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统两声道:升级不了就填海吧! [复制链接]

查看: 9590|回复: 49
41#

你有你玩渠有渠玩,何必劳气?
TOP
42#

LW 在 2003-3-11 9:56:15 发表的内容
我想这几年AV的迅速普及,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不是问题。与这几年非常火爆的AV相比,两声道普遍不振,并没有什么新亮点。这些AV发烧友的环境空间并不见得比两声道发烧友的空间特别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所对多声道系统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的估计只有三种人:一、玩开两声道特别是高级两声道者;二、不懂多声道系原理者。三、坚持自己喜欢就是最好者。
他玩开普通两声道者我不知道他反对的具体原由,我想多是心态问题。这部分人往往会认为玩AV者是“音响白痴”。
不懂多声道系原理者,建议好好补课,免得闹笑话。
XRCD的命运全掌握在一厂一人之上,发展的局限可想而知。

时隔多日,LW兄重开战火了,呵呵。
“我想这几年AV的迅速普及,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不是问题。与这几年非常火爆的AV相比,两声道普遍不振,并没有什么新亮点。这些AV发烧友的环境空间并不见得比两声道发烧友的空间特别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不值得我们思考吗?”“不懂多声道系原理者,建议好好补课,免得闹笑话。”LW兄一会儿多声道系统,一会儿AV系统,只不会您老兄自己是否搞明白了?我只问你,你玩的多声道系统花了多少钱?软件投资多少?你确信你玩过的多声道系统强过同等投资的二声道系统?与其把有限的资金分散到六只音箱,为什么不集中先攻下二只呢?更别说匹配的功放、线材了!AV系统的火爆是因为它廉价,多声道系统是否也会跟AV一样廉价呢?


“对多声道系统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的估计只有三种人:一、玩开两声道特别是高级两声道者;二、不懂多声道系原理者。三、坚持自己喜欢就是最好者。他玩开普通两声道者我不知道他反对的具体原由,我想多是心态问题。这部分人往往会认为玩AV者是“音响白痴”。”LW兄你错了,还是有一种人--玩不起多声道系统的人。我想那不心态问题,是物质基础问题。如果同等价位的多声道系统优于二声道系统,不用老兄拼了老命地吹,大家都会买的。


“XRCD的命运全掌握在一厂一人之上,发展的局限可想而知。”现在是不是谁都能生产DVDAUDIO了?它的发展前景是朝廉价方向发展,以保证群众基础吗?
TOP
43#

LW 在 2003-3-11 16:15:40 发表的内容
[我听过的多声道系统目前最高级为路遥的多声道前后级+KEFQ系列音箱+马兰士SACD机或马兰士SACD/DVD兼容机。
相对平价的多声道功放为马兰士的合并AV(SR8200)机+B&W音箱(除了S和N系列)先锋的SACD/DVD兼容机。
在你们面前,他们绝对是低价。
用同一软件在很多套两声道系统播放过,器材不用在这里罗列,因为我听了不少套,总价超过以上多声道组合的遍地都是。
听过多声道系统,再听两声道,感觉一下子失去很多东西,干巴巴的,特别失去很多活生感和空间感,音象也没有了玲珑浮凸感……。
建议你也买一张多声道SACD,有机会到不同的系统试听,谈谈你的感受。最好能找到麦克拉伦或金嗓子的纯多声道系统。

LW所提供的配置的确没听过,但我已基本了解它的素质,我简直无话可说了,因为我不可能去买,所以无从比较。这种配置肯定比我现有的系统热闹,但要说比我现有的声音好,打死我也不信。
TOP
44#

LW 在 2003-3-11 16:15:40 发表的内容
[quote]11fyf 在 2003-3-11 15:00:41 发表的内容
LW:你搞半天也没报出一套完整的多声道系统出来。


我听过的多声道系统目前最高级为路遥的多声道前后级+KEFQ系列音箱+马兰士SACD机或马兰士SACD/DVD兼容机。
相对平价的多声道功放为马兰士的合并AV(SR8200)机+B&W音箱(除了S和N系列)先锋的SACD/DVD兼容机。
听音环境?也介绍一下。可以吗?
TOP
45#

LW兄,请问你听的是马兰士什么型号SACD机?
TOP
46#

LW:你搞半天也没报出一套完整的多声道系统出来。

首先,我也肯定多声道系统好,但你如何证明多声道系统比同价位的二声道系统强?
请问你听过的多声道系统是什么配置,投资多少?而你所说的同价位的二声道系统是什么配置,投资多少?
要以事实说话,以事实服人,不要就知道的一点浅显的理论拼命地往前推论。我虽没玩过多声道系统,但好歹知道一些多声道系统的原理跟配置。乌托邦系列音箱就是很好的多声道音箱。试问众多烧友,当你拼命攒足5W买得二只MICRO乌托邦时,你敢说你买得起六只其他型号的乌托邦吗?
最后编辑11fyf
TOP
47#

在有足够听音环境,投资不受限制情况下,多声道肯定占优,这点没有疑问,问题是,它能不能取代两声道,我看就不一定,这里针对有两个问题,一是投资,二是听音环境,这明显不易实现,这点LW兄没意见吧!一两万能够配套相当不错的系统在蜗室听了,想欣赏5+1呢?你可以说多声道AV遍地都是,但别忘了廉价买多几个喇叭,声音大才是AV的制胜法则,而不是音质!
TOP
48#

dreamwalker 在 2003-3-11 16:08:59 发表的内容

多声道与双声道至今尚未有结果.    EMI曾花大钱研究
四声道录音,结果差点破产!!!


那时没有录音技术支持。
TOP
49#

多声道与双声道的区别要与CD与SACD的区别之争
分开讨论.

多声道与双声道至今尚未有结果.    EMI曾花大钱研究
四声道录音,结果差点破产!!!
TOP
50#

11fyf 在 2003-3-11 15:00:41 发表的内容
LW:你搞半天也没报出一套完整的多声道系统出来。


我听过的多声道系统目前最高级为路遥的多声道前后级+KEFQ系列音箱+马兰士SACD机或马兰士SACD/DVD兼容机。
相对平价的多声道功放为马兰士的合并AV(SR8200)机+B&W音箱(除了S和N系列)先锋的SACD/DVD兼容机。
在你们面前,他们绝对是低价。
用同一软件在很多套两声道系统播放过,器材不用在这里罗列,因为我听了不少套,总价超过以上多声道组合的遍地都是。
听过多声道系统,再听两声道,感觉一下子失去很多东西,干巴巴的,特别失去很多活生感和空间感,音象也没有了玲珑浮凸感……。

建议你也买一张多声道SACD,有机会到不同的系统试听,谈谈你的感受。最好能找到麦克拉伦或金嗓子的纯多声道系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