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2453454455456457458459» / 5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之外(德国摄影师Frank Tischer的风景史诗) [复制链接]

查看: 1937037|回复: 5213
455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2#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3#

唐伯虎行书《秋声赋》

书法网

常言道:“从来好事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的一生起起伏伏,充满未知变数。

例如“风流才子”唐伯虎,他最初的人生也是繁花锦簇、幸福美满的,可是后来家人相继遭遇灾祸,30岁因“科考舞弊案”牵连入狱,自此名声尽毁。

生活穷困潦倒,可谓凄惨不已,在38岁这年他看破人生的起伏变动,恰好此时他读到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写的《秋声赋》,此作是欧阳修53岁所写。

当时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对职场的沉浮变革深感艰辛,心中愁闷难解,于是在看到萧瑟悲凉的秋日之景后,爆发出“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的想法。

表达自己悲凉凄冷的心境,为自己孤独的朝堂思想颇为叹惋,希望自己可以从命运的变动以及悲伤之情中抽离,这些思想恰恰击中了唐伯虎。

他也对自身的处境悲哀难解,于是便用行书抄写此作,全文共计400余字,单字大小约为3厘米。

卷中用笔流美清雅,有着自由洒脱之意,笔画绰约多姿,好像翩然落下的枫叶。绚丽夺目,墨色上浓淡、虚实变化多彩,颇为细腻精到。

有着清雅萧散之气,意韵气质生动,是一卷当之无愧的“神仙字”,其实《秋声赋》凭借悲凉之情,受到历史上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例如不得已出任两朝的赵子昂也曾抄写过,不过唐伯虎的笔意更加容易参透,行笔路径清晰可察,点画的起承转折交代清楚。

有着果敢率真之力,比较容易探究,用在入门也没有问题,非常初学者临摹,当然若是用来强化自我笔法,也可以从中受益良多。

因为唐伯虎行书是从赵子昂发迹而来,他不仅将其用笔的秀逸清俊之美全部掌握,领悟到“二王”婉转多变的笔法,以及行云流水的运笔节奏。

还掺入了李北海雄健的笔意,相较于赵子昂的柔媚秀丽之态,笔力会更加的沉劲厚重,因此在深入笔法时练习此作,还能领悟到多种书风的差别。

强化自身的笔力,不会产生练习“赵字”带来的虚浮软弱之弊,同时唐伯虎在书写此作时,处于一种凄凉悲伤的状态,对于人生产生全新感悟。

字里行间的艺术气韵十分强烈,与个人情感充分融合,到达了文辞、意境、书法格调统一,展现出秋日的萧瑟清冷之气,意境比赵子昂、文征明等人还要美。

所以时常品味此作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艺术思想,提高自身创作敏感力,让书法进入真正的艺术之门,此作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5#

唐伯虎行书《秋声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6#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7#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8#

文徵明行书《秋声赋》

文徵明被列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诗、书和画无一不精绝,而单凭书法就可以称雄整个中国书法界,他能够书写书法诸体,并且样样都是拿手好戏,最为精到的是小楷和行书,此帖是文徵明的行书作品《秋声赋》。

赵孟曾以行书写《秋声赋》,被誉为是媲美“兰亭”之作,其实文徵明此帖行书《秋声赋》亦毫不逊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9#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6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