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调声必懂 [复制链接]

查看: 30133|回复: 112
41#

个人浅见,音响如果完全是反应出真实的声音,说实话,那都看现场去了。其实大多数时候,真实的声音并不好听。我认为音响的声音在于能够美化,,这样才有了不同的美。。很好奇什么事真实的声音?
TOP
42#

      再好的音响也不等同现场,同样现场也不等同录音。录音的那个现场已经隔世,您也去不了,你去的那个现场不定咋样,就算赶上好的,您的位置也非录音点,何况如今录音可能还不是单点,专为出唱片而制作的录音多呢,好些分录合成,也不失为人们喜爱的音乐制品,总之听录音是一种专项艺术享受。
      诚然,在这一专项享受中,最高境界是低失真,高保真的重放。低失真才能接近那个现场,有艺术修养又有科学见解,就不会被各种失真迷惑,因为那并非美化,而是对好声音的丑化。
       只是因为传统电声技术的缺陷,产品只能靠各种失真调音,大家无法听到真HIFI而已。
      
TOP
43#

听了几场现场音乐会,和我几个朋友感受一样,现场并没有音响来得好听,可能是因为我们见识不够
TOP
44#

        嗯,各种可能都有。比如场馆环境、座次位置、演出团体、演唱演奏水平、个人精神状态等等,但基本音都是可辨的。录音重放的根本是能否准确还原这些基本音,哪怕是一个音符。
        相关话题见:  http://www.jd-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3971&page=10#lastpost
TOP
45#

电声本身确实有自己的缺陷,说实话,不提则罢,一提就感觉任何音响发出的声音都带电流的感觉。
你这一说,我也想了下,可能是说能够尽可能的反应现实场景的状态,不管这个场景是否调音或者渲染。但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不同的器材播同一张唱片,显然效果是不一样的,那我们讨论还原度有时就没有意义了。只要讨好自己耳朵就是好的了,我感觉这就是追求的方向,太真实的可能不讨好。。。正如美女卸妆可能让人吓一跳
TOP
46#

音响的妙处,个人感觉可以美化音色,可以错落有致,可以有分析力等,,现场可是弱多了,,甚至有时是嘈杂等,根本不会有浮凸感,分析力等。。。说实话,我的观念就是讨好耳朵的就是好的
TOP
47#

原帖由 znd06 于 2016/2/6 8:02:00 发表
      再好的音响也不等同现场,同样现场也不等同录音。录音的那个现场已经隔世,您也去不了,你去的那个现场不定咋样,就算赶上好的,您的位置也非录音点,何况如今录音可能还不是单点,专为出唱片而制作的录音多呢,好些分录合成,也不失为人们喜爱的音乐制品,总之听录音是一种专项艺术享受。
[color=#8b00
老兄的观点,有一点前后矛盾呀。前面你说“音响要中性、要忠实反映录音”。既然大家都不知道当时录音的现场,忠实反映就是YY了。我的观点:耐听是王道。所以,厚肯定好过薄,适当松肯定好过紧,华丽的亮肯定好过干等。
TOP
48#

回复 47# 不发高烧 的帖子

顶一下老兄
TOP
49#

        中性只能对应已成型的录音电信号,尽量少走样,各种变异都属失真。也就是说失真越小越好,也有这种可能;录得好的好听,录得差的或演绎本身就差的难听,高保真的态度是维持原样,能够通过录音判别好坏,而不是所谓美化,把丑的化妆成美的。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6-02-06 14:32:11
TOP
50#

当它还叫‘器材’时,制造指标就是选购它的参考条件 ,当组建成‘系统’时,‘听感’是考量器材搭配是否‘合理’的唯一手段。我以前讲过;HI--FI一词只局限于理论上,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场的声音是‘空气’传播,而系统发出的是经过‘电声技术’处理发出的。 对听音者而言,你听的是曲目内容,而不是为了‘研究’两者声音之间的‘差异’。如果你的‘听音水平’永远高于你的‘经济实力’,那么你永远找不到心中的‘HI--FI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