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姚璎格的磁带 [复制链接]

21#

说了这么多,都没有一个视频演试太说不过去
TOP
22#

老实说,我不听这些国产伪HIFI,原因很简单,没有原创,全是翻唱,炒冷饭,没意思!
yangbingdz 发表于 2019/7/12 13:15:22
原创的你听吗,你支持吗,现实中更多的主流是在翻唱经典,经典的东西也值得翻唱,如果你这里改成口水歌还算贴切。
TOP
23#

翻唱大神邓丽君瑟瑟发抖。。。。没有翻唱,我怎么能听到欧瑞强的《偏偏喜欢你》?
TOP
24#

觉得便宜的还不赶紧闷声全收了 还在这不遗余力的广而告之真是活雷锋
TOP
25#

四十岁以上的烧友哪个不是从磁带那个年代过来的 你烧情怀没人干涉 你的自由 但说音质秒杀CD什么的不是昧着良心只有一种可能 脑子烧坏了 音质真好也不至于两三年时间被CD彻底取代了 又便宜又好怎么就被淘汰了呢 大部分一样也脑子坏了?我其实也玩磁带 也收了百十来盒磁带 但看到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实在受不了 居然还贴一些有价无市的东西出来来证明一盒磁带卖大几十太便宜 不说了。。。再说忍不住要爆粗口了
TOP
26#

自从有了QQ群和微信群 就不怎么上论坛了 对168论坛一直有好感 所以除了168和耳机俱乐部 别的论坛全不上了 168也开始乌烟瘴气了 算了 拜拜了
TOP
27#

黑胶一夜被CD灭族是因为音质不好?开盘机被淘汰是因为音质不好?CD被数播和手机取代是音质不好?你不是脑子烧坏了,你是没脑子。

一盒磁带的材料和工序是CD能比的?1000的限量卖50一盒不是便宜是什么?

中国人是万磁带过来的,但是有几个是玩卡座过来的?收录机能和卡座比?没听过就少出来装大神。
TOP
28#

磁带的退出其实根本不是市场(消费者)的自发选择,而是东边几个企业巨头的战略误判。八十年代推出了CD,都以为找到了未来世纪的方向。人在激动的时候,头脑往往是糊涂的。现在发现路走错了,但纠正起来太费劲了。几大巨头都已自废武功,奔向了CD碟机,但现实就是这么无情,错就是错,几大巨头共同认定了的方向也还是错的。现在真想听到好声还得回到磁带的老路上来。
希望各路懂行的烧友共同向厂家呼吁复产新一代卡座、卡带。重振当年的辉煌。
TOP
29#

磁带的退出其实根本不是市场(消费者)的自发选择,而是东边几个企业巨头的战略误判。八十年代推出了CD,都以为找到了未来世纪的方向。人在激动的时候,头脑往往是糊涂的。现在发现路走错了,但纠正起来太费劲了。几大巨头都已自废武功,奔向了CD碟机,但现实就是这么无情,错就是错,几大巨头共同认定了的方向也还是错的。现在真想听到好声还得回到磁带的老路上来。
希望各路懂行的烧友共同向厂家呼吁复产新一代卡座、卡带
SPETR 发表于 2019/7/13 21:01:51

并不现实,便捷性这个方面无损加手机几乎是无敌的,无损(或者其他格式)完全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又不需要过多的投入,他们才不在乎音质有多少差别呢,卡座和磁带在欧美一直没有断过生产,但是大批量的就不太现实了。
TOP
30#

磁带 怀旧吧
TOP
31#


提供一个网友采集的磁带资源(我不会操作采集)。有兴趣的可以下载来听听,看看磁带是不是仅仅是“怀旧”——尽管我认为采集出来的效果赶不上实际音响上播放的1/10。。。

https://www.jdbbs.com/thread-8497190-1-1.html
最后编辑lzyyj 最后编辑于 2019-07-15 07:51:29
TOP
32#

50元倒是不贵
TOP
33#

有一点始终不明白,同样是磁带,为什么录像带的视频效果那么差,可谓惨不忍睹,它跟现在的蓝光碟远远不能相比!那么音频分面,为什么磁带(按照楼主所说)会全面(特别是音乐味)远远胜过现在的蓝光、DVD audio和sacd呢?

Cd机淘汰卡座,并不是简单的全民愚蠢,而是很多发烧友经验心得。

生命不息,发烧不止!
TOP
34#

关于翻唱的评论,我总体上还是不很喜欢口水歌式的翻唱。经验告诉我们,流行歌曲毕竟是方便面式的一次性消费,没什么可调制的,或者像一个小池塘,没有多少演绎的伸展空间,先入为主是难以避免的,翻来翻去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它跟古典经典音乐不一样。古典音乐是可以赋予演绎者很大的空间,像大江大河,蜿蜒在秀丽山川。不同的指挥家和乐队,产生这个音响效果和音乐体会,让欣赏者津津乐道。

生命不息,发烧不止!
TOP
35#

另外,我很羡慕楼主玩的很开心,也很专业,到了这个境界是自然是乐在其中、无可置喙的。

生命不息,发烧不止!
TOP
36#

磁带的退出其实根本不是市场(消费者)的自发选择,而是东边几个企业巨头的战略误判。八十年代推出了CD,都以为找到了未来世纪的方向。人在激动的时候,头脑往往是糊涂的。现在发现路走错了,但纠正起来太费劲了。几大巨头都已自废武功,奔向了CD碟机,但现实就是这么无情,错就是错,几大巨头共同认定了的方向也还是错的。现在真想听到好声还得回到磁带的老路上来。
希望各路懂行的烧友共同向厂家呼吁复产新一代卡座、卡带
SPETR 发表于 2019/7/13 21:01:51

晕倒...我刚玩上稍好点的cd系统你们又在推崇磁带了,如何跟得上大神们的步伐呀
TOP
37#

有一点始终不明白,同样是磁带,为什么录像带的视频效果那么差,可谓惨不忍睹,它跟现在的蓝光碟远远不能相比!那么音频分面,为什么磁带(按照楼主所说)会全面(特别是音乐味)远远胜过现在的蓝光、DVD audio和sacd呢?

Cd机淘汰卡座,并不是简单的全民愚蠢,而是很多发烧友经验心得。
黑海一舟 发表于 2019/7/15 18:16:52

第一,磁带、开盘机、黑胶都被CD淘汰了,CD又被无损淘汰了,承认这个事实吗?街上的CD店没有了,也没有人随身带个CD听音乐了。可以说,被淘汰了。但是,原因是因为音质吗?显然不是,最大的原因是便捷性。

我们从最古老的开盘机说起,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玩过?2轨的开盘机的声音我不想多说废话,可以去听一听。我不敢说几十万的CD,我就说同价位的,基本上是按在地上碾压。但为什么除了极少数人,几乎绝迹了?玩过的都知道,开盘机玩起来那个麻烦,上带下带,把一根带子牵引出来,卷在另一个盘上,不能翻面,放完了只能倒回来重新放,下带也是一样的程序,把带子倒到头,把引带抽出来,它再好,也架不住这样折腾。这还是对于我这样玩HIFI的人来说,普通人谁跟你整这个?

磁带黑胶也是,太不方便,不能选曲,需要手动翻面,磁带还好说,黑胶你是必须守在机器旁,快播完了赶紧抬起唱针,别自己划出去。多么的麻烦?现在的普通人谁跟你玩这个?CD进步多了,但是比起现在的数播和手机,体积大得多,光驱仍然是机械构造,被手机电脑代替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哪一个退出历史舞台,都不是因为音质,而是因为不方便!

第二,我估计你没见过央视以前的BETACAM录像机,那画质是DVD能比的?笑了。就算现在的HDCAM(高清摄像机)仍然使用数字录像带,其本质仍然是磁带,磁性材料是最佳的记录材料。

你看的录像带是VHS,是林林总总的录像带大军中的一个乞丐级的。

第三,中国人在2000年以前根本就很少有机会接触高端卡座,80年代大家听的都是价格十分低廉的收录机和随身听,内部用料和技术根本没法和高端卡座相比。中道的卡座发行价大多数都是十几万日元以上的,80年代中国人根本买不起。90年代靠广东走私进来一些,但这个时候已经是CD的天下了,没人玩这个。2000年以后随着海关放宽个人物品进关限制,玩的人才逐步接触到STUDER、中道这种高端器材。才逐步了解磁带的魅力。

并不是你说的什么对比CD以后淘汰磁带,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好吧。。
TOP
38#

“BETACAM录像机,那画质是DVD能比的?”你对蓝光比较陌生,蓝光跟DVD不是一回事。
Be TAC am录像机,好像你见过似的。呵呵。
比得过DVD,比不过蓝光对不对?你看到的蓝光也是民用级别吧,见过高级的蓝光吗?

生命不息,发烧不止!
TOP
39#

“BETACAM录像机,那画质是DVD能比的?”你对蓝光比较陌生,蓝光跟DVD不是一回事。
Be TAC am录像机,好像你见过似的。呵呵。
比得过DVD,比不过蓝光对不对?你看到的蓝光也是民用级别吧,见过高级的蓝光吗?
黑海一舟 发表于 2019/7/15 20:05:46

专业领域从不用蓝光和DVD,央视后台自己有机会去看看。
TOP
40#

专业领域会用磁带吗?像你一开始说那种盒带。

生命不息,发烧不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