木纹,金色接线柱的那一批,我觉得声音没有以前好了。
5/9弦乐,人声好的秘密,主要是在那只巨大的AUDAX"高音”单元。5/9的设计者非常明智,他们完全明白BBC的录音室监听,就是播音员嗓音的监听。所以,设计者选用一只非常灵敏的大口径“中高音”单元来做两路分音的5/9的高音,再开发一只同样高灵敏度的,韵味一致的低音单元来和它配合,两者之间分音点设的比较低,800HZ以上统统由中高音单元负责,绕开人耳十分敏感的2-3KH,避免在此交接。同时用比较薄的桦木多层板做箱体,巧妙调配,利用箱体的振动,烘托,营造出最真实的人声,最真实的提琴音色。
所以,如果单论出小提琴,大提琴,人声来说,5/9可以说独步天下无对手,即使那些贵到令人发指的HI-END大喇叭,随随便便十几万,若比一比听小提琴,完全可能输给5/9。
但是,5/9由于有意让高频及早衰减以便换来无敌的中音,由此付出的代价,就是5/9的音场较逊色。尤其是在较小的房间如本人的家里,5/9的音场,不但不如TABLETTE,甚至也不如3/5A。5/9的声音是一种比较靠前的声音,听3重奏之类,感觉是在面前两米演奏,而不是在台上;质感非常过瘾,空间感就不太真实。另外就是中低音太浓,有点肥腻。
最后,我发现,5/9的终极配搭反而不是300B,而是我的3W单端输出的2A3!
配2A3单端,由于2A3声音比300B淳朴,低音肥腻的问题消失了,中高音也不过分甜了,套用一种时髦的比喻,就是“减肥”成功。
5/9本身效率其实很高,但频宽相当窄,低频其实也潜不下去。懂得玩5/9的人,应该是懂得听古典音乐,尤其是室内乐的人 。以我自己的实践而言,我认为5/9配300B是一种境界,5/9配2A3单端是另一种境界,除此而言,都不能算玩出了5/9的最高境界。5/9配300B单端,适合20----25平方米 的房间,玩好了相当全面,听什么都不错,配上好脚架,可以代替3万元以上的座地箱如RESPONSE 3之类。由于房间大,音场有可能靠摆位改善,音场好了,堂音少的问题,便可以淡忘一些。
至于5/9配2A3单端,我认为是一个经典,这是小房间(不能太小,12平方米以上)里最有格调的玩法之一,你可以感觉5/9一样可以淡雅,从容不迫,深沉浩瀚。听大动态古典,相当够用,听室内乐,巴洛克,则是至佳享受。
经历过这两种听5/9的感受后,你才会明白5/9这类“中型高级书架箱”的价值,你才会明白为什么说3/5A是“小家碧玉”,5/9才是“大家闺秀”。
相形之下,如果仅仅追求技术上的效果,用大功率晶体管机来强行控制5/9松散的低频,来个“霸王硬上弓”,虽然表面上可以控制得住,爆的起来,但5/9独有的韵致情趣皆无,你只会感到5/9懒散乏味 ,无精打采,仿佛盛名之下,不过如此。
所以说,不解怜香惜玉者,还是不要接触5/9罢。
最后谈谈5/9的著名的低音单元蹭圈问题。我接触过的5/9,自己的,朋友的,不下4,5对,无一例外,用一年到两三年,总会出现讨厌的“嚓嚓”声,往往是其中一只低音单元的音圈蹭圈 。这种现象,听钢琴时最明显,不明白的人,非常可能误认为扩音机自激,杂音。这是5/9一个令人遗憾的毛病,我研究的结果,是由于当年设计这只单元时,为了在磁钢强度不够的条件下,尽量提高灵敏度,只好将磁隙做的非常窄,音圈又绕的很长,结果稍有歪斜,就蹭圈。这是一个5/9的普遍毛病,从发烧友出的“将低音单元每一年转180度,靠重力下垂来矫正"这种近乎玩笑的解决办法,就可见这种毛病的普遍程度。 其实,这种毛病虽然常常出,但并非修不了,我给自己,人家修过几次,方法就是用稀料,慢慢将音圈周围泡软,然后揭下黑色防尘盖,将薄的纸片,轻轻插进音圈芯柱四周,将音圈挤正,等晾干后,抽出纸片,蹭圈问题就解决了,然后粘回黑色防尘盖,装回去就行了。
然而5/9现在买不到新货了,大家只能从二手市场找了,所以我的介绍也只能算一种怀旧吧,呜呼。
但愿将来ROGERS在合适的时机,重新将5/9复活。
TOP
719#

嘿嘿,我的音箱后面离墙至少1.6米。

不过这就五张报纸,能有多大的吸音效果,估计有也是心理作用,咱暂时没有兴趣去试!等你们那天有心得了告诉我再搞:)
TOP
720#

二单元大书架STUDIO-7的炒卖价比三单元的落地STUDIO-9还要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