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黑胶隐秘 ——变量中的盘、臂、马达 [复制链接]

21#

        想不到,仅仅一天,竟然超额完成任务。以回帖要挟,恐怕也开了论坛的先河。不过这样挺好,一挖挖出那么多资深潜水客
       谢谢大家的参与,我就不一一回复,有了大家的发言,也让我从更加丰富的角度审视自己所写的文字,毕竟,我写东西之前不看任何资料,不参考任何文章,有些地方写得不够全面,我会抽时间挑些感兴趣的回复聊聊。再次谢谢大家!
TOP
22#

为什么规尺不能调出最佳的声音,因为一般的规尺只是根据数学计算的结果来制作的,并没有考虑各个元件的偏差。就像不同人穿同一双鞋,行走时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黑胶唱机的调整是需要一定的悟性的,规尺只是让你出个大概的声音,真正的好声就是要靠耳朵去调整的。
就像做一道菜,食材的选择、火候的掌握,调料的添加,更多靠的是经验,而不是计时器或者量杯。
水平是一定要调整的,但黑胶唱机的水平,除了器材架的水平、唱盘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7/9/23 8:02:44

         我倾向于在黑胶调校中追求声音素质的最高化,不在此处寻找味道或者舒服的听感。但是我还是认为:假如后面可以调校的环节很少,或者道具不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调校盘臂头来获得舒服的听感。对与错没有那么重要,音响是取悦自己的,没有必要跟自己耳朵过不去!
TOP
23#

感谢LZ聚会时的分享,让我开始喜欢上黑胶
gxeasy 发表于 2017/9/23 10:44:20
快来,快来,一起加入黑社会!
TOP
24#

唱机调整到最后就是把唱机所有能调整的部分进行有效的协调,使唱机回放出接近现场录音的效果或者令听着感到满意的声效。不知我的理解是否对头?
dongboli 发表于 2017/9/23 11:48:31

          总结得很好!普通系统离录音现场的差距比较大,我更加喜欢换一个说法:将黑胶系统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令系统声音逼近音箱与空间相互的极限。一个发烧年份不太长或者不经常琢磨音响与声音的发烧友,很难对系统的声音有全面性、整体性的把握。在这里再公布一个“耳朵”调校黑胶唱盘的诀窍:


        找一张动态大的唱片,比如我之前贴出来的《The Three ,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声音的动态、张力上。




       一定要记得注意力不是放在低频上,因为低频丰满往往很讨好耳朵,单独留意低频可能会令中高频一塌糊涂。






       但是声音的动态、张力就不一样,具有爆炸力的一下中低频,是各频段高度连贯的产物!爆炸力,讲究的不是低频的多,而是适中,各频段能量的均衡与适中!所以懂得辨别爆炸力同样是需要点心思的。






       玩音响玩到最后发现,最难做到的就是听人声舒服,器乐高贵,还可以劈得一塌糊涂的声音。因为任何不恰当的调整,最容易损失的首先就是爆炸力,君不见,多少系统的声音都是软绵绵的!也可以讲:一套黑胶系统,最大张力的声音必定从最接近正确的调校中得来!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4 10:25:17
TOP
25#

回复 16楼独乐乐也的帖子

我就用你刚刚买的这种水平尺
用了两年多了
而且我的就是软盘
使用下来没有任何问......
seestar小乐 发表于 2017/9/23 20:11:37


          老兄这个软盘,也是比较重的软盘了,合用就好。这器材架不错嘛
TOP
26#

听觉或对音乐的敏感度,个体差异明显。
在必要的工具、规尺客观调测环节讨论充分或把握到位之前,不建议过分强调“超越工具手段正确调整境界”。
我就是顶一下,顶到43楼……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7/9/23 12:55:36

        听觉或对音乐的敏感度,个体差异的确很明显。唯有在原来声音的基础上令素质与音乐性全面超越的调校,才能获得绝大多数发烧友的认同。本人在长年累月的调校中一直以“更高素质的声音来接近音乐本身的音乐味”为宗旨,从来不轻易回头美化声音。






        所有武功秘籍都是练到越高层次,就越容易走火入魔。幸亏黑胶调整仍然可以走回头路,仍然可以回过头来对比一下“正确”的声音!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4 10:42:35
TOP
27#

冲击力、泛音这类说法很难把握
声场内所有分布在不同位置上的声源点从始至终过程,都能准确反映出来。
circle 发表于 2017/9/24 10:42:56

          当系统的冲击力去到一定程度时,就不难把握。现代单元中,同等尺寸爆炸力最强悍的当数铝合金蜂巢低音、再到陶瓷单元、塑料盘、纸盘等(当然我并不是说铝合金单元最好听)建议兄台多点去调整一下别人的各种系统,折腾过各类稀奇古怪的声音底子后就会发现,确实爆炸力是挺容易把握的。
TOP
28#

回复 59楼独乐乐也的帖子

不同的看法,求同存异多交流。
circle 发表于 2017/9/24 11:15:36
求同存异,顶这个!
TOP
29#

水平调完后,其它环节有啥实效的、新式的工具和调测方式呢?我就坐稳了等学习呢……
意识流学起来相当困难的,那是个人天性,与生俱来。有就有,冇就有哦!
时光车间 发表于 2017/9/24 11:41:09
不好意思啊,没有捷径,也没有啥新式的工具,都是平常手板眼见的功夫。而且每一种不同类型的唱盘都会有些诀窍,我更加喜欢分开来讲,姑且看看吧。
TOP
30#

haha,独大侠,后面那个评价,也是很多人对我的汽车音响系统的评价~~
ohgege 发表于 2017/9/24 14:58:47
这个有什么稀奇呢,想想去听汽车音响的人是什么水平不就了啦。
TOP
31#



枪文中所说的这支唱臂,虽然可以让唱头的方位角误差大幅度减小,但代价就是等效质量的上升和唱臂灵活性的下降。任何的设计都不可能完美,否则某一种类型的唱臂就应该一统江湖了。

按照厂家给的轴距、超距和方位角,用规尺调整出来,是比较保险的做法,但未必等于是最佳的工作状态。
关于轴距、超距、方位角等等,有不同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哪一种才是最适合你的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7/9/24 16:12:43

       我还是觉得告知天下的方法,9成以上应该以专业工具为准,还有那不到一成的弹性作为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的升华境界,这样升华才显得金贵!一笑!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5 07:57:36
TOP
32#

盲目崇拜等于迷信,呵呵。
阿杰 发表于 2017/9/24 21:32:04

盲目崇拜等于迷信。


盲目崇拜科技、理论、仪器同样是迷信。


无论在任何领域,越高精尖的人才,就越容易产生信仰情绪。所谓信仰:是一种回头,一种对自身技术的和解,也是一种对已知的迷惑和对未知的敬畏之情。


黑胶唱片,从50年代、200克以上的单声道到90年代初100克左右的数码录音,其各种不同的厚度,足以令任何所谓正确的VTA失误,这在正切臂上体现得尤其严重。所以会有少数极端的玩家,会记下每一张唱片的厚度,在播放时更换适当的唱片垫。然并卵,就我拜访过这些所谓极端玩家的系统,声音并没有好到令人惊讶的程度。再说,世界上没有一张黑胶的开孔是百分百在中间的,那些经过几十年存放的黑胶唱片盘面,也会有各种起伏,所以我们看播放中的唱臂时常是在晃动的。



调校是静态的,但是播放是动态的。用静态的精确会应付动态的变化,枉然!


过分执着无比精确的黑胶调校,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软件是基础,假如这个基础都并非极端精确的产物,追求极端准确的调校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耳朵都听不出来,调来干嘛?随便调一下后面避震都有明显的提升,叫我钻进那耳朵都听不出来的折腾里,我才没有那么笨咧!


所以,调校黑胶唱盘真正高明的方法就是:适当时便放手,学诗功夫在诗外。如何让整套系统协调地运作,发挥出最大潜力,才是一切发烧友最值得关注的学问。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5 08:41:30
TOP
33#

回复 73楼独乐乐也的帖子

怀疑黑胶制作工艺水平是很肤浅的行为
唱臂循迹过程中起伏摆动是正常行为,上下起伏、左右摆动受什么控制?
circle 发表于 2017/9/25 14:50:28

唱片厚薄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点没得好讲吧。

因为唱片的起伏或者弯曲,唱臂循迹受到影响,小的可能耳朵不可闻,稍微大一点就会有噪音或者失真或者变声,说明唱臂的摆动并非对声音没有影响,摆动稍微大一点首先动态就会严重损失。玩黑胶稍微有点年月的发烧友,最讨厌的就是弯曲的黑胶,而我手上就有数张中心严重失误的唱片,音效差得惊人。



TOP
34#

不会吧,等了两天,最后给出的答案是放手不调?
记录每一张唱片厚度,每次播放都要调VTA,这也太累了,不是玩黑胶了,是黑胶玩你了。
一套好的黑胶系统,不但所有的参数都能够调,还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用专业的工具按照厂家给出的方法可以出七成的声音,然后靠经验和听感慢慢调最终达到九成,至于最后的10%,就如楼主所说,因为唱片播放是动态的,有各种起伏、变形、晃动,无论你如何调整,这最后的10%都是不可能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7/9/25 9:21:08


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老兄没有看清楚啊,并不是每一次都调VTA,而是将黑胶称重,分成4-5类,用不同厚度的唱片垫对治,这样的操作性还是可行的,比起他用的清澈的唱片外圈镇舒服多了。
TOP
35#

回复 83楼circle的帖子

这个有点意思了,我认为唱臂不摆动、静止是最好的状态。

  

声音的急促和慢吞很大原因是后端的素质不够,也很容易从后面着手调整。


请教一下兄台,撇开听感来讲(因为个人的系统,特殊性太强)这个理论有什么根据?
TOP
36#



TOP
37#



TOP
38#

关于泰勒斯唱臂,楼主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回应我的疑问,手上有唱臂的话,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支唱臂一问世我就已经有这个疑问了,还在Q群上探讨过,这当然不是毫无根据的,可惜到目前为止还只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
泰勒斯定理,放到我们中学的平面几何数学上的定理就是:直径所对应的圆周角等于90度。
看上去貌似唱臂有效长度在寻迹移动的过程中,都处于唱片坑纹的切线,这正是误导之处。
因为大家都忽略了唱臂在唱片上寻
阿杰 发表于 2017/9/25 17:00:31

运用泰勒斯定律,筷子臂并非第一个,筷子臂的声音有目共睹,当然现在它并非什么热门的产品了,已经有点过时,现在更高大上的唱臂出来了,一支比一支贵。




假如一个人因为仰慕筷子臂,又买不起而去买筷子臂的始祖,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因为虽然它们用了同一个定律,但是这两支唱臂的声音天差地别,运用泰勒斯这个定律并非就是声音的基础,造就筷子臂声音素质的是它的工艺,泰勒斯定律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零误差也只不过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circle是一个聪明的人,在需要长篇论述的问题上,他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就打发,让人永远找不到北。


我也不是傻瓜,我不会跟技术强人谈技术,一来最近比较忙,没有时间。二来这样永远不会有结果,纯属自讨苦吃。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5 18:04:58
TOP
39#

这帖反映了国内音响爱好者基本知识缺乏和浮夸的程度。我最看不惯这种浮夸的态度。
redsox 发表于 2017/9/26 0:39:22

这帖子的标题相当扎眼,很多人会误解,以为作者要立“大师”,其实非也,我向来以破大师为己任,当然也包括你这位“大师”。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6 06:59:41
TOP
40#

大家可以找出redsox与阿杰的争论来看看,这样的大师级的高手在阿杰面前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看客们如果想看纯技术高手的黑胶调校,可以看redsox的帖子,假如看过之后各种仰望、各种崇拜,可是崇拜完了之后,发现好像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那好,再回头来看看我的帖子,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新的思路,音响是一种均衡的学问,如何从整体出发,合理分配时间、精力挖掘出系统的潜力,比钻牛角尖实用得多!
最后编辑独乐乐也 最后编辑于 2017-09-26 07:00:4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