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秋声赋》书法网
在辽宁省故宫博物院的众多历代书法藏品当中有一件称得上是“绝世之作”的书法,此作乃是赵子昂晚年所写,上面有着“康熙御笔之宝”六个字的钤印。
此卷书法全卷40行,总计414个字,尽管字数不多,却让康熙皇帝临摹了几十年,而几十年的临摹,也仅仅达到了原作的三分水平,可见此作的高明之处。
这件作品就是赵子昂的《秋声赋》。
读过《古文观止》或者《历代文选》的朋友都会比较熟悉这件《秋声赋》,此文乃是北宋的一代文宗欧阳修的文章,全文描述的是欧阳询在秋色当中感慨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无法实施的状态。当然“悲秋”这一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鲜见,也文人寄景抒情的一种表达。
而两百多年之后的赵子昂在书写这件作品的时候,恰逢他隐居杭州期间,彼时的他虽然自得其乐,也与当地诸多文人雅士往来,但不被异族蒙古朝廷接纳的他,心中也多有郁郁之感,书写这件《秋声赋》的时候,虽然**不同,但却有千古同慨之感。
赵子昂书写的这件《秋声赋》总计有四十行,每一行大约10个字左右,每一个字的字号大约在3厘米左右,这种字号的书法在赵子昂生平传世的作品当中,称得上是大字了!全卷总计有414个字。在书写上一气呵成,极度流畅,但并不因为书写迅捷而缺乏韵致,反倒是书写的时候无一丝一毫的俭省,每一个字都备尽法度,是学习行书的上承制作。
很多人并不真正清楚赵子昂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他是近千年以来,最得“二王”真传的一个人,他的这种真传不仅是细腻的笔法和精微的结字变化,更是一种细微的体察,外在表现就是一种超凡入圣的点画之功,纵然是极为细微的笔触,即便是放到数十倍观摩也足以精微而丝毫不失势,很多人临赵子昂,徒有其形,但即便是在形态上,这种精微之处,也非凡人能够做到。
这件《秋声赋》字字绝美,堪称一部“绝世之作”,每一个字都是值得细致入微的揣摩,不仅是初学字法奠定你字形之美的一件经典法帖,更是书法进阶的一部良品,也难怪康熙皇帝如此钟情于此作。
我们知道,辽宁省博物院乃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博物馆,这种赵子昂《秋声赋》乃是其馆藏的极品之作,此作因为字形较大,在赵子昂生平传世的真迹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