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必懂 [复制链接]

查看: 30131|回复: 112
81#

原帖由 znd06 于 2016/2/19 5:21:00 发表
       白了头兄最爱说“洗脑”,现在又冒出个“装神弄鬼”。除了无端攻击,没见有什么具体技术观点,或有实操价值的反驳内容。啥叫“装神弄鬼”,几十年我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所说都对应有实物作品,技术讨论贴当然可以发言,怎么就许你说不让我说呢,倒是你自己愿当俺的影子,跟的挺紧。
       还有楼主先生,你看帖太不仔细,我一再强调:高保真不等于还

前面并未点名,看样子你也清楚自己,说实话,以前对你的理论(包括现在对电分的理论)都比较认可,但是理论归理论,出什么样的声音还在踏踏实实的工作,而不是这样的浮夸,我自己虽然没有到北京听过你的系统,但是不止一次的问过一些朋友,也关注过你的东西,但是很遗憾,回馈回来的信息不是很好,虽然也不是一塌糊涂,至少没有你自己吹嘘的那么神奇,这里面说的烧友基本上都是你说的老烧(甚至包括了一些大腕),或许你又要说他们喜欢失真的声音了,那只能陷入了无限的胡扯里面了,总结一些人家对你系统的评价,负面基本上集中在一句话——机械而没有感情。
天哪,如果系统出来的声音没有感情,再说高保真又有什么用呢?长的再像范冰冰,不也是等于1:1的充气娃娃了?
如果这样,我宁愿喜欢那些微胖一点的,有血有肉的,会哭会笑,甚至有点坏脾气的,你所谓“失真”的女人。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82#

或许你探索的的确是一个好方向,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远好还没有到吹牛的时候,还得继续努力。
所以我否定的并不是你的方法和方向,而是目前的声音和你浮夸的态度。
谈不上针对谁,就事论事而已,如果因此影响到了销售,那么实在对不起了。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83#

为求公正起见,避免误导,还要补充两句,综合几位烧友的反馈,楼上朱先生的这套系统,和强悍制箱之流的垃圾产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他的这个价位之内,可以说见仁见智,说不定有可能会有喜欢这种声音的烧友,可以考虑。但是如果谈什么颠覆现有的音响体系和理念,那么可以说没有一个烧友认可,除了朱先生本人。
网上也就是纸上谈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听听,应该好过朱先生的王婆卖瓜或者我陈诉的其他烧友的听感,说到底,音响还是自己听的,自己喜欢最重要。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84#

回复 78# znd06 的帖子

放音这段你的主要手段是电分和相位校正吧?但是,你最用根本的手段,用波形逐点叠加的方法分析,你的各频段的电相位能做到一致吗,还有你的功放用的传统晶体管的固有非线性怎么校正,各频段单元的质量差异怎么校正,单元的悬架系统在离开平衡位置与返回平衡位置时受力不一致又如何校正,还有许多因素有空再说。
既然你的东西都还没有跳离传统,那么,急于颠覆传统否定一切干嘛?
TOP
85#

回复 84# 車佬 的帖子

西都还没有跳离传统,那么,急于颠覆传统否定一切干嘛——车佬兄讲得在理。
TOP
86#

回复 79# znd06 的帖子

我在59楼说过,使扬声器的个数囊括全频带,也就是把全频带分割成N段,从拾音到重放由N个扬声器担当,即基本还原现场,理论上成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老兄,是你看贴不用心。‘失真’是现实制造技术与工艺中出现的问题的名词,高保真是音响系统重放音效最大程度还原现场音效理论上的‘概念词’。你要讲‘理论’那么就讲全,‘原因’你都没讲全,‘拾音’那部分你不管,------。要讲实际,那么就拿出消除‘原因’的方案来,-------。
TOP
87#

回复 83# 白了头一夜间 的帖子

       这么说来可能存在间接造成的误会。我没必要“浮夸”、“吹嘘”,所说均为已完成之客观事实。传话人是否真听过?难说。在其他坛也有过类似言论者,再问哪儿听的,没回音了。几个月前北京音展,多位不相识、不知情的烧友(其中还有海外玩家),最赞许的,正是系统真真切切的感情表达,完全不同于某些甜腻或直白,场内百万级的名牌也是有的哦。不喜欢此声的肯定有,而且可能是资深老烧、大腕,或习惯某类型或有其商业目的,这太正常了,曾有一位业界知名人士见面头一句话是“我不喜欢静电的声音”,这还能有好么?
       声音好不好,喜欢不喜欢先放一边,终归没听过的等于零。但说到这个份了,那几位还纠缠在与传统系统啥样原理差别,简直无可救药。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6-02-20 04:05:27
TOP
88#

回复 87# znd06 的帖子

不存在什么误会,你可能不记得了,两年多前,我现在的系统没有组建的时候,一度对你的系统很感兴趣,我与你有过交流,你让我自己问问一些听过的朋友,其中还有你推荐的一个知名人士,合168论坛里面的一个用家,再加上后来我自己联系的两三个北京的烧友,才综合得出的结论。况且我也没有将你的系统说的一无是处,而是客观的表述了一下而已,采样可能的确有点小,但是我也只能相信烧友的评价了。如果你非要觉得对你有利的评价就是客观的,而对你不利的评价就是不客观的,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神话和笑话只是一字之差,音响届看惯了多少神话最后都变成了笑话,最后无非是捞两个跑路而已,真正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用不着这么急赤白脸打把式卖艺的营销形式,这么多年的吆喝还是平平淡淡,还是要从自身产品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市场和烧友不欣赏。
还是那句话:真正认认真真有良心的好产品,不缺市场。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89#

回复 88# 白了头一夜间 的帖子

此事源于兴趣爱好,讨论重点更在于对电声原理的认识,我从来也没啥急可着,没到靠它吃饭的份。多是某些人受不了说传统电声的问题。
回顾一下,我玩传统电声时间更长,宽泛点够30年,后20年才反正。文革开始弄的矿石机,国内刚造出锗晶体管,就做了半导体收音机,嗣后为听好样板舞剧音乐改造过电子管收音机功放,老早就做过音箱。刚改革开放,确实曾被国外大型系统震撼过,较狂热的跟风探秘,试了一溜够,终于搞清楚这玩意本性。遂创建自己的新系统,欣慰退休后还有的玩。
顺便祝贺你组建出自己满意的系统,方便的话给个链接,拜访一下。
TOP
90#

原帖由 wfw1951 于 2016/1/24 21:00:00 发表
重放音效中名词解释;场宽. 场深. 结像感. 层次感.下潜.  薄. 厚. 松. 紧. 干.润. 硬. 冷.暖.亮.白.冲. 磁性.泛音.------,以上是对重放声音的描述,希有经验的烧友为初烧者详解,提高调音技巧。

是否有干的听感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如果音响器材的中频声比较缺乏,声音的听感就会觉得干,二是墙壁和天花及地板反射的声音太少(主要是中频声)也会觉得听感干,大家如果有机会把音响器材搬进消声室里去听一下,就可以知道完全"干"的听感是什么样的了,这第二条就留给了发烧友在音响器材买回来后有了调整的余地,通常是根据不同面积和形状,不同的音响器材摆放方案的听音室,作出有针对性的吸收中音的方案,以达到最佳听感效果或符合自己的喜好,
润也许是指声音听起来生动活泼,这也就是涉及到反射声与音响器材发出的一次声的比例是否恰当,有点重复了上节的话题
硬的听感与音响器材发出的声音中较高频率的部分相对频率较低部分的速度有关,一般来说音响器材只会拖慢实际声音中频率较高部分的成分,拖慢越厉害,声音听感就越软,反之就越硬,对照音响器材,胆机和场效应大功率管的石机,由于其中的音频输出变压器和场效应管会较普通晶体管石机严重地拖慢较高频率信号的原因,他们的音色听起来就觉得软,还有在喇叭振膜类型方面,云母碳化聚丙烯材料由于其强度高和弹力大小无方向的原因,力的传播较快,音色就偏硬,纤维类材料由于其弹力大小有方向性,力的传播慢,因此音色就偏软
最后编辑烧到残废 最后编辑于 2016-02-22 10:32:00
探索音响质量规律的真相,抵制假冒伪劣玄的忽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