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十世纪伟大的指挥家系列 [复制链接]

查看: 27242|回复: 40
21#

英国篇:
一、比彻姆爵士(Sir Thomas Beecham)
比彻姆(Sir Thomas Beecham,1879.4.29-1961.3.8),生于英国圣海伦斯市一富商家庭,自学成才。1910年,比彻姆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歌剧节首次亮相,指挥首次在英国上演R.施特劳斯《埃列克特拉》,戴留斯《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歌剧。


1929年他在伦敦举办了戴留斯音乐节,全部背谱指挥《舞蹈狂想曲》、《北国素描》、《夏日庭院》、《离别之歌》、《高山之歌》、《阿帕拉契亚》等6场音乐会演出,传为佳话。
比彻姆组成了著名的伦敦爱乐乐团(LPO)。1932年10月7日,在比彻姆指挥下,LPO在伦敦女皇音乐厅举行了首次音乐会,曲目有柏辽兹《罗马狂欢节》、戴留斯《希里格集会》、莫扎特《第三十八交响曲》等。LPO很快就成为英国乐坛的中心,可与伦敦交响乐团BSO交响乐团三足鼎立。1947年他又出资创建了著名的皇家爱乐乐团(RPO)。比彻姆毕生为了繁荣英国音乐文化事业兢兢业业,创建了5个乐团。因此,比彻姆获得“英国交响乐团之父”的名称。他曾在1915 年被封为骑士,后来又在1916 年被晋封为爵士,成为英国音乐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获得此种荣誉的艺术家之一,而这种荣誉也正是他毕生为英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和为世界音乐艺术的传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极好证明。


比彻姆是灌有唱片最多的英国指挥家,其代表性唱片已由EMI制作CD,有:贝多芬《C大调弥撒曲》、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卡门》戴留斯《翻过重山的远方》、《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海顿《第九十三-九十八交响曲》、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西盖蒂)、莫扎特《后宫诱逃》、《魔笛》、里姆斯基-科萨可夫《舍赫拉查德》、西贝柳斯《第四、第六交响曲》、《比彻姆专辑》(德彪西、圣-桑、戴留斯)。


比彻姆是一位主观因素较强的指挥家,这一点他与富尔特文格勒很相似,其实,他在对作品的即兴处理上甚至比富尔特文格勒和尼基什还要多,这与他的艺术思想及观点有着直接的关系。许多人都知道,比彻姆在排练时所做的不一定都与演出时的实际效果一样,但有趣的是,他的这种即兴发挥式的指挥,却丝毫不会给人们带来混乱的感觉,他总是能够以自己绝妙的技巧和卓越的艺术趣味来取得成功,而且这种独具魅力的做法,倒常常给人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他的这种风格与亨利·伍德的那种精细的,一切都准备得极为充分的风格相比较,有着非常鲜明的差别。


比彻姆作为一位非凡的指挥大师,其在专业上的惊人技能和艺术上的高深修养是极为突出的。他是一位十分全面的指挥家,从作品的体裁上来看,无论是歌剧、清唱剧还是交响乐和室内乐,他都有着令人信服的驾驭能力和精湛的演释技巧,而从作品的风格和数量上来看,他对音乐史上各种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曲家的大量作品,也都有着非常独特和准确的解释,当然,对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他的诠释可以说是更加具有说服力的。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2#

回复 20楼bomber的帖子

玩笑了,感谢感谢!我没SACD机,只能看着流口水了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3#

没有SACD机,可以用蓝光机,HDMI输出到解码
TOP
24#

二、马里纳(Sir Neville Marrine)
内维尔·马里纳(1924.4.15—2016.10.2)生于英国林肯郡,幼年学小提琴,13岁就读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1954年,马里纳进入了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团,成为这个响当当的乐团中的小提琴演奏员。


马里纳的指挥生涯开始得较晚,1956年,32岁的马里纳创建了后来闻名于世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全称“田园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并一直担任团长至1978年。1968年以后,已经44岁的马里纳离开了英国而赴美国学习指挥,并期望在那里得到这方面的发展,到了1974年,50岁的马里纳受聘担任了洛杉矾室内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一直持续到了1979年,当年马里纳作为幸运者,接过了斯克罗瓦切夫斯基的班,担任了这个美国明尼苏达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多年来,他一直领导着这个颇有名气的交响乐团,并始终将这个乐团的水平保持在全美一流的行列中。


马里纳一生中的主要贡献除了非常出色地领导了美国明尼苏达交响乐团以外,另外一个便是他亲手组建和培养了后来享誉世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圣马丁室内乐团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室内乐团,它的合奏效果极其纯静和细腻,乐队的音色甜美而富有润泽感,其织体和层次亦显得非常清晰和有条理。人们在听了这个乐队的演奏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乐队具有着丰富的魁力和极有修养的艺术情趣,以上这一切特点的形成,其主要的功绩都应该归功于马里纳对这个乐团的长期培养和训练。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5#

回复 23楼bomber的帖子

蓝光机俺也没有,高清播放盒子航不航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6#

三、巴比罗利(Sir John Barbirolli)
约翰·巴比罗利(Sir John Giovanni Battista Barbirolli,1899.12.2—1970.7.29)生于伦敦一个音乐世家;由于父亲是伦敦帝国管弦乐团的指挥。
1924年他组织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巴此罗里弦乐合奏团并亲任指挥,1929年转任伦敦皇家歌剧院巡回演出剧团首席指挥,1943年英国哈勒乐团召回他重整乐团,开始了他指挥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随着他的声名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大交响乐团都争相礼聘其出任指挥(包括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


约翰·巴比罗利一生事业最突出的贡献就是造就了哈勒乐团。在哈勒乐团直到逝世,1958年由常任指挥改任首席指挥,1968年又改为“终身桂冠指挥”。鉴于约翰·巴比罗利对英国音乐文化的卓越贡献,1949年受封为骑士,1969年受封为荣誉侍从,1958年获曼彻斯特荣誉市民称号——1950年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他金质纪念奖章,这是最令人渴望的音乐奖之一。

约翰·巴比罗利与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杰奎琳·杜普雷于1965年8月19日在伦敦著名金斯威音乐厅((Kingsway Hall)合作录制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被誉为EMI唱片公司有史以来最成功古典音乐唱片制作。
1970年7月29日,约翰·巴比罗利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71岁。
巴比罗利的指挥风格总是洋溢着丰富的浪漫诗情,尤其是北欧的音乐,最能发挥他所特有的魅力——不管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戴留斯的作品还是西贝柳斯、马勒或格里格的音乐,他的指挥都流露出迷人的抒情美。


巴比罗利是一位民族气质很强的指挥家,他的指挥生涯中的突出功绩和贡献,基本上都是表现在对于英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上,这方面,除了在扶植哈勒乐团上所做出的伟大业绩以外,还表现在对英国作曲家的作品的宣传介绍等许多方面:在这方面,他与比彻姆、布尔特和萨金特等人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然而巴比罗利本人亦是一位能够自如地掌握多风格作品的指挥大师,在指挥歌剧方面,他除了指挥英国歌剧以外,也非常善于指挥德国歌剧,50年代时就曾在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指挥演出过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但与伊索尔德》,并且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对于意大利歌剧,他的演释则似乎更胜一筹,包括普契尼和威尔弟等人的歌剧。

巴比罗利的指挥风格是稳健、清新、细腻和流畅,在演释作品时,他虽然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抒情的浪漫情调,但却始终能够很好地保持相对的理智性,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极佳地掌握作品处理上的分寸感,从这方面来看,他是一位艺术修养十分深厚的指挥大师。


他与英国著名女大提琴家杜普雷合作演奏的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就是极其精彩的,带有经典性的演释,他们合作录制的唱片,一直是这部作品的唱片中最权威的版本,多年来还始终未有人超越过他们。而这样精湛的诠释,在巴比罗利大量的擅长曲目中,也仅仅是一个突出而微小的例子。
最后编辑zjize 最后编辑于 2018-12-13 16:14:59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27#

回复 23楼bomber的帖子

蓝光机俺也没有,高清播放盒子航不航
zjize 发表于 2018/12/11 14:09:27

呵呵,那就航不了啊!
TOP
28#

马里纳的四季,应该是我买的第3,或者第4张CD,前面的是 卡拉扬的 培尔金特组曲,卡门组曲,
TOP
29#

马里纳的四季,应该是我买的第3,或者第4张CD,前面的是 卡拉扬的 培尔金特组曲,卡门组曲,


bomber 发表于 2018/12/12 9:30:51
马里纳也是我很喜欢的音乐家。他擅长巴赫、维瓦尔第、罗西尼、莫扎特等音乐家。
他的碟,音质也很好。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0#

比彻姆的芭蕾音乐好听: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8-12-12 10:00:0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