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最后一位David Oistrakh,我能够判断出来,并不是完全由于录音特性的缘故。事实上,Oistrakh拉出来的声音非常饱满、丰润,这点不是在录音的时候录音师做点手脚就能蒙混过关的;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这个特点,我觉得在他的单声道录音里似乎体现得更明显。我有两个版的他于1951年与康德拉辛合作录制的勃拉姆斯与德沃夏克小协,这点上给人的感受很深。这个版本翻制成CD是90年的事,操刀的是巴蒂阳(Badeyan),不知是什么高人。但是在飞利普版的贝多芬小奏里,我听到的琴声并不饱满,反而很幼细。偏偏大卫的这个演绎又是我的至爱。我也不明白,这是飞利普的录音问题,还是LP转制CD时的技术问题,因为无法找到LP来做对比。
手上还有一张大卫与李赫特合作的单声道LP,录的是勃拉姆斯小奏与弗兰克小奏,听起来也是非常有汁液,虽然这张旋律公司的录音不算太好,但大卫琴声的特有音色仍然得以充分体现。
所以我怀疑,听大卫的录音,可能单声道的精品会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