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隐秘 ——变量中的盘、臂、马达 [复制链接]

查看: 547321|回复: 679
51#

讲这种形而上学的东西有意义吗?国内常有人说某某东西具有文化底蕴,实际上说白了,就是拿这个遮羞布来掩盖自己产品的低劣和设计上的缺陷,或者是掩饰自己的无知。

那在哪些方面调Lp时听感具有较重要的地位呢?我这这接着阳光枫林的帖谈一下。

针压。一般来说,工厂对针压都有个推荐范围。我主张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可以用的计压下,听多几张LP。但如果工厂建议为1.8克,你要从1.8克起步为好。假定工厂规定的范围是
redsox 发表于 2017/9/26 12:25:33

骂人骂的挺狠的,讲点高深的说我形而上,那来点最基本怎么不敢出声了?说话别说得太死,说得太死,最终只会啪啪打脸。
不是天天“国人”挂在嘴上吗?那些高贵的外国人没有给你答案?

针压、VTA,这些老生常谈,哪个玩黑胶的不会琢磨几十遍,我不是不懂,而是我最讨厌拾人牙慧,我的观点都是自己独立钻研、思考出来的。


其实这些简单的问题,主要放平心态,不为输赢,很容易就思考出答案,那里需要什么上网找答案。


我跟你们不一样,我嬉笑怒骂,没有输赢!


时势造英雄,通过玩音响、发点文章便成为“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你比那些“大师”强几倍、十倍,稍微聪明的高手都应该看清楚这个大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哪个人能学遍所有知识?你终归还是比阿杰强一点,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出声,强就强在这性情上。不要撒泼死撑,观众眼睛都是雪亮的。


好了,等了一天一夜了,我就开古了,别等我说出来才说,:“我有事情没有看到帖,这些原理谁不知道”


1,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皮带的松紧,对声音有极大的影响,没有任何工具、仪器可以帮到你,百分百需要用耳朵去调整。

我再讲一次以前说过的故事:某发烧友用巴花定制了四个器材架,JR的唱盘,群星荟萃的前级,都是不错的器材,可惜小提琴的结像在地板,整个音场都是崩塌的。我将唱盘马达拉远,皮带拉紧,声音回复正常,精神抖擞!

过了半年再去,换了运通签名版,声音又紧又叫,拿了十多斤的打印纸压在音箱上面都压不住高频,我摸一下唱盘皮带,好紧,放松到转速变慢,再拉紧一点,声音正常,压音箱的纸拿掉,高频松茸、悦耳,泛音自然。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定制的器材架,面板很薄,非常差劲。


2,皮带的长短,皮带越长,皮带接触转盘的位置越短!

这个道理打个比方就很容易理解了,假设皮带无限长,皮带接触转盘就会接近半圆,反过来讲,皮带越短,接触转盘就越多。

说到这里,聪明的人已经明白了,但是肯定还有些人反应不过来。对于单马达的唱盘来讲,皮带接触转盘位置越长:1,转盘离心力越小。2,扭动力越强,这点跟什么转盘抖动毛关系都没有,扭动力越大,低频越扎实有力。

皮带一般是具有弹性的,空军一号那种没有弹性的重量极轻丝带,造价昂贵,一般唱盘很少用到。具有弹性的皮带越长,其弹性空间也就越大,重量越大,下垂力也越大,需要更大的扯力支撑它工作,也就是讲皮带要拉得更紧,对马达和转盘都是负担。

皮带越短,自然马达离唱臂的距离也会越短,其马达电路对唱头的影响也是考量之一,不过一般高素质的唱盘马达对唱头的影响极微小,可以忽略不计。


看到了没有?一个看似扯皮的小细节,想明白了有那么多道道。




3,皮带在转盘的高度。为什么大多数转盘皮带槽不是开在中间?难道中间受力不是最均衡,最好的位置吗?还真不是!


等了那么久也就是seestar小乐说出了心得,虽然没有说出原理,但也是玩得非常用心了。


皮带位置的定夺,其根本在于转盘重力支撑点。也就是说不同的轴承,需要不同的位置。


普遍来讲:滚珠轴承,重力支撑点在轴承顶部,皮带应该在在转盘上面,而传统轴承,重量由转轴底尖支撑,皮带则应该在转盘下面。


很简单,再打个比方:一根10米高的轴承,你要用皮带带动它,皮带的位置放得越高,轴承底部受到的侧引力就越大,假如是不太密实的轴承套,轴承是打交叉地旋转的。声音是什么情况,自己脑补吧。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7 07:33:49
TOP
52#

怎么又扯到转速上了?等你答案你又讲不出,我讲的哪一条你能驳?我要是你就不出声了。
TOP
53#

对于转速,只有准与不准。
什么是转速不变却能够听到变化?
知道什么是抖愰吗,抖愰率发生了变化你知道怎么测出来吗?
只讲玄学不懂数据,大师果然就是大师。
阿杰 发表于 2017/9/27 9:12:44

玩分体马达的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真替你脸红。

一耳朵的事情,还要什么仪器?鸡蛋就在你面前,还要那个显微镜去找,这不叫专业,叫。。。。。。


不要动不动拿仪器出来吓人,试音室里数据好得很,但是不好听的音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TOP
54#

驰动方式……直丶轮丶带的扭动力的大小,只与转盘轴承摩擦力有关。其中带驱又与皮带长短无关,与松紧间接相关(摩擦力不同)。这是简单物理学现象。

动这些地方改变声音是存在的事实,但非贴主所讲的什么驱动力大小引起。
Real 发表于 2017/9/27 11:16:07

   本来想让别人回答你的,但是没有人出来,而且你又说得那么绝对。

      先看枫林兄的文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到淘宝上买了一根1mm直径900mm长的黑胶转盘用皮带,与原厂的皮带一起套在电机和转盘上,两条皮带同时拉动转盘,问题迎刃而解,旋转稳定性比之前用原厂的单根皮带还要好,低频更加扎实有力,声场更稳定。


      用两根皮带令皮带与转盘的接触面更大,取得更加好的声音。同理,在单根皮带上,令皮带与转盘的接触面加大,是更加巧妙的方法。转盘驱动力是一个很微妙的细节,我们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才想到明白这个方面的奥妙。

       我以前也不理解,只要转速标准不就行了吗?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皮带只接触到转盘一点点,虽然也能令转盘恒定在33.3的转速上,但是牵引力是不够的。可能一旦有外力,包括微风、或者音乐重播引起的震动,甚至是唱针划过唱片较大的动态的音槽时产生的阻力,都会导致其不稳定。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有双马达、三马达的唱盘出现。而在单马达的唱盘上,皮带越短,皮带就抓得越紧转盘,无限短就无限接近近似直驱的方式,离心力也接近零(离心力本身也会对转盘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7 12:08:20
TOP
55#

关于泰勒斯定理,我答应讲一下,故我现在来简单讲。以前我在这发了这图,没有人理解。



上个月,我发在了国外的论坛上。没有人是指责这个图是错误的。




redsox 发表于 2017/9/27 11:13:28



精彩,我第一个喝彩!
TOP
56#

用耳朵来检验转速难道会比仪器准确?
就像刀耕火种的人嘲笑现代化科技一样的可笑。
阿杰 发表于 2017/9/27 12:59:12
老天,我哪里说过用耳检转速?
你还是将注意力放在那几张图上吧,我保证洗耳恭听你的高见。
TOP
57#

离心力有时被用来描述在某个广义坐标下的广义力
TOP
58#

真没有必要纠结在这些名词上,你只要明白一点:马达通过皮带带动转盘的同时,有一股力使转盘往马达这边拉,而当皮带接触转盘越接近半圆的状态时,这股力就会越大。当皮带接触转盘越接近整圆时,这股力会越小。
TOP
59#

那本教科书上说的??自创的??
估计扭动大小也是自创的了??
Real 发表于 2017/9/27 14:05:31
自己百度吧,看认真点,我跟你的对话到此为止了。
TOP
60#



这就是改变皮带接触面的例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