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发烧笔记06 [复制链接]

查看: 87430|回复: 99
61#

E版,此贴建议置顶!!!
TOP
62#

E版,此贴建议置顶!!!
山河 发表于 2017/10/14 15:09:32
遵命!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63#

每天来看看乐乐兄与怀冰兄的见解,是我到论坛的动力,大赞。
rayzm 发表于 2017/10/14 14:53:43

有知音也是我的动力源泉!玩音响自古玩线材的一拔,玩避震的一拔,玩空间的一拔。怀冰兄几十年的烧涯,自是经验丰富,我也坚信自己的思考与心得。我们并不需要说服对方,而是在讨论中碰擦出思想的火花。怀冰兄谦谦君子,修养极佳,值得我辈学习!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10-14 20:08:47
TOP
64#

我们并不需要说服对方,而是在讨论中碰擦出思想的火花。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10/14 17:21:57


这正是168论坛最需要的讨论氛围,求同存异,一起进步!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65#

十年前怀冰老师来过我家,还赠送了一张CD。十年后期待怀冰老师再次来访。
TOP
66#

怀冰老哥在潮汕地区发烧界久负盛名,但一直只是听说。看了100家访史诗级长贴后才对其德、品、器材观、人生观有更深的了解,深有触动
TOP
67#

楼上二位谬赞了,受之有愧。

知识本身无所谓对错。但知识浩瀚,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确实就是瞎子摸象。当我学习到一方面的知识的时候,我要提醒自己,还有另外方面的知识。所以,知识是对的,但我也并不十分迷信。
每个人都一样。
那么,在学习一方面知识的时候,就往往需要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去判断,去吸收,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再用这样的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于是,直接经验也很重要。孔子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
已知的东西有限,未知的东西无限,我们就需要有方法,分析和判断问题的方法。对事物的判断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进行:实用判断,科学判断,道德判断,审美判断。一个判断一个判断地进行,就有助于把问题搞清楚;搅浑在一起,忽而科学、忽而实用、忽而道德、忽而审美,那就搅浑不清了。
我们发烧,往往就要搅浑不清。买进一台机器时,要同时考虑它的技术对不对(科学判断)、将来卖出去会不会亏很多钱(实用判断),甚至还要判断商家有没有欺骗你(道德判断)。这些判断都是需要进行的,但混在一起同时考虑,有些人就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水很深”,于是最重要的“审美判断”忘记了。
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也应该一样,从一个层面去深入讨论,容易清楚,中间拉进其他的条件,就不容易清楚。当我们在品味一首诗词的意蕴的时候,若同时考虑这首诗词能不能帮助我赚到更多的钱,那就品味不下去了。

但是,搅浑不清的局面也有好处,它使得发烧氛围更加蓬勃。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8#

当我们在讨论环境的问题的时候,我的精力只允许我只考虑环境的问题。当我从环境问题跳出来了,才能够去考虑其他的问题。当我把精力投入到对环境问题的讨论的时候,我会感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当我从环境问题跳出来的时候,我仍然要感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但这两次的重要性的性质就不同了。
老师教文章欣赏的时候,强调要了解作者的背景,有了背景故事,对文章的领会和欣赏就有更深的体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文字本身就很美,但了解了苏东坡的生平后,这很美的文字就会披上一层意味,有了托喻,有了意境。
对于环境问题的了解,犹如欣赏文章时对作者背景的了解。
最后编辑怀冰 最后编辑于 2017-10-15 17:02:52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69#

好像有一个帖说到立体声出现得时间问题。立体声在三十年代就有了,是在电影院里,二战延迟了立体声的发展,到了1951年RCA才开始了立体声的录音,1954年就有了磁带立体声的发行,1957年有LP立体声的发行。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70#

当我看到例如“在500-2000Hz的中频段有1.5-2.0秒的残响,这个声音就是生动的”这样的文字时,我会很激动,我会联想到作者不知道要经历了多少的辛苦实验才得到这么一句话,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但这个结论不一定就是准确的,或者说不见得是唯一正确的,而这正是我们应当去敬佩的原因之一。
一个研究者,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去做大量实验之后得出来的结论,仍然不一定准确,那么,我们更多的采取主观臆测来判断发烧时的一些事物,是不是要感到一点点心虚呢?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