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定位 [复制链接]

查看: 27943|回复: 164
11#

Blues 在 2003-6-18 18:12:54 发表的内容
革命群众 在 2003-6-15 21:34:23 发表的内容
别说两声道了,就是一只喇叭同样能表现纵深。
一个声音在叠加一个延时不超过50毫秒的相同的声音后,人耳依然判断为一个声音,但发声位置却变为从发声点也就是喇叭的纵深里发出的声音。
这就是声学里所谓的哈斯效应。这也是实现杜比环绕的基础理论,雅马哈号称穿墙破屋的影院DSP也是利用了哈斯效应。不然的话,环绕喇叭明明在屋内,声音怎么会从墙里面发出来呢?


对这里许多人的基础声学知识如此之差感到吃惊不小的革命领袖


我对你也吃惊不小,哈斯效应是这样的吗?!!!

哈斯效应认为:40ms之内的反射声只会增加直接声的响度而不会影响其声像,反射声与直接声将共同确定声像位置。利用哈斯效应可增强声音的深度感。

  掩蔽原理指出:当两个声音的频率范围相近时,大音量的声音将掩蔽小音量的声音。如果两个声音恰巧是一件乐器的直接声及其混响声,那么开始时的混响声将被直接声掩蔽,当直接声消失时,混响声才能被感觉到。我们可以利用掩蔽原理将混响在空间上与直接声分开,以同时获得声音的清晰度和空间感。
TOP
12#

我当时看过,但现在忘了
TOP
13#

重复就不必了吧,,这组主题太长了。就在你引用的我那个帖子的前面。看见你的批驳,所以我认为你一定看到了,不然……
TOP
14#

立体声是根据人的双耳效应而发展起来的。人用两只耳朵一起听声音时,能够提高对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这种听音效果就称为双耳效应。人们用一只耳朵可以决定响度、音调、音色和除方向之外的声音的每一属性,但单耳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辨别声源方向,不能具体确定声源的方向和准确位置。当加上另一只耳朵后,由于从某一声源发出的声波传到两只耳的距离不等,声音达两只耳的时间就不相同,产生了时间、相位的强度的差异,人们对声音的定位,正是靠这两耳间存在的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而进行的。
TOP
15#

yxiao 在 2003-6-15 18:16:14 发表的内容
我无意也无力创立一个什么理论体系,我只想反驳你的一个观点——“耳朵能判断声音的来源是靠音源环境的各种反射到达两耳之间的速度差别来由大脑来分析出来的”——我的话说完了。

此外,我坚决反对网络上的一种倾向,叫做“似是而非”


反驳无效,事实如此
TOP
16#

革命群众 在 2003-6-15 21:34:23 发表的内容
别说两声道了,就是一只喇叭同样能表现纵深。
一个声音在叠加一个延时不超过50毫秒的相同的声音后,人耳依然判断为一个声音,但发声位置却变为从发声点也就是喇叭的纵深里发出的声音。
这就是声学里所谓的哈斯效应。这也是实现杜比环绕的基础理论,雅马哈号称穿墙破屋的影院DSP也是利用了哈斯效应。不然的话,环绕喇叭明明在屋内,声音怎么会从墙里面发出来呢?


对这里许多人的基础声学知识如此之差感到吃惊不小的革命领袖


我对你也吃惊不小,哈斯效应是这样的吗?!!!
TOP
17#

yxiao 在 2003-6-18 20:07:46 发表的内容
Blues 在 2003-6-18 18:09:11 发表的内容

反驳无效,事实如此
那请蓝兄解释一下我列举的那两个现象。


纠正一下,是布鲁斯(Blues)不是蓝色(blue)

不好意思,我没有看到你的那两个现象,可以再说一次吗?
TOP
1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9#

头脑清醒 在 2003-6-16 20:02:51 发表的内容
其实单一纯净且没有谐波成分的音源在定位(声象)上我们的耳朵很难确定它的位置,例如在听正弦波信号时,你耳朵稍有摆动声音“位置”就马上会改变,且会有耳塞的感觉.....再比如在草丛里捉蟋蟀,你很难定位它声音的所在位置,这些声音没有谐波,你很难判断。



他说这样的话已经证明他是一个相当没有水平的人了。绝对地肯定他不懂装懂,但还有人说他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真是搞笑。

再不封他的ID,被误导的人会有更多,这个时候理论变成玄学的奇迹就发生了。只能怪这里太多的发烧友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最后编辑一个奇迹
TOP
20#

favar 在 2003-6-17 10:26:00 发表的内容
头兄只是搬书,音乐厅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混响时间,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容积,混响时间过长很难听清细节,过短声音干燥,不好听。星海音乐厅的双曲面屋面的目的就是减少内部空间容积。
音乐厅,剧院的侧墙,屋顶扩散反射都很有讲究,力求有足够直达声和一次反射声。每个位置的直达声和反射声都不同,除非你坐在音乐厅的皇帝位,否则你闭着眼睛听出定位的确不容易。
一句话,现场听的不单是乐器,听的是现场,经过音乐厅环境润色过的现场。
几十立方的音响系统的环境反射和现场音乐厅的环境反射是根本是两回事。


这样的评论就很有说服力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