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leslie
Blues 在 2003-6-18 18:12:54 发表的内容 革命群众 在 2003-6-15 21:34:23 发表的内容 别说两声道了,就是一只喇叭同样能表现纵深。一个声音在叠加一个延时不超过50毫秒的相同的声音后,人耳依然判断为一个声音,但发声位置却变为从发声点也就是喇叭的纵深里发出的声音。这就是声学里所谓的哈斯效应。这也是实现杜比环绕的基础理论,雅马哈号称穿墙破屋的影院DSP也是利用了哈斯效应。不然的话,环绕喇叭明明在屋内,声音怎么会从墙里面发出来呢?对这里许多人的基础声学知识如此之差感到吃惊不小的革命领袖我对你也吃惊不小,哈斯效应是这样的吗?!!!
革命群众 在 2003-6-15 21:34:23 发表的内容 别说两声道了,就是一只喇叭同样能表现纵深。一个声音在叠加一个延时不超过50毫秒的相同的声音后,人耳依然判断为一个声音,但发声位置却变为从发声点也就是喇叭的纵深里发出的声音。这就是声学里所谓的哈斯效应。这也是实现杜比环绕的基础理论,雅马哈号称穿墙破屋的影院DSP也是利用了哈斯效应。不然的话,环绕喇叭明明在屋内,声音怎么会从墙里面发出来呢?对这里许多人的基础声学知识如此之差感到吃惊不小的革命领袖
Bruce King
yxiao
段雷
yxiao 在 2003-6-15 18:16:14 发表的内容 我无意也无力创立一个什么理论体系,我只想反驳你的一个观点——“耳朵能判断声音的来源是靠音源环境的各种反射到达两耳之间的速度差别来由大脑来分析出来的”——我的话说完了。此外,我坚决反对网络上的一种倾向,叫做“似是而非”
yxiao 在 2003-6-18 20:07:46 发表的内容 Blues 在 2003-6-18 18:09:11 发表的内容 反驳无效,事实如此那请蓝兄解释一下我列举的那两个现象。
Blues 在 2003-6-18 18:09:11 发表的内容 反驳无效,事实如此
科研级旗舰
一个奇迹
头脑清醒 在 2003-6-16 20:02:51 发表的内容 其实单一纯净且没有谐波成分的音源在定位(声象)上我们的耳朵很难确定它的位置,例如在听正弦波信号时,你耳朵稍有摆动声音“位置”就马上会改变,且会有耳塞的感觉.....再比如在草丛里捉蟋蟀,你很难定位它声音的所在位置,这些声音没有谐波,你很难判断。
favar 在 2003-6-17 10:26:00 发表的内容 头兄只是搬书,音乐厅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混响时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容积,混响时间过长很难听清细节,过短声音干燥,不好听。星海音乐厅的双曲面屋面的目的就是减少内部空间容积。音乐厅,剧院的侧墙,屋顶扩散反射都很有讲究,力求有足够直达声和一次反射声。每个位置的直达声和反射声都不同,除非你坐在音乐厅的皇帝位,否则你闭着眼睛听出定位的确不容易。一句话,现场听的不单是乐器,听的是现场,经过音乐厅环境润色过的现场。几十立方的音响系统的环境反射和现场音乐厅的环境反射是根本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