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Hifi音响悖论?——“小音量美学”的误读(我的阐述P1,P10,P11... [复制链接]

21#

原帖由 Real 于 2015/12/31 11:59:00 发表
在理想状态下,很多东西不用讨论了,理论上,中少音压下听音乐,必然会有所损失。但现实中并未如此理想绝对。大声压下加进或损失仍然全在,两者可能存在复杂不确定。当然,有人会说未调好,但调好的系统是如何的呢,估计也是千人千语•••••••••••••••美学在于选择合适的方式去欣赏音乐。


大声压下的失真很多情况下恰恰是因为小功率无法提供足够充分的电流支持而导致的。就如我们在饥饿的状态下,身体和精神状态会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失误。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2#

原帖由 Real 于 2015/12/31 22:59:00 发表
尽管耳机存在必然缺憾,能在音源上插个耳机,可知很多天价组合是浮云。


我想讨论必须找个可参考点
兄不是很认真地参与了音展吗,有多少能达到中等音量构成美学的?

小音量美学在音展在音展那种环境下是不适用的,至于原因,去看过音展的朋友都清楚。在音展上在、起码是中音量或以上才能基本不被听众们的交流说话声和楼道里的嘈杂声所淹没住细节。所以音展我觉得就音量美学而言无法成为参考点。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3#

原帖由 Real 于 2016/1/1 7:59:00 发表
新年好!一年好过一年,一年好听过一年!!!

我感觉:大致按比例重现乐器位置、形体,有节奏感(𣊬态速度大致0K),就有美感了。并且音色音质差异形成各种风格。大声压重播达上述要求是种理想!

一般我们聆听时也很少用到大声压吧。如果中小声压能把您所说的这些方面交代的不错又何必开大音量?一般情况下,除非有特殊偏好,不然绝大部分烧友不会将音量开到自己觉得有压迫感的程度。之所以很多系统聆听时会开大音量,一般有两种情况,而这两种情况恰恰效果是相反的。一种是由于输出功率不足,硬靠大音量把细节往出逼,结果导致更大的失真,吵燥的情况出现。另一种则是在功率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中大音量依然不吵不燥,舒展大气。毫无疑问,后者肯定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4#

原帖由 Real 于 2015/12/31 23:49:00 发表
我说的是中音量美学(并非小音量,请再看上帖),再说音展不关注细节,但平衡度、音场再现、节奏感也应足够评价它是否美了。

或兄选一两符合音响美学的高效率扬声器谈谈(最好大路点),如我刚好了解,也有个支点?

   音展观展时间仓促,我没有对所听扬声器的阻抗,灵敏度等细节专门留意。所以除了几家传统老牌全频箱之外,我无法确定其他哪些属于高效率扬声器。另外,我觉得这个“中音量美学”的概念也不在我这个帖子的讨论范畴内。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5#

原帖由 33312227 于 2016/1/1 22:52:00 发表
有些人专听人声弦乐,且喜小音量,为尚不可,环肥燕瘦各有所爱,这个话题不必讨论
当然无不妥之处。但请老兄看清楚我帖子的标题和讨论的重点落脚点再下结论。谢谢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6#

原帖由 Real 于 2016/1/1 19:58:00 发表
其实我自己审美观如上帖,没有大小中音量美学这概念,只是对应各位大音压下的叙述,想了解下兄对音展用中高声压播放的,可有兄识可的?有个参照点而矣。随口之语,见笑了。

所谓的中高声压播放的尺度也是在我们听觉基本无不适感的情况下来谈的,音展上的系统声压基本都是在中等声压以上。有些展房声压已经会带来一些不适感了。我认可和印象深刻的系统在之前的帖子里也已谈到不少。在此就不多说了。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7#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2 0:50:00 发表
残剑兄,
宝马一系,你是愿意购买118,或125,还是m135。
如果x5,你又愿意购买哪个排量的呢?
如果x5入门款2.0t比m135贵30万,你选哪款?
如果夏利出一款装配3.0t发动机的顶配款,卖18万,与118差不多,你买118呢还是就选这款夏利顶配。
音响也是商品。量身,量力。
一款300b单端7到8瓦每声道,推个高效率的箱,或中等效率箱在小空间中享受小音量(平均50多db)

您所举的汽车排量的例子楼上的东方蜘蛛兄已经回复的很到位了。我就不多啰嗦了。另外,请兄仔细看我第10页和11页的内容,我所理解的小音量美学的内核是什么已经概括的很清楚了,在此不多重复。请不要被楼上R烧友自己提出的什么“中大音量美学”带跑。这和我讨论的小音量美学的内涵无关。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6-01-02 10:53:49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8#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2 0:50:00 发表
残剑兄,
宝马一系,你是愿意购买118,或125,还是m135。
如果x5,你又愿意购买哪个排量的呢?
如果x5入门款2.0t比m135贵30万,你选哪款?
如果夏利出一款装配3.0t发动机的顶配款,卖18万,与118差不多,你买118呢还是就选这款夏利顶配。
音响也是商品。量身,量力。
一款300b单端7到8瓦每声道,推个高效率的箱,或中等效率箱在小空间中享受小音量(平均50多db)

非要再说清楚点的话:小功率下的小音量美学和高素质中大功率下的小音量美学到底哪个才是真正能反映出小音量美学的精髓? 这才是我内容里阐述的观点。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9#

原帖由 Real 于 2016/1/1 23:49:00 发表
音展(可参考尺度,因为公开)参与者都是业内专业人士吧,手中利器不是应有尽有也十之八九了,平常也操练过吧,用重现大概比例、形体、位置为标准,有多少达到呢?从这点看,大声压较完善重播在相对弱势的普通发烧友似乎是个不可完成任务。所以才觉得小音量美学(一般家庭听音环境声压,不要太计较小音量美学这词)有着一定意义。
后我说下,业内高手,顶级发烧友在良好环境,精心调整系统是否对大众普遍发烧友启示。

老兄的内容也在开始带偏我话题的本源。您抛出的声压问题和我讨论的观点是不同的方面。所以就不在此和您做讨论了。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0#

原帖由 Real 于 2016/1/2 11:30:00 发表
如果小音量美学有没误读,没有非小音量佐证,那就变为兄直接陈述和参与讨论者的想象了。
是否有误读我是根据我身边所接触到的烧友和系统来判断的。我也不可能,也没必要把这些例子一个个给您列出来吧。而您提出的以音展为列,我个人认为以音展环境而言讨论此话题无太大参考意义。如果您认为是我直接陈述那就随您吧。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1#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2 12:33:00 发表
老兄这么说,我同意!但商品有价格价值、投资能力等因素,就像宝马一系,我买就118可以了,奔驰s级,400也足够。怕的是夏利3.0t。

在下工薪阶层,对奔驰的这些系列不熟悉,无法跟上您的问题。我就举个我所知道的车的例子吧。斯巴鲁森林人有2.0排量的,也有2.5排量的。几乎所有车评网都会说:如果市内代步2.0的非常合适且足够用。但我去试车以及我朋友最后买车的结果都是觉得2.5的性价比远好于2.0,不仅仅是其高速超车时的动力,就是在市区里跑,2.5的动力畅顺与绵延感以及2000转以上的发动机噪音也要比2.0的好不少。这么说不知道又是不是您能理解的音响当中的小音量美学范畴呢?
   另外,夏利3.0t自然不在讨论范畴之内。我前面的内容也多次提到了高素质一词了。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2#

原帖由 青竹戴雨 于 2016/1/2 15:57:00 发表
要想马儿跑得好,就要马儿喂饱草。吃饱的马儿可快可慢,悠闲自在,吃不饱的马儿,只能慢吞吞,没法快,快了要摔跤的。道理就这么简单。这与你多大面积,听什么内容无大关系。

兄比喻的非常贴切。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3#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6/1/2 12:39:00 发表
不是车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如果你每天从城里开车到郊外三、四十公里外,高速路行车上下班,GTR合适的选择;
如果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城区代步,正常行驶速度30~60公里/小时、转速2000上下,既便并道提速,也最多只需到3000转就能正常行车,那么GOLF1.8足也。
……
不是音响的问题,不是大功率、小功率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任何功率级别都有失真阈值的限制,即便1瓦功率,只要在失真临

其实老兄说的观点我在第一页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小功率+高效率喇叭适合哪些音乐作品体裁。而我讨论的出发点一是就关氏称小音量美学可以适应古典音乐播放这一说法中“古典音乐”的概念进行剖析,二是就我所知道的一批对小音量美学概念有所误读朋友来谈我个人的理解。本来也是相对广义范畴上的讨论。我的观点也已经很明确:如果听者的听音体裁杂食多样,又是交响乐的爱好者,在经济条件基本允许的情况下,关氏的小功率功放+高效率喇叭的”小音量美学”是无法满足听者的根本听音需求,而且也不会是小音量美学的最佳诠释者和最佳案例。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4#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2 12:44:00 发表
如老兄所言,是这个理!管风琴在2、30平米房间听能是管风琴吗?我家里正常音量拉个小提琴我都嫌炒

正常音量拉小提琴都嫌吵的话,那不好意思,这个就不在音量美学的讨论范畴了。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5#

原帖由 富盛 于 2016/1/3 9:42:00 发表
小音量美学,有存在的空间。但和“大音量美学”里的小音量再现那部分部分论述根本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老关的小音量美学,除了是境界外,更多的是无奈。

一万瓦好声音的后级,市场不出不是因为不好,而是没有这需求,发烧友也负担不起。

富盛兄概括的很准确。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6#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3 14:56:00 发表
我开过傲虎,森林人,2.5比2.0肯定好,但3.0t就没必要了,所以也没有,可宝马x53.0t基本是起步,所以我觉得小音量美学从性价比及合理组配上也不绝对是一种妥协,更不能说其无是处!至少是环保的,哈哈!您想,像我家30多平客厅,如果上500瓦功放,那一辈子功放可能也开不到10点,而我们昆都酥荷迪高厅,它的功放是哈曼5000瓦的工程机两部!如果功放越大越好,那到底要多大?我现在用的金嗓子,dp720打到减7db(怕功放不出力,故意减小),e600勉强开到9.30,很多古典碟听音位(离开音箱直线距离2.2米左右)就可到90db,平常经常开到9.00内,很多朋友都说我功放功率不够,我确实有点不解,又说功率大可撑开音场,声音不会大,我这情况恰恰是功放不够的表现,我可能是太初了,确实不懂,见闻不够吧!


一、我从来没有说过关氏的小音量美学是一无是处,相反我阐述的内容的实质本身就是对小音量美学的肯定。只不过是就关氏的某些搭配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不知道老兄到底是没看仔细还是我没讲仔细?
二、从来没有人说过功放功率是绝对的越大越好,功率大所可能伴随的失真问题我在内容里也提到了。再次提醒您可以看得更仔细点。
三、起码在我的帖子内容里我没有说个什么撑开音场声音不会大之类的的前后矛盾的话,我说的是在高素质中大功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注意,我已经不止一次的强调了高素质这个词了),中大音量下更多的是震撼而非吵躁。这和您所谓的不解应该扯不上关系。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任何一个问题和论点的讨论都是一个规律线的基础上的讨论。如果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话,那所有的讨论就变得意义不大了。同时谢谢老兄的关注和参与讨论。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7#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3 15:08:00 发表
老兄,您是搞音乐的,您在一个20多平的房子请个小提琴家来投入的拉,可以试巴赫1004,从前奏开始,看你听不听得玩恰空!我乐团一个朋友家里练琴有时候都会带耳噻的

老兄不好意思,小提琴我小时候很不才只学过两年。学生时代再没有拉过,不过倒是经常在同学的琴房(14平左右)听同学练琴。恰空也是经常听的。同学练琴一练2小时我也没觉得吵耳听不下去。练琴带耳塞起码在我的管弦系同学里一个没有。论坛上的孤独!老鹰兄是陕乐团小提琴首席,他练琴的时候也从来没带过什么耳塞。而且我也想反问一句:如果带上耳塞练琴,音准上如何判断?这样说来,声乐的戏剧男高音在练声时也应该带耳塞或者堵上耳朵么?我从事专业快20年了,恕我孤陋寡闻,从没见识过。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6-01-03 22:00:27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8#

原帖由 guoguo 于 2016/1/3 21:55:00 发表
抱歉!残剑兄。确是没有一字一句斟酌您的意思,提出我的想法或困惑没有针对你争辩的意思,只是却有很多疑问与不解,故多说了两句,谢谢您开的好贴!至少让我想去仔细听听小音量美学的经典搭配

我是非常支持您发表个人见解的。论坛就因该有不同的声音。合和堂和一言堂不利于论坛的发展。您的意见虽然和我有不同但交流过程中是以正常平和的心态进行的。我觉得这就是善意和值得鼓励的。,希望老兄以后多多参与讨论交流。谢谢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6-01-03 22:01:36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9#

原帖由 Real 于 2016/1/4 0:07:00 发表
我参与了这帖及其它几位有不同意见的网友,都好象没说过关氏理论尽善尽美,都在较明确表达了各有所爱这点。不知各位有否看帖,一看不到叫好就打呢?并祝各位日日好声!月月好声!

什么叫一看不到叫好就打??您这个说法就有点自说自话的意思了。这么臆断的说法希望当中没有挑拨网友的意思。
  凭良心讲,老兄的回复在很多楼的内容中都是非常抽象的方式来表达的。在我看来确有故弄玄虚之嫌。但就我而言基本都是礼貌而客气的回复。但老兄这样现在的说法,我只能说:白头和kick的做法以及镁声的言辞做法现在我算能明白一点缘由。虽然行为上我并不认同,但算是能理解了。如果一个两个人觉得不妥那也许是他人问题更多些,如果很多人都觉得不妥甚至不齿的话,我想还是应该找找自身原因,看看是否自己在交流方式上是否确实存在些问题吧。
  其实看得出老兄还是位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发烧友,但在与坛友交流时还是最好稍注意一下方式方法为好。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6-01-04 01:04:05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40#

原帖由 富盛 于 2016/1/3 23:00:00 发表
包容理解、支持和尊重不同意见是文明的体现。

交流的基础在于相互尊重和论点论据清晰明了。其实这贴楼主以及几位网友的思路清晰,表达到位,通俗易懂。理应点赞。

谢谢富盛兄的点赞。愿168多一些良性的互动与交流。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