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1452453454455456457458» / 5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之外(德国摄影师Frank Tischer的风景史诗) [复制链接]

查看: 1937038|回复: 5213
4541#

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潘天寿对国画有继承,有创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42#

潘天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他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也是一位著名的美术教育家。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43#

秋天来了,触景生情,想起欧阳修的《秋声赋》,我们来欣赏这篇名作。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44#

欧阳修《秋声赋》

《秋声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45#

《秋声赋》原文

【作者】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46#

白话译文

欧阳先生正在夜里读书,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惊异地注意听取,说:奇怪啊!开始时淅淅沥沥细碎凄凉,忽然间飞驰跳跃响亮宏壮,像惊涛骇浪午夜汹涌,疾风暴雨突然降临;它和别的物体接触时,发出清越的撞击声,如同金属轰鸣。又像奔敌营的士兵,口中衔着枚行进,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和马奔跑的声音。我对书童说:“这是什么声音呢?你出去看一下。”书童回答说:“星星月亮光辉灿烂,银河高高挂在天空,四周寂静无人,声音在树木中间。”我说:“唉,可悲啊!这是秋季的声音呀,为什么就到来了呢?”

“那秋季呈现的状态是:它的色彩单调,烟散云收,凄凉暗淡;它的容貌洁净,天清气爽,阳光灿烂;它的气候酷烈,凉意袭人,深入肌骨;它的意象冷落,山寒水瘦,萧森寂寞。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凄凉悲切,愤怒激烈。茂草绿毯子一般争相滋长,树木青翠欲滴令人喜爱,茂草遇到它就枯黄,树木遭逢它就落叶。秋季所以能摧毁茂草,凋零树木,因为是自然界的运化规律。这秋季,是人间罚恶的法官,在四季中属于阴;又是战争的象征,在五行中代表金。属于天地间的刚正之气,经常以严酷暴戾作为本性。自然界对于万物,春季生长秋季结果。所以秋季在音乐中,商声是西方的音符,夷则是七月的乐律。商即悲伤,万物已经衰老就产生悲伤;夷即杀戮,万物过于茂盛就应该杀戮、消减。”

“可叹啊!茂草树木没有感情,在一定的时间仍不免飘飞零落。人是有血肉的动物,一切生物中的灵长。成百种忧虑感触人的内心,成万项事务劳累人的身体,只要内心有所触动,必然扰乱他的精神;而且还要考虑他力量所不能完成的事务,担心他智慧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理所当然地会使人鲜细涧泽的容颜变得枯瘠苍老,乌黑茂密的须发变得花白稀疏。为什么要用不是金石那样坚固不变的本质,想去和茂草树木争一时之景呢?考虑到究竟是什么原因摧残了人,又何必怨恨这秋季的声音呢!”

书童没有回答,低着头打瞌睡了。只听到四边墙壁外唧唧的虫鸣,好像在附和着我的叹气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47#

古往今来很多书法家以《秋声赋》为题材书写了书法作品,我们来欣赏这些作品。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48#

赵孟頫书《秋声赋》

书法网

在辽宁省故宫博物院的众多历代书法藏品当中有一件称得上是“绝世之作”的书法,此作乃是赵子昂晚年所写,上面有着“康熙御笔之宝”六个字的钤印。

此卷书法全卷40行,总计414个字,尽管字数不多,却让康熙皇帝临摹了几十年,而几十年的临摹,也仅仅达到了原作的三分水平,可见此作的高明之处。

这件作品就是赵子昂的《秋声赋》。

读过《古文观止》或者《历代文选》的朋友都会比较熟悉这件《秋声赋》,此文乃是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的文章,全文描述的是欧阳询在秋色当中感慨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无法实施的状态。当然“悲秋”这一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鲜见,也文人寄景抒情的一种表达。

而两百多年之后的赵子昂在书写这件作品的时候,恰逢他隐居杭州期间,彼时的他虽然自得其乐,也与当地诸多文人雅士往来,但不被异族蒙古朝廷接纳的他,心中也多有郁郁之感,书写这件《秋声赋》的时候,虽然**不同,但却有千古同慨之感。

赵子昂书写的这件《秋声赋》总计有四十行,每一行大约10个字左右,每一个字的字号大约在3厘米左右,这种字号的书法在赵子昂生平传世的作品当中,称得上是大字了!全卷总计有414个字。在书写上一气呵成,极度流畅,但并不因为书写迅捷而缺乏韵致,反倒是书写的时候无一丝一毫的俭省,每一个字都备尽法度,是学习行书的上承制作。

很多人并不真正清楚赵子昂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他是近千年以来,最得“二王”真传的一个人,他的这种真传不仅是细腻的笔法和精微的结字变化,更是一种细微的体察,外在表现就是一种超凡入圣的点画之功,纵然是极为细微的笔触,即便是放到数十倍观摩也足以精微而丝毫不失势,很多人临赵子昂,徒有其形,但即便是在形态上,这种精微之处,也非凡人能够做到。

这件《秋声赋》字字绝美,堪称一部“绝世之作”,每一个字都是值得细致入微的揣摩,不仅是初学字法奠定你字形之美的一件经典法帖,更是书法进阶的一部良品,也难怪康熙皇帝如此钟情于此作。

我们知道,辽宁省博物院乃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博物馆,这种赵子昂《秋声赋》乃是其馆藏的极品之作,此作因为字形较大,在赵子昂生平传世的真迹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49#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550#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