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音响悖论?——“小音量美学”的误读(我的阐述P1,P10,P11... [复制链接]

查看: 96368|回复: 298
31#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2 12:33:00 发表
老兄这么说,我同意!但商品有价格价值、投资能力等因素,就像宝马一系,我买就118可以了,奔驰s级,400也足够。怕的是夏利3.0t。

在下工薪阶层,对奔驰的这些系列不熟悉,无法跟上您的问题。我就举个我所知道的车的例子吧。斯巴鲁森林人有2.0排量的,也有2.5排量的。几乎所有车评网都会说:如果市内代步2.0的非常合适且足够用。但我去试车以及我朋友最后买车的结果都是觉得2.5的性价比远好于2.0,不仅仅是其高速超车时的动力,就是在市区里跑,2.5的动力畅顺与绵延感以及2000转以上的发动机噪音也要比2.0的好不少。这么说不知道又是不是您能理解的音响当中的小音量美学范畴呢?
   另外,夏利3.0t自然不在讨论范畴之内。我前面的内容也多次提到了高素质一词了。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2#

原帖由 青竹戴雨 于 2016/1/2 15:57:00 发表
要想马儿跑得好,就要马儿喂饱草。吃饱的马儿可快可慢,悠闲自在,吃不饱的马儿,只能慢吞吞,没法快,快了要摔跤的。道理就这么简单。这与你多大面积,听什么内容无大关系。

兄比喻的非常贴切。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3#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6/1/2 12:39:00 发表
不是车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如果你每天从城里开车到郊外三、四十公里外,高速路行车上下班,GTR合适的选择;
如果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城区代步,正常行驶速度30~60公里/小时、转速2000上下,既便并道提速,也最多只需到3000转就能正常行车,那么GOLF1.8足也。
……
不是音响的问题,不是大功率、小功率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任何功率级别都有失真阈值的限制,即便1瓦功率,只要在失真临

其实老兄说的观点我在第一页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小功率+高效率喇叭适合哪些音乐作品体裁。而我讨论的出发点一是就关氏称小音量美学可以适应古典音乐播放这一说法中“古典音乐”的概念进行剖析,二是就我所知道的一批对小音量美学概念有所误读朋友来谈我个人的理解。本来也是相对广义范畴上的讨论。我的观点也已经很明确:如果听者的听音体裁杂食多样,又是交响乐的爱好者,在经济条件基本允许的情况下,关氏的小功率功放+高效率喇叭的”小音量美学”是无法满足听者的根本听音需求,而且也不会是小音量美学的最佳诠释者和最佳案例。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4#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2 12:44:00 发表
如老兄所言,是这个理!管风琴在2、30平米房间听能是管风琴吗?我家里正常音量拉个小提琴我都嫌炒

正常音量拉小提琴都嫌吵的话,那不好意思,这个就不在音量美学的讨论范畴了。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5#

原帖由 富盛 于 2016/1/3 9:42:00 发表
小音量美学,有存在的空间。但和“大音量美学”里的小音量再现那部分部分论述根本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老关的小音量美学,除了是境界外,更多的是无奈。

一万瓦好声音的后级,市场不出不是因为不好,而是没有这需求,发烧友也负担不起。

富盛兄概括的很准确。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6#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3 14:56:00 发表
我开过傲虎,森林人,2.5比2.0肯定好,但3.0t就没必要了,所以也没有,可宝马x53.0t基本是起步,所以我觉得小音量美学从性价比及合理组配上也不绝对是一种妥协,更不能说其无是处!至少是环保的,哈哈!您想,像我家30多平客厅,如果上500瓦功放,那一辈子功放可能也开不到10点,而我们昆都酥荷迪高厅,它的功放是哈曼5000瓦的工程机两部!如果功放越大越好,那到底要多大?我现在用的金嗓子,dp720打到减7db(怕功放不出力,故意减小),e600勉强开到9.30,很多古典碟听音位(离开音箱直线距离2.2米左右)就可到90db,平常经常开到9.00内,很多朋友都说我功放功率不够,我确实有点不解,又说功率大可撑开音场,声音不会大,我这情况恰恰是功放不够的表现,我可能是太初了,确实不懂,见闻不够吧!


一、我从来没有说过关氏的小音量美学是一无是处,相反我阐述的内容的实质本身就是对小音量美学的肯定。只不过是就关氏的某些搭配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不知道老兄到底是没看仔细还是我没讲仔细?
二、从来没有人说过功放功率是绝对的越大越好,功率大所可能伴随的失真问题我在内容里也提到了。再次提醒您可以看得更仔细点。
三、起码在我的帖子内容里我没有说个什么撑开音场声音不会大之类的的前后矛盾的话,我说的是在高素质中大功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注意,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强调了高素质这个词了),中大音量下更多的是震撼而非吵躁。这和您所谓的不解应该扯不上关系。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任何一个问题和论点的讨论都是一个规律线的基础上的讨论。如果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话,那所有的讨论就变得意义不大了。同时谢谢老兄的关注和参与讨论。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7#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3 15:08:00 发表
老兄,您是搞音乐的,您在一个20多平的房子请个小提琴家来投入的拉,可以试巴赫1004,从前奏开始,看你听不听得玩恰空!我乐团一个朋友家里练琴有时候都会带耳噻的

老兄不好意思,小提琴我小时候很不才只学过两年。学生时代再没有拉过,不过倒是经常在同学的琴房(14平左右)听同学练琴。恰空也是经常听的。同学练琴一练2小时我也没觉得吵耳听不下去。练琴带耳塞起码在我的管弦系同学里一个没有。论坛上的孤独!老鹰兄是陕乐团小提琴首席,他练琴的时候也从来没带过什么耳塞。而且我也想反问一句:如果带上耳塞练琴,音准上如何判断?这样说来,声乐的戏剧男高音在练声时也应该带耳塞或者堵上耳朵么?我从事专业快20年了,恕我孤陋寡闻,从没见识过。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6-01-03 22:00:27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8#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3 21:55:00 发表
抱歉!残剑兄。确是没有一字一句斟酌您的意思,提出我的想法或困惑没有针对你争辩的意思,只是却有很多疑问与不解,故多说了两句,谢谢您开的好贴!至少让我想去仔细听听小音量美学的经典搭配

我是非常支持您发表个人见解的。论坛就因该有不同的声音。合和堂和一言堂不利于论坛的发展。您的意见虽然和我有不同但交流过程中是以正常平和的心态进行的。我觉得这就是善意和值得鼓励的。,希望老兄以后多多参与讨论交流。谢谢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6-01-03 22:01:36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9#

原帖由 Real 于 2016/1/4 0:07:00 发表
我参与了这帖及其它几位有不同意见的网友,都好象没说过关氏理论尽善尽美,都在较明确表达了各有所爱这点。不知各位有否看帖,一看不到叫好就打呢?并祝各位日日好声!月月好声!

什么叫一看不到叫好就打??您这个说法就有点自说自话的意思了。这么臆断的说法希望当中没有挑拨网友的意思。
  凭良心讲,老兄的回复在很多楼的内容中都是非常抽象的方式来表达的。在我看来确有故弄玄虚之嫌。但就我而言基本都是礼貌而客气的回复。但老兄这样现在的说法,我只能说:白头和kick的做法以及镁声的言辞做法现在我算能明白一点缘由。虽然行为上我并不认同,但算是能理解了。如果一个两个人觉得不妥那也许是他人问题更多些,如果很多人都觉得不妥甚至不齿的话,我想还是应该找找自身原因,看看是否自己在交流方式上是否确实存在些问题吧。
  其实看得出老兄还是位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发烧友,但在与坛友交流时还是最好稍注意一下方式方法为好。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6-01-04 01:04:05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40#

原帖由 富盛 于 2016/1/3 23:00:00 发表
包容理解、支持和尊重不同意见是文明的体现。

交流的基础在于相互尊重和论点论据清晰明了。其实这贴楼主以及几位网友的思路清晰,表达到位,通俗易懂。理应点赞。

谢谢富盛兄的点赞。愿168多一些良性的互动与交流。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