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弟这半年的发烧心得:房间的声学处理是最大最实际的升级 [复制链接]

查看: 7985|回复: 33
11#

应该加上个电源处理。
TOP
12#

James_0075 在 2003-5-28 11:35:50 发表的内容
我们听到的声音,无论是用平价器材还是从贵价器材,归根到底是结合了房间的声学效果再到我们的耳朵。而玩到改造房间、听音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发烧,这是最难的。实际上很多人买了器材,只玩了一会儿,就换器材,真是浪费啦。



认同!我都认为听音环境非常重要!
TOP
13#

James_0075 在 2003-5-28 12:16:55 发表的内容
我说的意思是:“很多人还没有找出如何发挥自己现有器材的全部功力时,就嫌器材不好,要换。却不知房间的听音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外,换器材人人在换,我希望不要盲目的换,至少在没有搞好或尽量改善自己的听音环境前不要匆匆忙忙的换,除非你钱多得发霉,不花白不花。

同意。但发烧的很多环节是无可奈何的。
我现在就很后悔换箱子,不是因为新箱子不好,而是影响到买房了。
另我觉得,作为一般的家居,听音环境适可而止。条件好的另当别论。
TOP
14#

房间驻波是第一大害。
TOP
15#

hifiloser 在 2003-5-28 7:57:37 发表的内容
开始用的是linn三位一体合并机加乐富豪落地箱, 效果不错,特别对菜鸟水平的我是hifi入门的器材了。 担心linn功率不足,也想试试贵价器材,于是弄了件pass x150后级,linn做前级。动态和声音的密度感好了,但总体提升的幅度很小。不甘心,又搞了台audio research 胆前级,比后级都贵。声音稍显暖色,提升仍然不大。因为有噪音,又换了管子,比原配的管廉价, 好像中频有所降低。 同时又购入Rotel 750 CD, stealth 纯银平衡线,还有自制纯银RCA线材。 你可以感到提高,但几乎是原子般的提高,拟或是心理作用。钱都砸进去了, 但始终达不到目标。周围的人开始同情,暗笑,摇头。开始犹豫是否卖器材。偶然的机会,到当地小hifi店听了一套器材:manley stingray + proac response 1.5 + shanling t100. 声音令人惊艳!头一次听到另人感动的离座的声音。因为那套器材价位与自己的差不多,怀疑是听音室的效果。
于是筹划对卧室进行处理。选购,比较,设计, 施工。 期间又远去几百哩外聆听了一位资深烧友的器材:pass x350, pass x1, magnet wall speaker + sub. 那次远行另小弟收益颇深。其一是领略了LP的声音,确实是魅力独到,特别是声音的现场感;其二是明白了贵价器材不一定出好声,至少不一定出自己喜欢的声音。 那位仁兄的器材总价在5万美刀左右,但都堆在阁楼上听。回来后小弟开始退烧绝望,因为5万价位的器材还听不出好,我不知道何时是头。
闷闷不乐继续卧室改建,因为材料都买了。出人意料的是完工后一开声,突然间小弟听到了音乐。斯奔达原来的混浊,定位差消失了,音箱好像不存在了。令人更吃惊的是交响乐。因为大家对斯奔达基本的评价是人声好,动态和低频弱。但在小弟的系统,人生没有期望的柔美艳丽,但大作品的层次,动态,乐感确确实实出来了。估计是rel storm 低音箱的功劳。
然后小弟怀揣几张熟悉的cd直奔那间hifi店,还是那套器材,放我的cd, 效果竟然有好有坏,即使好的地方也只是一点点。再放原先店主的cd,那种惊艳的感觉依旧。于是小弟明白是cd在起作用。可惜店主不卖那张cd,小弟无从比较在自己系统的表现。于是乎,小弟彻底打消了立刻换器材的念头。 回头在接上老系统,在处理过的卧室表现仍然很好,但与现在系统的差别就更明显。
结论:评价一套系统,听音环境可能是最重要的硬件;好cd是好声的必要条件; 

写的不错。
很实在,全是原创的见解。
器材表现了几分效果,在你搬家时就会明白很多。
TOP
16#

我也认同听音环境的重要性,但是自从我加了Tact2.0后,听音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还是那些器材,还是同样的环境,我甚至连喇叭都没有摆过。
TOP
17#

环境对声场定位低频的影响最大,另外要单独拉一条电源
TOP
18#

musiclover 在 2003-5-29 9:09:56 发表的内容
器材不上档次,就是把房间搞成专业听音室也不会出好声,器材第一,环境第二!

赞成。
TOP
19#

具体说说怎么改造房间的吧
TOP
20#

以本人拙见,影响音响效果的因素应已以下顺序排列:环境,音箱,功放,CD机,碟片,音响线,电源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