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影茗香下之音乐与杂感 [复制链接]

查看: 19790|回复: 46
21#

再者,钊哥广州项目应顺利竣工。期间未能邀你与老龚两位大家到寒舍指教,实愧。特此冀幸机缘早至,诚聆高论。
johnchan67 发表于 2016/8/13 0:06:50
项目6月底搞完了。清心的确这几天都上不了。听无弦此前提过,估计和审 查有关。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2#

时光车间兄的茶以前玩传神胆机时有幸得阿胆随产品附赠品尝过。非常有特色。以前还保留了店的网址,后来升级了电脑,找不回了。那次与阿胆,CLK宵夜谈音响,品时光车间兄的茶,难忘阿胆对音响事业的热诚,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难忘云南古树茶的幽香,甘醇。品茶听音乐,人生极大的享乐!
shotchen 发表于 2016/8/13 7:00:14
168很多十年前的老会员都消失了,整个唱片音响业亦不再景气,留下一些回忆。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3#

贝多芬传记电影《不朽真情》片尾采用的音乐就是皇帝钢琴协奏曲,
采用的版本是佩拉西亚的,值得参考。

另外也赞一下楼主的云南之行,真是千里走单骑啊。
shinelb 发表于 2016/8/12 13:29:24

多谢施奈尔贝&古尔德头像兄的介绍。
佩拉西亚我有他的一两张莫扎特与肖邦,风格细致、清晰、典雅,颇具古典味道。有时间再翻下我几个古典无损库,看看有无他演奏的OP73。

OP73我最为喜爱版本有:1、陈万荣与诺灵顿指挥伦敦古典演奏家乐团的古乐版(维金公司录音)。2、科瓦舍维奇演奏及指挥澳洲室内乐团(EMI录音)。3、古尔德与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美利坚交响乐团的版本(CBS录音,1966年)。
这3个版本,个人的感受:
陈万荣优点是最为忠于原作(包括演奏节奏与乐团乐器编配、音色。古乐团+他使用的正是贝多芬生前使用的“乐活”古钢琴)。
科瓦舍维奇优点为演奏者与乐团,及乐团各声部之间呼吸的完美融合。
古尔德与斯托科夫斯基版本,在于对现代乐器与古典作品重现影响的思考及调整。为了得到清晰的音符与音乐情感还原,古尔德不管不顾的放慢了演奏的节奏。也不知道他怎么说服的斯托科夫斯基。

好版本当然是很多的。阿什肯纳齐、阿劳等等的版本,也是不错的。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6-08-15 10:29:47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4#

《皇帝钢琴协奏曲》版本非常多,兄台也听了很多版本,
另外有两个《皇帝钢琴协奏曲》的老录音非常值得留意的。

就是巴克豪斯和克劳斯、菲舍尔和富特文格勒的版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5#

茶友甚多,好!
转盘:树莓派3+moOde / 原创A8S  解码:PS-AUDIO NUWAVE  功放:PSAUDIO-GCP200/GCA500 音箱:JBL-4331A
TOP
26#

《皇帝钢琴协奏曲》版本非常多,兄台也听了很多版本,
另外有两个《皇帝钢琴协奏曲》的老录音非常值得留意的。

就是巴克豪斯和克劳斯、菲舍尔和富特文格勒的版本。
shinelb 发表于 2016/8/15 13:36:21

多谢推荐,有空一并留意。
年初与一位老乐友(新加坡马勒协会会员,看过陈万荣现场)也专门交流过OP73的版本,乐趣甚多。
希望更多朋友关于音乐的交流。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6-08-15 16:02:03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7#

补充说两句,陈万荣这个古乐版我没听过。
其实对于古乐演奏与传统乐器演奏,一般来说,我认为关系都不大。
对于古乐,如果只是乐器复古,演绎就未必一定精彩。象古乐指挥家赫尔维格就说过,乐器复古只是形式,关键是演奏的精神能否还原本来面貌。
另外,象对巴赫的演绎,历史上那些使用传统乐器的演奏版本,反而评价更高,象卡尔里希特、门兴格尔,因为他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古乐的版本,象赫尔维格、加丁纳,他们不一定比得上前者。
因此,综合来说,是否使用古乐器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是否能够在演绎上实现精神的回归。
不过古乐演奏确实也带来了新的风气,给古典音乐注入新的活力。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8#

补充说两句,陈万荣这个古乐版我没听过。
其实对于古乐演奏与传统乐器演奏,一般来说,我认为关系都不大。
对于古乐,如果只是乐器复古,演绎就未必一定精彩。象古乐指挥家赫尔维格就说过,乐器复古只是形式,关键是演奏的精神能否还原本来面貌。
另外,象对巴赫的演绎,历史上那些使用传统乐器的演奏版本,反而评价更高,象卡尔里希特、门兴格尔,因为他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古乐的版本,象赫尔维格、加丁纳,他们
shinelb 发表于 2016/8/16 13:16:22

演奏的质量是前提了。无论什么乐器,都有好有差的版本。贝5钢协三星带花的,目前也就4个版本。当然所谓的“奖项”、“世界XX大”,也只是一个参考、一个角度,不能代表所有的好作品。

之所以提到古乐器,是从乐理、乐器角度去思考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也就是兄所说的“精神面貌”。而作者的意图,当然是通过乐器、乐团与表达出来的。
对于作品的表达,作者一般会进行排练、修改,而且经常是不止一次的反复进行,甚至经过数年、十几年后还会再修改,直到最终满意、定稿为止。因此除了确实由于当时的乐器水平达不到作者要求的情况需要使用现代乐器补充以外,绝大部分的作品,在创作、定稿时就已经达到了作者的要求了。
(事实上即使出现乐器达不到作者要求的情况,作者也会考虑使用其他相似的乐器替代的做法而达到目的--例如莫扎特的KV361,由于当时的低音管达不到低音声部的要求,老莫转而使用了倍大提琴)。
而现代乐器、乐团由于制造科技的发展,音色、声压等很多参数均已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开始尝试辩证一些去认识作者与作品创作时的原始意图,思考现代乐器乐团演奏与的区别。

社会是发展的,我不提倡守旧。但认识作者与作品创作的本真后,会得到更为真实的欣赏标准及更全面的鉴赏视角。
不过上述只算是我个人欣赏古典音乐的一点主观观点及个人的角度,不代表什么,大家多加批评、谨慎参考。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9#

既然说到作品“本来面貌”,那就提一下。类似的讨论,之前与那位新加坡马勒老会员前辈也讨论过。

这部OP73,关于“皇帝”这个称号,并非原作的标题。
原作总谱是没有标题的,只是标出速度节拍这些。贝多芬第五钢协之所以被现代多数公司在唱片上冠以“皇帝”标题印刷出品,是因为评论界根据这部作品表现出来的庞大气势形成的一个“外号”。而我个人认为,现代评论界这个“皇帝”的聆听印象,一定程度是因为现代乐器以原作速度进行演奏,使作品音效等方面被全面提高,得到远比原作更为震撼的效果。

不过正如我在上述及其他论坛相似帖子中的回复所说过的,我不但不抗拒不同理解带来的的不同版本 ,还喜欢这样的百花争鸣,因此我只对比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评判它们的高低。

当然每个人都有他所喜欢的几个版本,我也是。

欢迎更多交流。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30#

“无论什么乐器,都有好有差的版本”
确实是这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古典音乐和历史、传统、师承这些关系也非常大的。
象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阿劳、巴克豪斯这些人名气都很大,与他们的师承、资历这些因素关系也很大的,因为阿劳就是贝多芬的传人。不是说贝多芬的传人都很优秀,但阿劳是非常优秀的。
卡尔里希特,他是莱比锡传人,相当于巴赫的传人,不仅在资历上他最高,而在实际上他也基本上是最优秀的。
而古乐,在历史、传统以及资历上是不能与传统乐器的演绎相比的,因为古乐的历史其实很短的。
我说的是一个方面吧,不算很严谨,可以参考吧。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