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罗西尼的弦乐奏鸣曲菲利普版好过DECCA [复制链接]

查看: 14588|回复: 59
41#

差点忘了再说一句,阿龙兄前面提到的判断是否第一版的方法有误。

不管是第几版,制作流程图都是有的,并且也有另外夹在一起的目录纸。当然这部包括前几年新出的那种蓝色侧封。

虽然我讨厌这个系列,但是如果真有人想试一试我也告诉一个方法,你去北京中图东大桥的门市部去问,让工作人员帮你去仓库拿,不过是全价没得打折的。最讨厌香港那边的人“炒”,什么800元的800元的,都是奸商+愚昧的小市民、八卦杂志制作出来的闹剧——目前价格:北京卖100多,上海80多,新加坡8欧元、日本1900日元的一般货色,到了港台就摇身一变,竟然还骗得了一些人,还说是绝版,不熟悉网购当然认为是绝版。笑话!

去amazon日本部看看吧。其实有人就是从这些地方低价收购回来,然后再港台这片地区高价出售,我看这边地方的人不太擅于利用VISA卡网购CD(网购LP倒是有)才会导致独有的“炒”的现象。

以上这些不是说阿龙兄,请勿误会。
最后编辑felixcat
TOP
42#

felixcat 在 2004-1-20 11:28:08 发表的内容
最讨厌香港那边的人“炒”,什么800元的800元的,都是奸商+愚昧的小市民、八卦杂志制作出来的闹剧——目前价格:北京卖100多,上海80多,新加坡8欧元、日本1900日元的一般货色,到了港台就摇身一变,竟然还骗得了一些人,还说是绝版,不熟悉网购当然认为是绝版。笑话!

很佩服你的正义感,对此我也有些体会。其实大厂牌的cd所谓绝版是很少的,在网购流行的世界里,大不了满世界去邮购,一手不行还可以找二手的,总有找到的机会。(只是我一直很懒,嫌用美元比较麻烦,就总让外国同学买了带回来)。只是这个问题你要另开一个题目讨论龙兄可能就舒服多了,毕竟跟他这个帖子关系并不太大。龙兄一直也没有什么吹嘘日本版的意思。
TOP
43#

个人听感:演绎方面,马连纳版雍容、华丽、柔和,飞利浦版明快、清爽、较为提神;录音方面,前者更“滑”、更有音乐味,后者的hifi 性高一些。建议两者都买来收藏。
TOP
44#

我只是不明白,我这个贴子何以引起您这么大反应。
你只要从头再看一遍就知道,我再三强调过,我不认为这个版的录音或者音质一定好过DECCA版或者其他什么版,我更喜欢的是它的演绎。我也说过,我当时买它的时候并不因为听信了它是什么日版才下的手,那时我对这些根本不懂,逮着什么买什么。至今我也对版本问题很不执着,这点阿邝他们非常了解我。但是我很喜欢这几张唱片。而你似乎一定要与我讨论清楚什么金线版与日24比特版谁更好的问题,好象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好象您在捍卫什么真理。您难道没看出来我对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兴趣么?我连YLJ都喜欢,才不在乎它什么版加不加味精。
倒是您后面那席非要与人做笔交易的语气,让我感到某种不适应。
最后编辑阿龙
TOP
45#

我自己的看法,只要有道理我肯定会捍卫的,无论是大是小,我的人就是这个样子。

其实我上面说的话并不是对你说的,有时我想引用其他人的话,然后后面写我的话;但我觉得这样不好,所以就没引用了。所以有的贴子是跟着你写的贴子的,但是并非就是回应你写的,千万不要误会。

我看就是有些人就是喜欢日版那系列,并且还说得天花乱坠,我看不过才出声的。

可能在座各位不习惯这种讨论方法,的确在官场、商场可千万不能这样做;但这个坛子只是一个虚拟的地方,并且我今后也不可能和这个坛子里的人打交道,说句不好听的,得罪一些人是没关系的(当然这里不是特指谁)。我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心里高兴了,然后电脑一关就了事了。
TOP
46#

是吗?我听的是LP。
小提琴和乐队我还是分的清的,呵呵~~
TOP
47#

[quote]felixcat 在 2004-1-20 11:28:08 发表的内容

目前价格:北京卖100多,上海80多,新加坡8欧元、日本1900日元的一般货色,

80多在上海什么地方能买到?我要!请告知购买的路径。多谢。
最后编辑阿龙
TOP
48#

编号为24001-24049的第一版全部都是所谓的“纸版”;24050-24066的就是阿龙兄所说的那样“半纸半塑料”版;24067之后的全部都是塑料盒版了。

其实24001-24049的第二批出版也是用了塑料盒的。在北京,当年第一批上市的是塑料盒版,因此北京有些人认为第一版应当是塑料盒版,理由是日本仔看到第一版塑料盒有赚头之后,花点心思在包装上面弄个纸版。

说句老实话,我敢肯定地说,这批所谓的日本24bit限量版,声音上绝对是做过手脚的,加了味精的。我并非是信口开河乱说的。这批日版虽说我不是全部拥有,但是我手头上一共有25套,都仔细听过比较过(不信的话,要不要我贴张照片出来开开眼界?)。对比用的金线正价版我也尽量收齐,并且都是铁心版;我比较时不会偏心——两版我都有,心满意足,不会有“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心理。我只是想,我来说这个理,是什么就说什么,有理走遍天下!!

有人说,什么鲜爽、细润、透明、美玉无瑕——这些都是无法验证的,你说是也行说不是也行;但是,有一点你不敢跟我对质:那就是录音里声音的细节信号。

比如说正价版里,乐队长笛声部,金线正价版听得到长笛手吹气的明显的声音,但在日版里,这种声音没掉了,或者变得十分模糊了——这是客观的,人人都能听到的事实,这你总不能抵赖了吧?我告诉你,日版里通通都有这个问题(除了没有木管部的那些录音之外)。

还有,关于铜管。我看推崇24bit日版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南方沿海的。我这里想问,如果你是推崇的,首先,你在足够多的不同音乐厅里听过足够多的音乐会没有?现在星海音乐厅稀稀拉拉的节目安排——对比一下北京,非典前一年,各大音乐厅几乎天天都有音乐会,拿中山堂来说吧,北交中交什么的连环上,曲目相当广泛。如果说出国听国外一流乐团的——这些朋友是很少上Hifi168的,在这坛子上的我一看IP,再一查,“您住在哪个小区”我就清楚了。因此,我根据我的经历,我相信自己对于乐队各个声部乐器的声音是相当了解的,判断是准确的。日版24bit的铜管声部的声音明显是作了“减肥”处理。别拿“像LP”来顶数——我听过LP的,怎么我在几个系统组合上听LP的声音,都是像金线正价版而不像日版?难道如果心里喜欢日版,那么调试LP唱机、听LP听出来的效果,就会跑到日版那一方去?

再退一步吧,那如果不要木管不要铜管,净室内乐吧。可能有人就窃喜“这回怎么说都不怕了”。对啊,您就说吧,用上一切美好的形容词吧。反正吹的人,对象都是“搏”没听过或者无法买到这些唱片的人;听过的人心里有数——或者不太有数,那我就告诉你是怎么个“数”。对于弦乐我征求过专门拉琴的人,他们听过日版的反应的中心意思都是“假”——不要说他们没见过世面,北京的室内乐音乐会多得是,也时常有名家带着名琴来开讲座;同时看看,我们这边南方沿海的,交响音乐会倒是有一些,有水平的室内音乐会又有多少?当年把茱莉亚气跑的那一次,我把当时没礼貌的某些观众的模样记住了,我不希望这个坛子上的人之中有我记住的那些脸孔。因此,我是相信我的拉琴的朋友们的。本来我自己也可以判断,但是可惜我自己那把琴的价钱还不带“万”字,在比较讲究钱的地方我还是不讲罢!

喜不喜欢24bit日版由你自己决定,如果有哪位很喜欢日版的朋友觉得金线正价版不好,那请你把手中的正价版转让给我好吗?当然如果你想要我的日版也可以,不过我会出很高的价钱,因为有钱赚何乐不为(我都是上一年从北京以每张105元买下来的,我保证其中有许多的封面是在座各位很少见到的。如果现在炒到港币800元,那我可以净赚700元人民币,高兴死了);假如你想用正价版换我的日版,那也行,但你要三张(当然其中一张是对应相同的录音的第一版)换我一张,为什么?因为你觉得日版比正价版好,所以你用三张不好的东西换一张好的东西,我觉得你不但不亏,还大大地赚了。有兴趣的人快行动啊,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我写的这些文字没有一句是开玩笑的!
TOP
49#

再来一次
最后编辑阿龙
TOP
50#

阿龙 在 2004-1-20 10:47:09 发表的内容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34100&ntypeid=11

"正价版的图在这里。一般买日本24ibt那版就很好的了,我聆听后觉得日版和正价版之间真的听不出差别出来。"

这句话是谁说的?


你想想,如果我那天说24bit版不行,那我应付讨论,我的功课怎么办?顺便说一说,大家不要看我以前的文章了,在我开始批判LP之前写的有些东西是违心的。这几个月来我感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嘴硬一点也没关系,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